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87当代中国外交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对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另起炉灶”: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4.日内瓦会议1954年在苏联倡议下,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与地位参加要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5.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中国政府提出,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7.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双方避开外长会谈,采取由一国大使通知对方大使的形式就声明草案进行会谈。8.珍宝岛事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签定并生效,有效期为30年。条约是以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基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和苏联外长安德烈·维辛斯基签署。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期满后没有再延长。10.中美上海公报:中美两国政府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在上海发表。双方就国际形势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两国间22年的敌对关系,并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1.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宣布双方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2.八一七”公报:是1982年8月17日美国与中国发表的有关军售台湾问题的公报。此公报是三个公报中唯一专门针对台湾问题的公报,该公报解决了美对台武器出售的问题,双方只是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但未达成共识13.伙伴关系:在国际关系中,“伙伴关系”则是指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一种互不以对方为敌、平等而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寻求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保持并推进双方关系发展的良好状态。14.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其主旨是创造“普遍发展、共同繁荣与持久和平的”世界.15.金砖五国: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16.G20金融峰会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和发展国就全球金融经济合作举行的最高领导峰会。峰会协力建立全球金融标准,透明财政政策、反投机反洗钱、融资等经济标准,峰会提供共商全球金融经济的世界级平台,促进全球金融经济稳定持续增长。17.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两国在双边性、区域性和全球范围等广泛领域内,对近期和长期战略性和经济利益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磋商的一个现行加强化机制。18.微博外交,微博外交是在外交通讯报道方面采用微博的方式进行报道的一种形式。微博使各国领导人及外交人员与公众进行互动以更好地传递外交政策,传播外交知识,解决外交外事问题。微博外交为各国公共外交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使公共外交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简答题1.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答:(1)另起炉灶,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对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过程及其影响。背景:1.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的全球态势,美需要中国牵制苏联2.越战使美国陷入泥潭,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缓慢3.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关系恶化4.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5.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6.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过程:从1954年到1970年,中美之间在日内瓦以及华沙共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1969年,美国放宽了对华贸易限制。1971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他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博士已经对北京进行了一次秘密访问,而他本人已经受邀访问中国大陆。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杭州以及上海。尼克松返国前中美共同签署了上海公报。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简答题:1.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答:(1)另起炉灶,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对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俄)关系的演变。答:(1)1949-1958,帮助阶段,苏联派各种专家帮助中国国家建设(2)1960-1989,恶化阶段,苏联实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中国的主权,遭到我国抵制(3)1989-今,友好阶段,形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A.49年—50年代后期:总体上是友好的。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上,主要是同苏联和东欧新民主国家展开。一切的行动遵守苏联“老大哥”的安排,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现实利益。B.55年开始:中苏出现矛盾,毛泽东因为对苏共批判斯大林持反对态度,并要同赫鲁晓夫抢夺国际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权,于六十年代开始攻击“苏联修正主义”。还包括两次台海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上苏联袒护印度的态度。C.62年中苏关系陷入低谷:一夜之间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62~64年展开了中苏大论战。66年中国开始文革,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69年前后的中苏边境冲突更是不断把两国推向战争的边缘,最终中苏关系宣告破裂。D.76年后,邓小平执政,开始逐渐缓和两国关系,86年开始逐渐将两国关系正常提上议程。总的来说中苏关系经历了“蜜月期”、“争吵期”、“冲突期”和“和好期”3.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答:A.49年到72年:战略性对抗关系。B.72年到80年代末:战略合作。C.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防范性接触阶段。D.是1997年至现在,这是中美关系重建阶段。1997年10月和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互访,双方决心“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4.简述50年代两次台海危机1)台湾海峡危机,简称“台海危机”,是指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台湾海峡两岸军队针对对方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有可能引发全面战争的危机,共有六次。50年代的是:第二次(1954年9月3日—1955年5月),第三次(1958年8月23日—10月5日)2)第二次主要事件;九三炮战1954年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发动了榴弹炮突击。一江山岛战役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攻占一江山岛,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至当日下午5时30分,经过一天战斗,解放军占领该岛,国军一江山指挥官王生明将军引手榴弹自尽。大陈岛撤退2月8日至2月11日,美国海军与国民党海军将大陈军民船运撤退至台湾。3)第三次主要事件:金门炮战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发动了榴弹炮突击,在四十四天内,向金门射击炮弹几近五万发。1958年9月2日,国民党海军沱江号完成运补作业后,却于金门料罗湾附近外海,遭到解放军鱼雷艇包围与猛烈的攻击,几乎沉没。9月11日,金门守军击毁厦门火车站。9月22日,美国所支持的八吋大口径巨炮由国民党海军运抵金门。美国并紧急运送响尾蛇导弹给国民党空军,造成解放军空军的损失。结果解放军封锁金门的尝试失败。3.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5.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影响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④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三、论述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及内容进行论述。1.50年代,一边倒。背景:新中国成立,美国对新中国实现孤立政策,苏联对新中国给予援助;两大阵营的形成。2.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背景:国内极左思潮泛起和文革,国际上与苏联由分歧到分裂,援越抗美。3.
本文标题:87当代中国外交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4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