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高粱生产与前景展望
中国高粱生产与前景展望发表日期:2008年10月22日出处:《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作者:邹剑秋已经有813位读者读过此文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又称蜀黍,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淮流域的温带地区。高粱是C4作物,光合效率高,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高粱有独特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具有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性;高粱产品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既可食用、饲用,又可加工用,对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起过重要作用,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高粱分布与生产高粱主要分布在世界5大洲89个国家的热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这一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温带和寒温带也有种植。高粱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印度、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高粱至今仍是维系人们生命的重要粮食作物。目前,全世界高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4400-4500×104hm2左右,2003-2004年,全世界高粱种植面积4514.4×104hm2,总产59834×104t,单产1.330t/hm2(表1)。表12003-2004年高粱主产国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国家面积(×104hm2)产量(t/hm2)总产量(×104t)印度929.50.80745.0尼日利亚698.31.19829.7苏丹545.30.72394.6美国289.73.841098.4尼日尔224.50.3067.8墨西哥190.23.55673.3布基那法索155.70.97150.5埃塞俄比亚132.41.32175.1坦桑尼亚74.80.8665.4中国74.34.03299.5世界4514.41.335983.4印度是世界第一大高粱生产国,年种植面积为929.5×104hm2,占世界高粱总面积的20.5%,总产745×104t,单产0.8t/hm2;其次为尼日利亚,高粱面积698.3×104hm2,占15.5%,总产量829.7×104t,单产1.19t/hm2;其他依次是苏丹、美国、尼日尔、墨西哥、布基那法索、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中国。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10位,种植面积为74.3×104hm2,占世界高粱总面积的1.6%,单产4.03t/hm2,是世界平均单产的3倍,在高粱主产国中居第1位,总产量达到299.5×104t。列世界第6位。我国高粱的研究也处于世界前列。我国高粱的品种丰富,产品种类繁多,适应性好,抗逆性强。但是,由于我国高粱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因此在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高粱生产分区高粱在中国的分布很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主产区却很集中。秦岭、黄河以北,特别是长城以北是中国高粱的主产区。由于高粱栽培区的气候、土壤、栽培制度的不同,栽培品种的多样性特点也不一样,故高粱的分布与生产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全国分为4个栽培区:春播早熟区,春播晚熟区,春、夏兼播区和南方区。2.1春播早熟区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全部,河北省承德地区,张家口坝下地区,山西、陕西省北部,宁夏干旱区,甘肃省中部与河西地区,新疆北部平原和盆地等。本区处于北纬34º30ˊ-48º50ˊ,海拔300-1000m,年平均气温2.5-7.0℃,有效积温(≥10℃的积温量)2000-3000℃,无霜期120-150d,年降水量100-700mm。生产品种以早熟和中早熟种为主,由于积温较低,高粱生产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应采取防低温、促早熟的技术措施。本区为一年一熟制,通常5月上、中旬播种,9月收获。2.2春播晚熟区本区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北京、天津市,宁夏的黄灌区,甘肃省东部和南部,南疆和东疆盆地等,是春播晚熟高粱主产区,单产水平较高。本区位于北纬32º-41º47ˊ,海拔3-2000m,年平均气温8-14.2℃,有效积温3000-4000℃,无霜期150-250d,年降水量16.2-900mm。本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由于热量条件较好,栽培品种多采用晚熟种。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改革,麦收后种植夏播高粱,变一年一熟为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2.3春、夏兼播区本区包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本区位于北纬24º15ˊ-38º15ˊ,海拔24-3000m,年平均气温14-17℃,有效积温4000-5000℃,无霜期200-280d,年降水量600-1300mm。、春播高粱与夏播高粱各占一半左右,春播高粱多分布在土质较为瘠薄的低洼、盐碱地上,常采用中晚熟种;夏播高粱主要分布在平肥地上,作为夏收作物的后茬,多采用生育期不超过100d的早熟种。栽培制度以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为主。2.4南方区南方区包括华中地区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全部。本区位于北纬18º10ˊ-30º10ˊ,海拔400-1500m,年平均气温16-22℃,有效积温5000-6000℃,无霜期240-365d,年降水量1000-2000mm。南方高粱区分布地域广阔,多为零星种植,种植相对较多的省份有四川、贵州、湖南等省。本区采用的品种是短日性很强,糯性品种较多,大部分具有分蘖性。栽培制度为一年三熟,近年来再生高粱有一定发展。3.发展高粱生产的经济意义我国高粱生产以粒用为主,兼作饲用、糖用和工艺用,发展高粱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3.1高粱的主食价值高粱籽粒自古就是人类的口粮,在我国北方某些地区,现在仍以高粱米或高粱面为主食,中国传统高粱食品的种类不下几十种。此外,还可以以高粱为原料生产面包、甜点、早餐食品及膨化食品。3.2高粱作为酿酒原料高粱是生产白酒的主要原料。在我国,以高粱为原料蒸馏白酒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正如俗语所说,“好酒离不开红粮”,驰名中外的中国名酒多是以高粱做主料或做辅料配制而成。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酿酒所需的大量淀粉、适量蛋白质及矿物质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适量的单宁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单宁产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因此,含有适量单宁的高粱品种是酿制优质酒的佳料。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工业发展迅速,对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酿酒原料是高粱的一个主要去向。3.3高粱作为优质饲料高粱籽粒作为饲料历史悠久,在美国,所有高粱籽粒均用作饲料;在法国,工业发酵饲料消耗了70%的高粱。高粱子粒用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时,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而且,由于高粱籽粒中含有单宁,在配方饲料中加入10%左右的高粱籽粒,可有效防止幼禽、幼畜的白痢病。在我国,配方饲料中高粱的比例极小。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高粱品质的改善,高粱在我国饲料行业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很大一部分高粱将应用于配方饲料。近几年,由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有限的草场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饲草高粱是由高粱与苏丹草等杂交而成的一种草型高粱,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茎叶连同籽粒可作青饲和青贮饲料。此外,饲草高粱的应用,可有效地保护有限的草场资源,从而保护环境,具有极佳的环境效益。3.4高粱生产酒精甜高粱茎秆中含有的大量糖分,可用于发酵生产成酒精,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生物能源库。甜高粱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高效能源作物,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除高寒地区外均可生长,甜高粱的酒精产量可高达6000L/hm2。用甜高粱秆生产酒精比用粮食生产酒精成本低50%以上,而且,其生产和利用能够达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在解决由于汽车尾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同时,还可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范围的能源紧张状况,使得甜高粱生产酒精的发展前景看好。高粱籽粒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现阶段我国推广的高粱杂交种淀粉含量一般均高于70%。由于生产酒精的原料含淀粉越多越好,因此高粱作为可再生的能源作物,其籽粒也是良好的酒精原料。3.5高粱壳生产色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食用色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天然色素倍受欢迎。不同品种高粱壳颜色各异,有浅到深,色素含量十分悬殊,但以紫黑色为佳。以高粱壳为原料提取色素,来源方便、价格便宜、供应丰富、色泽自然、安全可靠。经过多年研究,从高粱壳中提取色素技术已经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研制出多种色素产品,并应用于许多行业中。3.6其它应用高粱应用不是仅限于此。其它应用如制糖、制醋、制板材、造纸、加工成麦芽制品、日用品、编织品、制饴糖、做架材、做蜡粉等。4.高粱生产发展现状据史料记载,中国高粱栽培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初,高粱在中国已是普通种植的作物。据朱道夫(1980)统计的资料,1914年全国高粱种植面积740×104hm2。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是辽宁和山东,均在200×104hm2以上,其次是河北、吉林,各在150×104hm2以上。1949年以来,全国高粱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国高粱播种面积940×104hm2,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总产量达1110×1047t,平均1.185t/hm2。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高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到1960年,全国高粱种植面积为400×104hm2;60-70年代,由于高粱杂交种的推广应用,高粱单产有较大提高,使高粱种植面积又有所增加,达到600×104hm2左右。全国高粱平均单产由1970年的1.725t/hm2上升到1975年的2.31t/hm2。1980年,全国高粱播种面积为269×104hm2,平均单产2520kg/hm2,总产675×104t。在此之后,中国高粱生产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第一,高粱种植区域由生产条件较好的平肥地向生产条件较差的干旱、半干旱、盐碱、瘠薄地区发展;第二,高粱产品由大部分食用转向酿造用、饲用、食品加工、能源、造纸、制板材、帚用、提取色素等综合利用;第三,高粱生产目的由单纯增加子粒产量向优质、专用产品发展。虽然高粱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由于单产的提高,总产略有下降。2004年与1980年相比,高粱种植面积减少了190.9×104hm2,下降了70.9%,但是平均单产达到3966kg/hm2,比1980年平均单产增加了1446kg,提高了57.4%。高粱作为我国北方旱粮作物在生产上仍占有重要地位(表2)。表21952-2004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年份种植面积单产总产(×104hm2)比1952年±%(kg/hm2)比1952年±%(×104t)比1952年±%1952938.6011850111001955806.0-14.11275+7.61025-7.71961556.7-40.71035-12.7575-48.21965615.0-34.51155-2.5710-36.01970475.5-49.31725+45.6820-26.11975467.0-50.22310+94.91075-3.21980269.3-71.32520+112.7678-38.91985193.7-79.42895+144.3561-49.51990154.5-83.53675+210.1568-48.81995121.6-87.03911+230.0476-57.1200089.5-90.52915+146.0261-76.5200178.7-91.63452+191.3272-75.5200275.5-92.03619+205.4273-75.4200370.4-92.54096+245.6288-74.1200478.4-91.63966+234.7311-72.05.高粱发展优势5.1地域优势我国北方和黄淮流域有3亿多亩干旱、半干旱、低洼盐碱地,高粱是这一地区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80×104hm2。高粱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高粱的特性对发展我国旱区、盐碱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作用。我国大西北水资源短缺,旱灾经常发生,高粱的抗旱性是其他作物无法比拟的,因此高粱在
本文标题:中国高粱生产与前景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6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