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5#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2
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1-一、工程概况×#楼系一栋地上11层,地下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总建筑面积为10537.18平方米。建筑高度西向:34.95m,东向:34.20m。筏板长56.75m,宽18.1m,筏板厚0.8m,混凝土体积共约735m3。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为P6。因筏板的厚度较大,连续浇筑的混凝土量大,应按大体积混凝土组织施工。重点控制三项内容:第一,混凝土浇筑后的内外温差,防止裂缝产生。第二,合理组织浇筑顺序,防止产生冷缝。第三,所用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的选用与合理的配比,满足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该基础为工程的主要结构之一,基础施工阶段将受到各种状态下的约束,如施工方法不当,资源(人、机、物资)准备不足都有可能造成构件产生有害裂缝,甚至出现工程达不到使用要求,为此,地下筏板工程在施工阶段必须通过科学计算、精心组织、高度重视,方可得到满意的质量要求。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城市要求,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施工前先挑选一至两家在质量管理、设备及以往施工业绩较好的供应商。两家配合比及原材料选用相同厂家和产地,浇筑时采用泵送至浇筑点,机械振捣。2、1对商砼各种材料要求水泥:宜采用矿渣水泥减少火化热。细骨料:选用良好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2-1.0%,其它指标符合GB/T14684-2001规范要求。粗骨料:级配碎石5~25㎜,级配范围符合规范要求,含泥量≤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其余指标符合GB/T14684-2001规范要求。砼坍落度控制在12±2cm。外加剂:适当掺入复合型高效减水剂等掺合料,并按要求掺入微膨胀剂,洛阳热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应规范之要求。水:饮用水。商砼站配合比应提前3-5天报施工单位及监理审核。2.2混凝土外加剂2.2.1混凝土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1、减水剂可和搅拌用水同时加入,掺量较少时,宜先用水稀释后再掺入,以便掺和均匀。2、膨胀剂宜在加入水泥、水搅拌时加入。2.2.2混凝土拌和要求1、坍落度12~14㎝(或按配合比)2、缓凝时间≥18h3、投入材料允许偏差:水泥±2%,砂石土3%,水、外加剂±2%。三、筏板混凝土的浇筑筏板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筏板验线——钢筋绑扎、管线铺设、测温布置——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3.1浇筑方式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3-3.1.1混凝土供应方式:根据城市要求,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为满足供应能力和防止出现意外,采取组织一至两个实力雄厚、技术可靠的生产厂家同时供应统一调配。3.1.2浇筑机械拟采用一台HBT-801390ES拖式泵同时浇筑混凝土,另一台汽车泵备用。3.1.3浇筑能力:HBT-801390ES拖式泵正常浇筑能力60M3/h,预计12-15小时完成。3.1.4浇筑顺序整体自西向东进行,先对筏板部分以台阶形式分二层进行浇筑,筏板浇筑完成后3~4小时(初凝前)浇筏板肋梁混凝土分层进行,每层厚度≤400㎜。筏板混凝土约735m³,用G一台拖泵分2~3层浇筑可在15小时左右完成。筏板工作面最大约874㎡,在15小时内完成,为满足不出现冷缝的施工要求需采取措施: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严格试配,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需采用一台拖式泵,搭配一台汽车泵。充分满足要求,整个筏板的作业时间预计在7小时内完成。3.2人员组织根据以上分析,在整个筏板浇筑期间,分二班作业。1、成立临时协调小组,其中,总协调1人,组长3人,调度联络员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4-4人,要求小组人员有独立作业能力。2、每班主要作业人员:振捣手2×3=6人,即每个小作业面3人,拖式泵管拆装2×5=10人,机械修理3人,泵车操作3人,电工3人,辅助作业人员若干。3、在筏板混凝土开始浇筑前,组织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各个作业人员的作业范围及注意事项,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任务。3.3浇捣顺序混凝土浇捣自西向东进行,现场设二台固定泵,共同浇筑。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先接好、到位,分层浇筑时拆卸和接长。3.4混凝土的振捣3.4.1振捣手操作振动器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边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一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拔出时所造成的孔洞。振动过程中应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使上下振动均匀,在振捣每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0㎜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在上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3.4.2振捣手操作振动器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不能混乱以免造成漏振,每次振动移动的距离为30~40㎝。3.4.3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过长可能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也不宜少于10S,应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砂浆为宜。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5-3.4.4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进行振捣,让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一部分,目的是让混凝土在低流动状态下被振捣,减少混凝土流淌的坡度,缩小作业面,有利于防止施工冷缝的发生。本次混凝土浇筑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后。3.5混凝土表面二次振捣混凝土浇捣至设计要求标高后,由混凝土工或瓦工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接近初凝(混凝土有一定的硬度,用手摁有明显痕迹)时,派专人用平板振动器,中速振捣一次,并用木抹子搓抹,铁板压实。3.6泌水处理混凝土浇筑时可能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处理,由于混凝土四周的模板上不能钻孔,不能直接将泌水排出。浇捣过程中,应在中部用泥浆泵将积水抽出弃于基础外侧。3.7混凝土浇捣时停顿时间要求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得停歇,由于机械故障等因素不得不使浇捣中断时,其中断时间:根据要求当大气温度≤25℃时,不得超过120min.3.8钢筋架立与绑扎因筏板上下钢筋间距大,且上层钢筋重量大,为保证面层钢筋的稳定和定位准确,用钢筋制作托架。筏层和面层钢筋按翻样单编号挂牌,对号绑扎。为保证上部插筋位置正确,用铅锤将上部柱、墙的轴线,引到面层钢筋上。四、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6-根据经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采用铜-康热电偶测温法,用UJ33A型低电势直流电位差计,并联DM-6017型数显万用表进行测温。另考虑到该工程筏板厚度800㎜厚,目前又正值春季,可以采用一般在混凝土上表面、混凝土中部(深400㎜)及底部测温。五、质量保证措施5.1组织信息措施5.1.1施工现场成立临时指挥小组,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要求指挥小组人员精明能干,有独立作业能力,遇事不慌、当机立断。5.1.2通讯办公室设值班电话,加强外部联系,做好各系统的调配工作。在现场每个指挥人员均配备对讲机一部。5.2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备足防雨、保温材料:需彩条布1750平方米,苫棉布875㎡,可以覆盖三层,污水泵2台,要落实能源、物资货源。如不具备条件时宁可拖延工期,不可仓促上阵。5.3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5.3.1防止堵泵的技术措施1、将砂、石原材料中的超粒径的石子和杂物进行筛选。2、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及原材料砂、石级配,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坍落度测施2~3小时一次,由专人实施。开泵前先用砂浆润滑。3、加强对输送管的巡回检查,如遇管子有异常声音时,应停止泵送,待排除故障后再进行作业。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7-4、停泵时间过长也回导致堵泵现象发生,为此接班人员须提前到达浇捣地点,做到人停机不停。5.3.2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按要求留置试块,到现场后在浇筑地点同样留置试块,按标准养护试验28天强度。5.3.3混凝土进入泵车前,要进行坍落度试验,并认真做好记录。5.3.4对大体积混凝土实施连续监控,记录施工进度、原材料、配合比、温度变化、坍落度、振捣方法、试块留置等信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功。5.3.5当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或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超过25℃时,采取保温措施。具体为一层塑料布,另加两层麻袋,具体盖几层按现场测温记录温度变化情况定。5.3.6养护与拆模热温度在>4℃左右。1、根据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以及以往施工经验,为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差25℃,可采用覆膜与覆棉苫相结合的方法,来满足温差要求,即在混凝土分段浇筑,分段二次搓平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12小时内,首先覆盖一层农用薄膜,然后覆盖两层麻袋。派专人负责混凝土养护,向薄膜下注入3~5㎜深浅水,当混凝土表面温差达到25℃时,可在麻袋上再覆盖一层薄膜。对于电梯井、集水坑内,混凝土最厚部位应作为养护的重点,为避免内外温差,可在坑内设碘钨灯照射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当混凝土表面温度降至与自然温度相差在10℃以内时,撤掉保温层,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8-浇水养护14天。2、外侧混凝土及时进行防水和回填工作,不得使混凝土长期裸露在外。5.3.7混凝土浇筑期间除按规范要求留置试块外,还应留置多余试块,按3、7、14、28、60五龄期试压块,推测其抗压强度,校验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关系是否满足有关技术要求。5.3.8避免使用刚出厂的高温水泥,以增加混凝土内部温度。应通知提前水泥厂家生产完毕,并由混凝土厂家进行取样复试把关。5.3.9混凝土中掺加8%膨胀剂,用以弥补混凝土收缩和开裂。六、测温方案6.1热工计算C30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按424K/m3,其中水泥为普通硅酸盐42.5R,砂为洛河中砂,石子为伊河5~20mm碎石。混凝土绝热升温最高温度TMAX=T0+cWQξ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W———每1m3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Q———每1Kg水泥的水化热(J/Kg),取375J/Kg;c———混凝土比热(J/Kg·K),一般取0.96J/Kg·K;ρ———混凝土的密度,取2400Kg/m3;ξ———不同厚度浇筑板块的散热系数,当厚度h=1m,ξ=0.23h=2.4m,ξ=0.60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9-本工程筏板1.6厚最高绝热温度为筏板TMAX=8+240096.0375424×0.6=50℃6.2测温方法6.2.1基础混凝土在浇筑完后3小时对混凝土覆盖一侧层塑料薄膜,在盖草苫,项目部派专人经常检查薄膜的完整情况和混凝土的保温效果,还应做好保温材料的足量储备工作。6.2.2为防止温度裂缝,有效控制内外温度差值,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电子测温技术,按浇筑方向每隔十米左右设一组测温点,并在混凝土的最厚处设一次测温点。每组设上、中、下三层测温铜热感应器,埋入部分必须安全可靠,测温铜热感应器测温点位置必须设立临时醒目标志,保证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被振动棒碰到。在测温时采用JDC-2型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温度计测混凝土外部温度。6.3.3为严格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坚持24小时连续测温。测温工作从混凝土终凝后(混凝土浇筑完毕约14个小时)开始,前7天内每四个小时测一次,第8天开始每8个小时测一次,第10天开始每天测两次。测温工作派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每个测点的每次测温时间、测温温度、测温人员均应记录。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若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应立即报告技术负责人采取措施,加强保温进而减少温差。当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表面与保温层外温差均小于25℃且降温趋于稳定时停止测温。6.4应急预案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方案-10-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天气刮风、下雨,应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并用木板压住,防止雨水灌入或被风刮开。若发现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25℃时,应加盖一层麻袋。在施工中不小心碰掉了测温导线,应及时通知检测人员,及时埋入新的导线,保证测温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避免混凝土的温度裂缝。6.5测温点布置平面图七、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措施7.1施工用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电器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确保用电安全。使用振动棒,平板振动器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操作镇定人员应戴好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湿手禁止插
本文标题:5#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9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