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二)
第九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本单元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1840年鸦片战争前),囊括了整个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相辅的特征。1.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成为我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模式。2.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中国古代手工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特点。3.从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及商业政策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4.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主题1“三农问题”、立国之本——中国古代农业近年各地高考关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统治者的重农措施及影响。如2012年新课标高考有4道选择题;2011年新课标高考有4道选择题及1道非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高考有2道选择题等。认识小农经济1.产生条件(1)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小农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4)封建政府为了保证财富,采取重农抑商政策。2.评价(1)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2)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以后的社会经济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古代经济(封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3)由于经营规模小,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常破产流亡,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本热点主要包括各个时期农业发展在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等方面的基本线索和特点,各个时期统治者发展农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从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四个方面归纳秦汉、宋元及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影响。另一方面重点归纳先秦、隋唐、明清等时期统治者的重农抑商的措施及其影响。【典题例证1】(2012·浙江文综·T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解析】选C。“殖至三百顷”“资至百万”等信息可见A符合题干信息,不可选;材料中可见庄园经济生产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方面,而且有“闭门成市”这样的表述,可见B不可选;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题干材料中也没有涉及民间集市的表述,因此C符合题意(注意:不可错误理解“闭门成市”为民间集市);材料涉及多领域的生产情况,D不可选。主题2无“商”不活——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一方面考查汉唐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统治阶层推行“重农抑商”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又重点考查从汉唐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观念的解放及其对社会结构和生活观念的影响,如2012年有1道选择题。明清时期的“工商皆本”思想1.李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认同商业价值的思想家主要反驳传统社会轻视商人的观念,要为商人在“道德的席位上”争得一席合法的社会地位。2.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命题,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将工商业纳入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地位之中,使之不仅具有道德价值的合法性,而且获得了与传统农业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根本意义上的优先地位,从而在哲学的本末问题高度上为工商业者的价值地位作了一番新的审定,使晚明儒家经济哲学出现了质的新突破。这一具有质的突破的新思想,与近代洋务运动之后提出的“工商立国”的近代工商观,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它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自汉代以来,就不断有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大胆地对传统经济政策予以质疑和否定。复习备考时,一方面注意梳理各个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关注明清时期黄宗羲、李贽等人新的经济观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对人们生活观念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影响。【典题例证2】(2012·福建文综·T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解析】选B。材料信息着重强调了农、工、商并行对于发展社会经济和增加国库收入的重要性,A和C所阐述的“重农抑商”显然与材料信息不符,D所阐述的“社会稳定”与题干中谋求国财增加有差异,只有B肯定商业发展符合题意。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5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