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 架空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1架空索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标准编号)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单、双线循环式货运索道和单线循环式、双线往复式客运索道的安装。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取得完整的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2.1.2索道设计说明书、施工图、概预算文件、设备材料清单以及其他设计文件。2.1.3机电设备产品合格证,包括各种驱动装置的试车合格证。对于客运索道,应有单项设备产品合格证和关键设备试车合格证。2.1.4钢结构产品合格证或现场制作单位的证明文件,包括焊缝检查记录和预组装合格证。2.1.5钢丝绳产品合格证。2.1.6站房各安装处和隐蔽工程各接口处的实测图纸。2.1.7标有各测量桩点实测位置与实测标高的测量资料,包括绘有位置简图的水准点和控制点一览表。2.1.8对其到货的设备进行现场察看,阅读其安装说明及试运转要求。2.1.9编制施工方案并获得监理单位(或其它相应权力部门)的批准,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1.10相关的标准规范2.1.10.1《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2.1.10.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2.1.10.3《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1.10.4《化工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2.1.10.5《化工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2.1.10.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2.1.10.7《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127-892.1.10.8《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HG20237-942.2人员准备2.2.1架空索道安装主要工种为钳工、电工、焊工、起重工和油漆工,人员数量根据施工方案进行配备,特殊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2.2.2开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健康及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的岗前教育;2.2.3就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记录。2.3施工机具及器具准备2.3.1施工机具的选择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本单位的技术装备现状及现有机械可能利用的情况,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和利用程度。2.3.2施工机具主要有:卷扬机、吊车、叉车、手动运输车、导链、千斤顶、电焊机、气焊工具、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2钳工工具、刀具及电工工具。2.3.3吊车型号的选择应根据设备所处的位置高度、回转半径及设备重量确定。2.3.4测量器具:连通管、水平仪、经纬仪、框式水平尺、直径为0.35-0.5钢丝线、线锤、钢卷尺、钢盘尺及钢板尺。2.3.5所选用的工具、机具、器具必须完好、准确。所有机具必须经检验合格,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必须经技术检验机构检查部门计量合格,颁发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2.4材料准备2.4.1开箱检查对业主供应的设备要有业主、供货厂家、监理、安装单位四方共同参加。开箱检查按下列程序进行:2.4.1.1检查包装物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做出记录。2.4.1.2查验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材料清单中的要求。2.4.1.3点验实物:按装箱清单对实物进行清点,检查数量是否齐全。(1)钢结构的检查:预组装的钢结构,分解运输的各独立构件应涂以底漆并进行编号,其附件及联接零件等单独进行标记;用直升机吊装的构件,尚应标明构件的质量、质心位置和定位标记。(2)对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时,如发现绳盘损伤、包装损坏、钢丝锈蚀或其他缺陷,应会同有关方面详细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不得交付安装。(3)所有的机械设备,应检查是否按设计配备了地脚螺栓、垫圈、螺母和防松装置。(4)电气装置的检查应按现行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2.4.1.4加开箱各方代表在开箱记录上签字;2.4.1.5设备入库保管(1)接零件和某些附件外,钢结构可堆存在露天场地上,但堆存时不得接触地面;各构件应稳固地堆存在垫块上,堆层的高度不得超过1.5m;桁架应直立堆存,各构件上不应积水。(2)钢丝绳应保管在材料库内;施工过程沿线存放时,绳盘应稳固地支承在垫块上,距离地面不得小于0.2m,绳盘上应复盖防护物。(3)电气装置的保管应按现行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2.4.2安装辅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或预算准备安装辅料,一般应包括焊条、氧气、乙炔、平垫铁、斜垫铁、清洗剂、润滑脂、油漆。2.5作业条件准备2.5.1图纸会审并完成设计技术交底2.5.2施工方案审批2.5.3土建基础验收并完成中间交接2.5.4必要电源接至现场2.5.5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2.5.6施工场地周边清理干净3.施工工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33.1施工工艺流程3.2基础验收3.2.1在验收站房和支架基础时,应特别检查各预埋件和各预埋螺栓埋设部分的中间验收记录和露出部分的施工质量。3.2.2各预埋螺栓应配有垫圈、螺母和防松螺母,螺纹部分应涂油脂并加以保护。钢筋混凝土站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1)的规定。表3.2.2(1)钢筋混凝土站房的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站房纵向中心线对索道中心线的偏移20mm2站口横向中心线对设计中心线的偏移20mm3预埋螺栓组中心线对设计中心线的偏移5mm4一组地脚螺栓之间的距离±2mm5预埋螺栓顶端的标高顶端朝下时顶端朝上时-20mm+20mm6预埋件的标高±20mm7横梁下弦安装处的标高10mm8楼板顶面安装处的标高+10mm9站房地面的标高-10mm钢结构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2)的规定表3.2.2(2)钢结构基础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钢支架或站房基础纵向中心线对索道中心线的偏移(按相临跨距中的较小跨距计算)0.0005L但不得大于50mm2钢支架或钢站房基础纵向中心线对索道中心线的偏差1/10003相临支架或站房与最近支架的基础横向中心线的跨距0.001L但不得大于100mm4同一钢支架或钢站房其分离基础中心线之间的距离±10mm5钢支架或钢站房基础顶面的标高跨距和200mm以内时允许50mm,跨距和每增加100m允许偏差增加10mm6同一钢支架或钢站房其分离基础顶面之差或不同标高分离基础顶面之间的高差10mm7与钢筋混凝土站房直接联接的钢站房基础顶面的标高±10mm基础验收实测、绘实测图钢结构、吊梁、支架、轨道的安装托(压)索轮、鞍座安装货车安装试运行线路监控、及其他装置安装挂接器安装重锤、绳索的安装导向轮、迂回轮、滚轮组、滚子链驱动、拉紧装置安装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48保护网钢丝绳锚固基础的标高±50mm9无抹面的基础顶面对设计平面的倾斜度1/100010倾斜预埋的螺栓、锚杆或框架对设计平面的倾斜度17/100011预埋螺栓组中心线对设计中心线的偏移5mm12一组预埋地脚螺栓之间的距离无调整穴时有调整穴时±2mm±5mm13地脚螺栓的露头高度(扣除抹面层的高度)+20mm3.3实测、绘实测图3.3.1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等仪器对线路、站房等各安装处进行实测并绘制出实测图。3.4钢结构、吊梁、支架、轨道的安装3.4.1钢结构安装3.4.1.1用精制螺栓联接的钢结构,应在制造场地进行预组装,并应具有预组装合格证。3.4.1.2当钢结构进行批量生产、制造精度得到保证且经过施工验证时,可不进行预组装。3.4.1.3钢结构的除锈、除垢、矫正、加固、更换杆件、修补焊缝、清理钻孔、检查螺栓联接质量等工作,应于起吊前在地面上进行。3.4.1.4钢结构起吊前,必须检查地脚螺栓孔和地脚螺栓的实际尺寸。偏差超过允许值时,应重新开孔或校正地脚螺栓的位置。3.4.1.5钢结构各单独构件和各零散部件,宜采用扩大拼装和综合安装的方法进行施工。3.4.1.6永久性的普通螺栓,应接触紧密、联接牢固、防松可靠、外露螺纹不得小于2~3牙。3.4.1.7各种型式的高强度螺栓,应按有关规程进行施工。3.4.1.8钢结构底板与基础面之间,金属垫板的斜度不得大于1/20,每叠垫板不得超过三块,校正完毕应将垫板与钢结构底板焊在一起,防止二次灌浆时垫板移动。3.4.1.9整体吊装钢结构时,视施工地段条件采用桅杆、吊车等方法进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结构必须设置防止倾复的后拉索和侧拉索;(2)钢结构就位前,基础四角每一组地脚螺栓中,应预先拧上一个螺母,以便调整钢结构的垂直偏差;(3)基础顶面应设垫块,垫块顶面应高出地脚螺栓顶端50mm,钢结构就位时应仔细一一拆除。3.4.1.10钢结构底板上的地脚螺栓孔,当尺寸不符时可进行气割,但应焊以合适的垫板,保证螺母接触紧密并受力均匀。3.4.1.11分段吊装钢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逐段测量并控制每一段钢结构的各种偏差。在安装上一段钢结构时,应消除或减小下一段钢结构的各种积累偏差,特别应防止连续出现同向偏差。(2)各段钢结构之间的联接面应接触紧密,相联接的两个平面应有70的面积紧贴。(3)桅杆式钢结构的拉索,应从低排向高排顺序安装和拉紧。每一排拉索,应按对角线方向,成对地调节拉力,边观测边调节,直至达到设计拉力。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53.4.1.12分件吊装钢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从钢结构基础顶面设计中心点,引出索道纵、横向中心线控制桩,并用测量仪器严格控制钢结构的垂直偏差。(2)应尽量多用精制螺栓进行联接。主肢对接时每端精制螺栓不得少于三个,且应形成三角形排列.其他杆件每端精制螺栓不得少于两个。(3)应严格校正每一层水平格的对角线尺寸,其偏差不得大于对角线长度的1/1000。在安装上一层水平格时,应消除或减小下一层水平格的扭转变形,特别应防止对角线连续出现同向偏差。3.4.1.13钢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4.1.13的规定。表3.4.1.13钢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测要求1钢支架或钢站房顶面中心点对基础顶面设计中心点垂直线的偏移0.001H但不得大于50按钢结构高度H计算2钢支架横担纵向中心线或钢站房站口桁架纵向中心线对索道中心线的偏移双线货运索道0.0002L且不得大于20按较小跨距L计算其他索道其他索道为0.0001L且不得大于103钢支架或钢站房顶面的标高跨距和200m以内50在鞍座底面或轨道顶面测量跨距和每增加100m允差104钢站房与同其直接联接的钢筋混凝土站房的标高之差15在鞍座底面或轨道顶面测量5钢支架横担或钢站房站口桁架横向中心线对索道中心线的垂直度3/10006钢支架横担或钢站房站口桁架在索道横向中心线方向的水平度1/10007构件的变曲矢高0.001L但不得大于10按构件长度L计算单件吊装时应检查8构件的水平度2/1000按构件长度h计算9构件的垂直度0.001h10同一层水平格对角线长度的相对差L/1000分件吊装时检查,且不应连续出现同向偏差,按对角线长度计算3.4.1.14已安装的钢结构,在测量或校正时,应避开风力、日照和温差所造成的变形。3.4.1.15倾斜设计的钢支架,其安装要求和对设计位置的允许偏差,可参照垂直设计的钢支架。3.4.1.16钢结构安装后,应采用比基础高一等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层应密实平整。其厚度不宜小于80mm。3.4.1.17钢结构固定后,在运输、保管与安装过程中受到破坏的底漆以及安装联接处,应在彻底除锈后进行补涂,并按设计规定的颜色及要求涂刷面漆。3.4.2梁(包括站内支架的支承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63.4.2.1必须以索道中心线和测量桩点为基准,逐个测量各预埋件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偏差超过允许值时,必须采取彻底的纠偏措施。3.4.2.2站口段吊梁的平面位置,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非站口段吊梁的平面位置,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3.4.2.3吊梁标高的偏差,不得大于±5mm。3.4.2.4吊梁上的钻孔,位置不符时不得气割,应将原孔焊平另钻新孔。3.4.3吊钩(包括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下
本文标题:架空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9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