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最新部编版九下诗歌赏析
九下诗歌赏析(2018.12.12)制卷:詹文志姓名:《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边塞的萧瑟与荒凉),下阕写思乡之情(思念家乡慷慨悲壮的情怀)。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加以描述。答: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意近即可)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4统领全词景物特点的是哪一个字?描写了哪三个方面的景象?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答:统领全景特点的一个字是“异”。描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闭的景象。分别表现了塞下秋景天冷、声杂、战事紧张的特点。5、“孤城闭”有何妙处?答: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6、“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用典,奏出昂扬之音。7、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答:上阕侧重描写,下阕侧重抒情。8、“燕然未勒”的意思是边患未平,敌人未退。9、想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并写出景物描写的作用。画面: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城,傍晚时分,夕阳夕照,烟雾弥漫,城门紧闭,显出几分苍凉悲壮之感。作用:写出边塞之城的孤寂悲凉景象,也表现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点。10、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矛盾心理。他们常年在外戍边,免不了要思念远在万里的家乡,但一想到边患未平,敌人未退,只好把归家之事放在一边。表现了将士们以国事为重,以天下为先得高尚精神。11、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哪两句表现出来?答: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他们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激愤抑郁之情。主要通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出来。12、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这句词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伤感凄凉的氛围,“羌管悠悠”既表现了边塞乐曲的绵长,也是将士们内心思乡之情的真实写照。“霜”字暗示了是在深秋季节,渲染了一种凄凉寒冷的氛围,很巧妙地与文中的“白发”相呼应,更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悲凉的色彩。13、请揣摩“霜满地”的作用。渲染气氛,表现出将士们的凄清悲凉之感,表现了戍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1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答:互文。含蓄表达了作者要建立军功的爱国情怀和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场面;下阕言志,抒发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①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②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答:狂。突出作者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4、“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有什么写作特点?分别表达是什么意思?答:都用典。“亲射虎”表达作者年纪虽老,但仍有少年狂气;“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射天狼”表达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5、“千骑卷平冈”(或“卷”)有何表达效果?答:极言行走之快,表现出狩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场景。6、词的上阕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看出来。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中“秋”“点兵”的表达效果。答:“秋”既点明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点兵”透出战斗即将开始。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对偶、借代。营造出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梦回”的情景?)答: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7、这首词融梦境(梦幻、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8、试从艺术手法上对“沙场秋点兵”一句作赏析。运用虚笔,“秋”让人联想到秋高气爽,草肥马壮,渲染了出征将士威武的气势,充分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9、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运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将士英勇无畏,奋力杀敌的精神风貌,也暗示了战斗的顺利。10、作者为什么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答:作者希望收复失地,却因朝廷无能而难以实现,而自己已年老,心中不由涌起壮志难酬的悲愤。11、作者在理想和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答:理想中是雄姿英发、驰骋沙场、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现实中是隐居乡间、忧虑国事、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12、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一首“赋壮词”?答: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种种都极其勇猛、雄健;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③从语言风格上看雄壮而不纤巧。《满江红·小住京华》近代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C别号是鉴湖女侠)。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4.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5.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烘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描绘了大戈壁上一片冰雪世界,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的景色(或: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魂奇壮丽的边塞雪景),“愁”字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答:表达了作者因友人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千古名句。望着披上银装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此句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奇特,颇有浪漫色彩。不但给人以色彩的美,而且把视觉和嗅觉并用,给人以馨重,为千古咏雪名句。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2.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内容和抒情方法上作简要分析。答: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答:宋王朝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6、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答:同意。诗的前三联高度概述了国家的艰危困厄和自己九死一生的悲愤抑郁之情,尾联则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7、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这首诗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8、“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历来被称为绝唱,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惶恐”“零丁”一语双关,既指地名,又表现了诗人昨天的惶恐和今天的零丁,地名与心境的绝妙结合,使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9、有同学把“汗青”写成“汉青”。请你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写。“汗青”指的是史册,这是因为竹简需要用火烧竹片,把水分烤出来,称为“汗青”。“汗”说出竹子像出汗,“青”是竹子的颜色,因此不能写作其它。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答: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
本文标题:最新部编版九下诗歌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5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