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笔名为冰心,原名谢婉莹。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此外,还被称为“海的女儿”,深受人民的喜爱。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写作背景•《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也正因为这一大的背景,这篇散文同时也有着应景之作之嫌。文中所产生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冰心的散文《观舞记》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作者倾尽全力调动了文学技艺,写得珠光宝气,光彩照人。可是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真情的不足,一是作者与卡拉玛姐妹缺乏心灵的交流,二是作者对印度舞和卡拉玛姐妹的表演缺少真实的感动。散文本来就是主内的,即依托于心灵体验、心灵感悟。冰心早年的散文和耄耋之年的散文深得公众称许,因为这些散文篇篇都有一个真实的作者活脱地展示出来;惟独她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写的散文主外不主内,技艺甚好而感情空疏,个性流失,这篇写于1957年的《观舞记》就是例证。了解印度舞文化•印度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宗教色彩浓厚。在印度历史上,印度宗教以及宗教神话就一直贯穿于这古老的文明,直到今天,仍然是印度社会各阶层文化的组成部分印度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舞蹈、音乐、雕刻、绘画等内容也都受此影响,多以表现宗教为主题。如:课文中提到的莲花、鹿、孔雀、蛇等动物在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义,舞台的背景也充满宗教色彩。读一读,写一写qīngyángyīyājìngmùduānníngpíncù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变幻多姿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xīxīxiāngtōng息息相通cànránchēnshìbiànhuànduōzīlíhébēihuāndīhuíwǎnzhuǎnchìzhàfēngyúnhúnshēnjiéshùgāoshìkuòbùjìntàijíyán标题解说本文题目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主标题点明中心内容-观舞,副标题介绍了“观”的对象即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对主标题的具体化阐释。分段第一部分(1~10段),表达对卡拉玛姐妹高超舞技的赞美之情。第二部分(11~18段),从身体、神态、服饰等三方面来具体描绘她们舞蹈飞动的“美”。第三部分(19~22段),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养民族艺术的食粮,表达了对卡拉玛姐妹的感激和赞美之情。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赏印度舞蹈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印度舞蹈的向往之情。(引出“飞动”一词)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在文章的开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假如”?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运用排比,从舞姿、眉宇、服饰、舞步、佩带和身形几个方面表现这惊人的舞蹈艺术,与后文的内容相照应。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的?卡拉玛姐妹是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的:⑴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⑵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⑶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写这动态的美?写“蛇舞”:颈的,肩的:一阵一阵的柔韧的,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们看她忽而,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要间的,用她,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旋风般……轻摇微颤蠕动花朵褶裙细碎的舞步慢移疾转双眉颦蹙笑颊粲然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第17段)卡拉玛在表演舞蹈时是全身心的投入,除身体在飞动外,心灵也进入了舞蹈的境界,达到忘我的境地。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第17段)•表面是她们婀娜多姿的舞步,实际是因为“我们”超越了国度达到了心灵的升华。因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虽然语言不通,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作者在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找出来,说说你的体会。排比:例1、开头四个假设句独立成段,形成排比。作用: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注意,表现了对卡拉玛姐妹的由衷赞美。例2、第十七段:“忽而……表现……”的排比。作用:这一组排比句,很好地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比喻:例、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作用:生动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引用:例、“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作用: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既精练又准确,丰富了语言的意蕴。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体会到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第19段)印度文化是滋养民族艺术的食粮。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的营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比较《观舞记》和《安塞腰鼓》的相同处和不同处。相同处:1、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2、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化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舞蹈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3、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不同处:1、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2、《安塞腰鼓》没有用侧面描写,《观舞记》除了用正面描写,还用了侧面描写,写观众的反映等。中心思想作者用精妙的语言展现了印度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民族艺术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的内涵。
本文标题:观舞记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7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