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一)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摘要:文章通过对农产品物流内涵、意义、特点及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不适应等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经验,提出改善基础条件、优化整合资源、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教育与培训等对策,为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化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theagriculturalproductphysicaldistributionconnotation,thesignificance,thecharacteristicandthepresentsituationanalysis,havepointedoutthepresentagriculturalproductphysicaldistributionexistence'sphysicaldistributionfacilityandphysicaldistributiontechnologybackwardness,themanagementlevellow,thebuildingredundantprojectphenomenonserious,hasthespecialtytechnicalknowledgetalentedperson,theagriculturalproductphysicaldistributioninformationizationlevelnottoadaptandsoonquestionsobviouslydeficient.Andprofitsfromthedevelopedcountryagriculturalproductphysicaldistributionthedevelopmentexperience,basedonthisproposedthattheimprovementbasicrequirement,theoptimizedconformityresources,thecultivationandthedevelopmentagriculturalproductphysicaldistributionorganization,educationandtrainingcountermeasuresandsoonincreasesgovernment'ssupportdynamics,tostrengthen,tospeedupourcountryagriculturalproductphysicaldistributiondevelopmenttoprovidecertaintheoryinstructionandthepolicy-makingreference.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tlogistics;logisticsfacilities;logisticsinformationization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意识影响广泛,而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更没有形成农产品物流完整的体系框架。农产品物流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物流的理论探讨严重匮乏。本文在界定农产品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产品物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对策。1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意义1.1农产品物流概念。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它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最小成本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及相关信息的共享。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农产品物流不等同于农产品流通。首先从性质上,物流是一种服务产业的名称,而流通是农产品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从涵盖的范围上看,农产品物流通常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而农产品流通过程又包括物流和商流。与此相对照,农产品物流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它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提供有效的、快速的农产品的输送和保管等服务来创造农产品的效用,主要包括实物流和信息流。现代农产品物流涵盖了与农产品相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连接了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物流的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1.2农产品物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农产品的流通不畅通,将会导致市场经济混乱,农民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增收困难。同时,城市居民也会遭受有钱无处买的尴尬。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不仅能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还可以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通过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2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和现状2.1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点我国农产品物流有以下特点:(1)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仍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所以,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84亿吨,蔬菜5.6284亿吨,水果1.6076亿吨。经相关部门测算,我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约5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生产的农产品中约有二分之一要通过市场化流通。仅上述三类农产品流通数量就达5亿余吨,数量之大,品种之多,物流方向与市场之纷繁可见一斑;(2)农产品是具有生命的动物性和植物性产品,这样的鲜活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对包装、装卸、运输、仓储和防疫等均有特殊的要求;(3)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因此要求物流的及时性。同时要求一些农产品具有较好的贮藏特性和较长的贮运期,以利扩大农产品市场的供应时间和空间,反映出农产品物流具有难度相对较大,要求相对较高的特点;(4)农产品物流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涉及了生物、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和环境等多门学科,具有学科跨越、技术领域交叉的特点。2.2我国农产品发展的现状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宏观层次的研究,大多围绕概念、流通状况、必要性、可行性和政策体制等进行描述性介绍,属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农产品物流虽然理论研究起步晚,但在实践方面已有了一些进展:(1)在物流渠道上,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主要经过农户—中间代理—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供应链进行实体流动。(2)在物流主体上,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主体。农户主体在我国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为主,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有一些规模经营的农户联合体;中间代理环节的主体比较多样化,既有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包括政府主导和自发组织的各种专业协会),也有各种不同规模的私营收购代理公司;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的主体主要是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购销商群体;目前我国农产品零售商的情况最复杂,包括各种农贸市场、规模大小的超市及综合性的零售店和地摊销售等。(3)在物流数量上,国内农产品物流的数量同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据测算,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根据2002年的最新测算结果大约是5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大约8亿吨的农产品中有4亿吨要通过市场化流通,因此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数量是巨大的。3农产品物流面临的问题3.1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导致物流过程损耗严重。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在发达国家,蔬菜物流始终处于采后需要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荷兰农产品和食品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采用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由于处理及时、得当,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两亿人的生活之需。我国目前由于物流基础投入不足,致使农产品物流损耗严重,效益难以提高。3.2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加入WTO后,我国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蔬菜、茶叶、园艺产品等,要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的约束,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很重要。3.3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权威机构调查,仅近两三年,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将达60余万。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十所高校开设物流专业,但大多侧重于工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搞农业产品物流更是如此,例如花卉物流、速冻鱼、肉和其它初加工、深加工食品物流等。例如,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考核,持有相关行业的就业资格证书,从而保证荷兰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标准贯彻始终。3.4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不适应。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下,体现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首先从生产过程开始,我国的农户目前由于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得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特别是那些落后的地区。其次在农产品价格信息的获得方面,一项对全国十几个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市场信息获得的渠道,自己的信息渠道所占的比例最高,依靠同行的传播占第二位,第三位是依靠对方上门供货,其他渠道如当地市场发布、政府部门发布、传播媒体及网络所占的比例都很少。另外,对批发市场供给信息的调查结果表明,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的发布占58.6%,可见目前的批发市场在信息提供方面比较欠缺。4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经验的借鉴美国在先进和完善的物流理论指导下,拥有一个庞大、通畅、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它的突出优势在于物流链各个环节的社会化程度高,只要有服务需要就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荷兰、美国等国家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比较发达,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链各环节的操作。如荷兰的花卉园艺中心的电子信息交换和订货系统,面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在美国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
本文标题: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5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