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平面构成Planeconstitution构成,构成的概念与基本造型的概念相同,重点在于“造型”,它不是技术性训练也不是模仿性学习,而是通过有效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主动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的组织和创意。将不同形态的几个单元,按照一定原则重新组织成一个新的单元,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一种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三大构成:平面构成(二维)、色彩构成(二维)、立体构成(三维)平面构成: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或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的造型设计,主要在二度空间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底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平面构成也能表现出立体的空间效果,但并非是实在的三度空间。平面构成的研究对象:1如何创造形象,是形象更完美,更能适用于平面设计。2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联系及排列的方法及技巧。3如何掌握形式美法则规律,遵循美的形式法则组织设计。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1.形态的分解2.形态的组合•一、平面构成的材料•对于平面构成的学习,任何材料都可使用.作为设计训练的基础造形,在技能表现的学习中多采用量计和各种绘图的用具,使图形的表现更为严谨、规范,所以必须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及材料.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也运用到这一设计领域.电脑虽然可以节省大量的设计时间,但不能替代手工描绘的作用,在描绘的过程中能培养人的描绘素质,因此我们仍提倡手工描绘作业.•二、工具•1、铅笔2、毛笔3、针管笔4、鸭嘴笔5、颜料6、纸张7辅助工具及材料平面构成的构成元素:点、线、面,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一、点的构成(一)点的概念点是构成形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造型基本元素中最小、最简洁、最单纯的形态。在几何学上在造型上消失面1、点的形态(1)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2)就点与形的关系来说,与其他形状相比,圆最具有点的感觉。(3)点的形态可以是自然具象的无限缩小.(4)点可分为积极的点和消极的点.(二)点在构成中的特性与表现1、点的独立性质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由于它的刺激性而产生视觉的吸引力,从而具有争取位置,避免被他形同化的性质,单个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可以占据全部视觉空间;位置偏上时,在下落、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比较安定的感觉,但也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形成画面的稳定感。2、点的张力两点间的张力能引导视觉的移动,形成视觉流程。依据大--小、近--远、实虚的顺序在两点间移动。因此,当画面中出现两个点并各自具有独立的位置时,便出现了长度和隐晦的方向,一种内在能量在两点之间产生特殊的张力,直接影响其间的空间。3、点的线化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4、点的面化在点的线化的基础上,点向四周连续排列时,可产生面的感觉,其距离越近时,面的特性就越显著。(三)、点的构成1、点的等距间隔构成点与点的间隔距离相等的排列方式,是形成维度空间规律和秩序化的方式之一,具有数学美和很强的逻辑性,构成效果平静安详。2、点的间隔有规律变化构成3、点的无序构成产生的对比与统一它不受形与形之间的间隔构架的制约,而是依照点的基本形态的大小、虚实、显隐、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产生对比,在对比中取得视觉的统一来表达,构成效果个性强烈,也可进行有规律间隔与无规律间隔构成手法的综合使用。(1)方向对比(2)位置对比(3)空间对比(4)疏密对比(5)大小对比方向对比位置对比大小对比空间对比大小对比空间对比大小对比4、点的构成中的平衡关系5、点的构形(四)点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作业:(1)用白卡纸、针管笔表现点的构成练习。(10mm×10mm两张)(2)工具、材料自选表现点的构成。(10mm×10mm两张)(3)用相机捕捉生活中的点。(两张)要求:掌握点的概念,并能注意画面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体现空间层次感.二、线的构成(一)线的概念1、几何学:线是没有粗细的,只有长度和方向。2、造型角度: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线应有粗细、肌理等变化。线在造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形体的轮廓,也可以作为纹理的填充或支撑的骨架,线是最有力的造型手段。中国传统画非常重视线的运用(二)线的分类1、水平线水平线因为是水平方向的延伸,有左右流动的感觉,能产生广阔平静的效果,它同时具有左右两种方向,由于它在特定空间环境、色彩及其他形态的作用,又可产生寂寞、空旷、神秘、遥远、冷漠等感觉。2、垂直线垂直线是上下延伸的线,所以产生上下流动的感受,会给人耸立、上升的感受,又可令人产生悲壮、孤独、忧郁的等感觉。3、倾斜线使人感觉有右上、左下以及左右摇摆的感觉,具有较强的动感。4、曲线几何曲线:是正圆形、椭圆形等用仪器绘制而成的曲线。自由曲线:更具有个性化和情感化,能体现曲线的自然美。(三)线的特征1、线的粗细粗线有力,细线锐利。细线具有速度感。线的粗细可以产生远近关系,感觉上粗线前进,细线后退。2、线的浓淡如果粗线长度一定的话,深色的线比浅色的线显得前进一点。3、线的间隔不论粗细、长度和明暗,一切条件相同的线在配置的时候,间隔密集的线群比间隔宽松的显得后退一点。4、线的肌理5、线的方向性线的方向型可以表现种种三维空间。•(四)线的构成•线所特有的形式多样性在构成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线的性质、长短、方向、平面位置等都会成为引发崭新构成的因素•(1)单纯由直线进行的构成•平面中直线间的关系分为平行与相交两种状态.•完全由平行线构成的设计可通过线的粗细长短等变化,产生整齐统一的美感.•相交直线的构成以垂直状态最为稳定.•倾斜成角交叉的直线构成较为活泼具有动感.•进行线的构成时,首先应考虑交点的位置,两线交点越同时趋于中心等分点越为稳定,但形式过于机械.通常可有机调整交点两端线的长度,取得平衡的形式美.•若构成中线为数众多,应统一协调,使线交错有疏有密,整体协调统一,求得设计画面的视觉均衡与调和.(2)相交直线的构成•(2)单纯由曲线进行的构成•曲线柔和富于弹性,曲线的构成优美富于节奏性和韵律动感.•(3)单纯由无规则线进行的构成•东方传统绘画和西方现代绘画中对用线造型都进行了深入探索,这些线性绘画作品从某中意义上讲,便是由无规则线进行的构成.因为艺术家观察的是客观世界,描绘的却是按主观意象概括、提炼、加工后的形象,绘画中线的粗细、长短、曲直及疏密、浓淡状态,都是艺术家精心安排的,这安排本身便是一种设计思想的应用.•由于无规则线有较大自由性,因此构成多具有情感丰富的认清味,感觉复杂而耐人寻味.•(4)线的复杂构成•各种性质的线集中构成有益表现丰富细腻的内容,韵律感强•(5)欣赏•理性/感性•嘈杂/平静•平静/流动•舒畅/憋闷•尖锐/柔滑•畅快/愁苦作业:(1)用白卡纸、针管笔表现线的构成。(15cm×15cm两张)(2)工具、材料自选表现线的构成。(15cm×15cm两张)(3)用相机捕捉生活中的线。(两张)要求:掌握线的概念,并能注意画面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体现空间层次感.三、面的构成(一)面的概念面是二维空间所构成的形。点的密集形成虚面,点的扩大形成实面:线的聚合形成虚面,线的封闭形成中空的面。点越密集,面的感觉越强:越稀疏,面的感觉越弱。封闭的线越细,面形的感觉越弱,粗线则会使面形感觉增强。粗细线越填满封闭线的内部空间,面形的感觉越明显。•(二)面的种类•(1)几何形:三角形、方形、圆形及多边形,是想象中几何形的面,它们不依靠任何自然形而独立存在.几何形具有简洁、单纯、醒目及易于重复和制作等特点,并能体现出数学的逻辑性和组合后形成的机械感.•(2)有机形:有机形的面往往是自然中某一物象的概括反映,它比几何形更直观、更具有情感因素,更能激发人们的联想.纯朴、富于生命力是有机形的最大特征•(3)偶然形:是一种靠主观控制的图形,它完全由一些非常规的工具和技法所绘制,如泼墨、扎染、拓印(查扎染)•(4)面的构成方式•面的构成指整体面的分割和多个面的组合•A、整体面的分割:将整体面分割后画面会产生两种状态,一是形的局部与整体的变化;二是新形成的面给人的视觉心理感受.蒙德里安的构成艺术作品就是按照单纯的比例分割构成,即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多重分割,形成了形与形的对比之美,手法简练、形式单纯,是整体面的分割的经典范例•B、多个面的组合:在整体面分割的基础上,分割后的面不以并置的状态出现,而是以搭置、透叠、复合、减缺等形式进行组合,我们称之为多个面的组合.•(三)、面的种类及性格•(1)直线轮廓造成的形•轮廓为直线特征的形,蕴含着充实的块状魅力,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坚定、直接、果断而充满热情.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规则形态,或任意折线形成的不规则形态.•(2)曲线轮廓造成的形•曲线轮廓包括规则曲线和自由曲线.这种形具有所有曲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轮廓为规则曲线特征的形,流动而完美,如圆形、椭圆形等;轮廓为自由线特征的形,优雅、迷人,温暖中带有柔韧性.曲线轮廓造成的形,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力,是造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3)不规则轮廓造成的形•直线轮廓和曲线轮廓造成的形,具有各自较明显的视觉形态和性格特征.我们将除此之外其他轮廓造成的形归纳为面的一种特殊形式.如轮廓为直线与曲线自由结合的非规则形.•不规则轮廓造成的形还包括通过一些特殊技法和手段造成的一种偶然性非规则形作业:(1)用白卡纸、针管笔表现面的构成。(15cm×15cm一张)(2)点线面的综合构成。(15cm×15cm一张)(3)利用黑卡与白卡进行分割练习。(15cm×15cm两张)(4)用相机捕捉生活中的面。(两张)要求:注意画面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体现空间层次感.面的构成点、线、面综合构成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骨骼的概念•所谓骨骼,就是形象的编排秩序。骨骼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固定基本形的位置;二是分割画面的空间。骨骼分规律性、非规律性,有作用性和非作用性。•对于广告设计原理而言,骨格其实就是广告版面构成中的栅格。我们在构成设计中常常借助于骨格,骨格有助于我们排列基本形,使之成为有规律、有秩序的构成。骨格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一、骨格的分类•1有规律性:它是骨骼线将画面面积分割成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骨骼单位,形成多元性的空间。基本形移出骨骼单位便受到分割。这种骨骼里,基本形不一定被固定在每一骨骼单位中,且基本形的数目及方向在每一骨骼单位中可做变化。但完成后的画面必须能显示出骨骼线的存在。•2非规律性骨格:这种骨骼是比较自由地构成的,有些是规律性骨骼的衍变,也有一些是具有极大的自由性的。。规律性骨格举例:非规律性骨格举例:一、重复构成(一)重复构成: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二).重复构成的分类:1.形状重复2.大小重复3.肌理重复4.方向重复5.色彩重复安迪沃霍尔二、渐变构成(一)、概念:•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顺序、有节奏的变化。渐变的程度在设计中非常重要,渐变的程度太大,速度太快,就容易失去渐变所特有的规律性的效果,给人以不连贯和视觉上的跃动感。反之,如果渐变的程度太慢,会变生重复之感,但慢的渐变在设计中会显示出细致的效果。•渐变的含义非常广泛,除形象之渐变外,还可有排列秩序之渐变。渐变从形象上讲,有形状、大小、色彩、肌理方面的渐变;从排列上讲,有位置、方向、骨骼单位等等渐变。形状的渐变可由某一形状开始,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形状,或由某一形象渐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形象。•渐变的节奏可以急缓任定,亦可急缓交错展开。•渐变的骨骼编排,可以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或从中央向四周展开,或作多元次编排。其方式是灵活而多样的(如:火车开动的声音、音乐的旋律、花样滑冰))•(二)、类型•1形状的渐变2方向的渐变•3位置的渐变4大小的渐变•5色彩的渐
本文标题:平面构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5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