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供应商审核手册(超实用)
供应商审核手册(超实用)1目的为规范对供应商的现场审核过程,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供应商现场审核的控制。3定义(术语)无。4主要职责4.1质量部负责编制供应商审核计划,并根据需要组织技术、质量、采购等相关人员对供应商实施现场审核,形成审核报告,并对供应商的整改进行验证。4.2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审核事宜的沟通、协调。5管理内容及要求5.1供应商审核评审等级及管理对策评审等级管理对策A级:90-100%(符合)按期限提交整改措施和整改证据,材料验证即可B级:80-89%(绝大部分符合)按期限提交整改措施和整改证据,材料验证不满足时实施现场验证。C级:60-79%(有条件符合)按期限提交整改措施和整改证据,材料和现场验证。D级:0-59%(不符合)有计划性地逐步予以淘汰,寻求更好的供应商5.2评审细则打分要求0分:没有书面要求,没有计划,没有体系1分:有书面要求,但没有开始实施2分:部分符合要求(系统开始执行,但不完善)3分:体系已经基本运作(系统需要加强文件化管理)4分:体系已经运行,并有好的文件化管理和跟踪体系(良好的体系)5分:质量保证系统被完全贯彻实施并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有明确的持续改进5.3供应商改善要求:供应商自接到审核报告起2周内将改善报告提交审核组确认,并在1月内完成整改,提交整改证据(特殊情况下整改周期较长的按确定的期限完成)。5.4在对供应商现场审核过程中同时现场产品审核,抽样对产品的性能进行验证。5.5供应商审核细则评审项目评审总体要求评审细则一、采购管理对采购产品的控制类型程度取决于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测,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来必要的措施的记录应保存。1.原材料有哪些?查看分类情况及依据,是否根据其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5′)2.是否有合格供方清单(5′)3.是否有文件规定如何选择新的供应商,取消不合格的供应商。(5′)3.1查看近三年是否有新增供应商,是否留下准入的证据,如供应商情况调查、样品试验结果、准入的批准等。3.2针对原材料出现的不合格情况,采取了哪些措施?查看是否保留相关记录。3.3查看近三年是否有合格供应商被取消,什么原因取消的?取消的证据。4.查看是否制定重新评价的准测。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并评价供应商的质量能力和供货质量业绩(从质量、成本、服务、交付是否及时入手,如年度评价情况,作为下一年度合格供应商供的准入依据。(5′)5.是否进行第二方审核,如有,查看相关的资料,包括审核计划、现场审核记录、审核报告、审核发现、不符合项的整改完成情况等。(5′)采购的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的时候包括: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的批准要求;人员要求;质量体系要求6.根据什么制定下月的采购订单?如生产计划、原材料库存、合格供方名单,是否及时传递给供应商?(5′)7.查看采购订单是否在合格供方名单内?(5′)8.查看订单的完成情况,是否满足生产计划的安排?(5′)9.如未满足生产计划的需求,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否有采购应急计划?(5′)如何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10.是否有文件规定如何控制采购产品的质量?(5′)11.是否按文件规定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查看控制情况,如进货检验,是否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监控,包括质量合格、交付及时、服务、包装等方面,确保质量稳定。(5′)5.5供应商审核细则(续)评审项目评审总体要求评审细则一、采购管理采购材料检验不合格时的处理12.记录、标识、隔离:是否按文件规定明显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物料保管部门是否将不合格品予以隔离(5′)13.不合格品评审、处置:是否及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不合格品评审及;并确定处置方式,责任部门或人员。(5′)14.特殊采用的时机:是否在下列情况下才提出特殊采用申请:(5′)3.1物料的紧急需求,退货可能导致生产停止;3.2发现的不合格项确实不影响该材料或产品重要的质量特性和成品性能,功能,可靠性/耐久性;顾客不会提出抱怨和投诉等。15.是否填写“进料品质不良改善回馈单”交采购部门确认;由采购部门联系顾客,要求供方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改进(5′)16.是否将供方改进措施及实施结果交检验部门进行验证(5′)二、制造过程控制生产现场从人、机、物、料、法、环、测等方面控制生产1.生产过程是否制定工艺流程图?(5′)2.生产现场是否配备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在工作区是否有效?(5′)3.生产前,需要哪些准备工作?(5′)3.1怎样确定生产用的原材料是否合格?查看是否有状态标识。3.2如何确定设备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怎么知道设备是好的,可以开始生产?开机前是否检查。3.3是否配备必要的计算器具,计量器具是否有效?3.4员工是否经过培训?查看是否有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抽查一名操作人员查看其培训记录。4.查看操作人员是否按技术文件的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并做相应的记录。(5′)5.是否有产品的特殊过程和重要过程参数?在哪个工序?如何进行监控,查看记录(5′)6.如何判断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与否?是否形成自检记录。抽查操作人员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否有效。(5′)7.是否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分析,并提出改善计划,如过程能力、不合格分析等,应用SPC、排列图、因果图等。(5′)5.5供应商审核细则(续)评审项目评审总体要求评审细则二、制造过程控制生产现场从人、机、物、料、法、环、测等方面控制生产8.是否有文件规定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存放?(5′)8.1产品是否放在为满足使用开发的专用器具内,并且为保存其完整,使用了适当的包装材料?8.2现场查看产品存放标识和状态,是否有明显标识,并定点放置且有可追溯性?8.3查看废品、返工返修件是否分开存放和标识,查看产品返工操作人员是否可得倒返工的作业文件?查看返工记录。9.是否有文件规定如何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查某一产品的追溯情况。(5′)10.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如何?查看生产报表及分析,是否按计划进行生产,是否监控人、机的生产效率?(5′)10.1是否确定生产的完成目标,是否监控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如生产数量、产品合格率等。10.2如未完成计划采取哪些措施?11.是否有人员素质矩阵表,在有缺勤情况下,如病、休假、培训,是否考虑了顶岗安排的人员配置(5′)12.是否建立并有效运用员工激励机制。(5′)13.是否对过程检查人员进行资格认证,查看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5′)14.当生产过程出现的不合格品,是否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是否实施了纠正措施,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5′)15.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k≥1.33;有无达到目标要求;未达到目标要求时,如何改进(5′)三、设备管理1、设备的配置、验收1.是否根据策划的结果提出了“设备配置申请表”,必要时是否对设备供方进行了调查和评价。(5′)2.设备购置时,是否要求供应商提供必要的备件,图样资料及使用说明书,技术资料的验收和归档。(5′)3.是否组织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有关部门对设备进行安装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单”。(5′)3.1设备的精度,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靠。3.2是否对设备进行了编号并记入设备台帐。3.3必要时,是否编制设备编号的规则,以实现一致性。5.5供应商审核细则(续)评审项目评审总体要求评审细则三、设备管理2、设备使用管理4.是否对设备分类管理,设备类别是否在设备台帐上注明;是否识别并标识关键设备,并做了关键设备清单。(5′)5.是否组织编写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规程,内容是否完整并具有可操作性。(5′)6.是否经培训,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及日常保养方法。(5′)7.操作工是否严格遵守有关的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5′)8.对于关键设备,是否做好了“设备运行记录”,连续运行时,是否办理了“设备交接班记录”。(5′)9.长期闲置而又不报废的设备,是否对该设备进行了封存并在设备上挂上了“闲置设备”标识,是否对闲置设备进行了防护处理。(5′)10.检修中的设备是否挂上了红色检修标识。(5′)11.关键设备维修,保养所需的备品配件是否充足,备品配件管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必要时保持安全库存,并在需要时易于获得。(5′)3、设备的维护保养(预防性维护)12.使用者或专门人员是否对设备进行了日常保养并填写“设备日常保养/点检记录”。(5′)13.是否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并填写定期保养记录(5′)14.定期保养的内容和项目是否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5′)15.每年底,是否做好了下一年度设备定期保养计划。(5′)4、设备的维修16.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是否及时进行了修理并填写“设备检修单”(5′)5、设备的报废17.设备报废时,是否填写了“固定资产报废单”6、设备及设施管理关键目标的实现情况18.有无达到目标要求,未达到目标要求时,如何改进,如:设备利用率(QEE);设备维护计划执行率;设备能力;平均故障率;(5′)5.5供应商审核细则(续)评审项目评审总体要求评审细则四、库房管理1、原材料、过程产品、最终产品库存是否适合于生产要求?测算时考虑所要求的库存量,如顾客要求、看板要求、贮存成本、针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瓶颈的应急战略1.查看是否制定原材料、过程产品、最终产品贮存定额及制定依据。(5′)2.查看是否对库存情况进行统计,并监控其有效期是否在规定期限内。(5′)3.如超出有效期,如何进行控制,查看其控制情况,是否控制不合格原材料的非预期使用。(5′)2、原材料、过程产品、最终产品是否按要求发送/存放4.是否按验收状态进行存放。如合格、待检、不合格等,以防止损坏、防止混放和混用,是否有标识可以清楚的识别状态?(5′)5.查看现场是否存放有疑问的产品,是否对有疑问的产品按不合格品进行控制。(5′)6.查仓库管理系统是否为FIFO(先进先出),查看出库单的时间。(5′)7.查看库房是否有储存的环境要求?是否按要求进行控制,做到有序和清洁、防损防污。(5′)五、实验室管理实验范围1.组织的内部实验室是否定义其范围,包括进行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实验室范围是否包括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之中。(5′)2.实验室是否至少为以下事项明确规定和实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程;检测设备作业指导书;检测设备维护要求;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5′)部门素质是否满足相应的岗位要求3.是否有文件规定部门的岗位职责,查看试验人员是否进行资格认证,查看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等。(5′)原材料检验、最终产品检验4.检验设备是否有效,查看校准证明。(5′)5.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否符合文件要求。(5′)6.是否有文件规定检验方法、检验流程及检验频次。(5′)7.查看试验数据的记录、判定。(5′)5.5供应商审核细则(续)评审项目评审总体要求评审细则六、计量管理1、检测设备的验收、检定、入帐1.是否对采购的检测设备入库验收,如试运行等(5′)2.自行校准的监测设备是否制定校准规范并执行(5′)3.计量确认合格的检测设备是否贴上合格标识(5′)4.是否确定所有必须的监测设备,包括仪表,检具等,并建立台帐,是否为其建立履历卡,以追溯其历史(5′)5.是否对计量确认的结果的记录予以保持(5′)2、监测设备的领用、发放6.是否做好了监测设备的领用登记手续(5′)3、周期计量确认的控制7.有无对监测设备进行周期计量确认的规定(5′)8.是否编制监测设备周期计量确认计划,如检定,校准,验证,必要时的调整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等(5′)9.是否按计划将到期的监测设备收齐,进行检定或校准或验证(5′)4、监测设备的使用10.现场使用的监测设备是否在校准/检定有效期内(5′)11.是否建立过程,必要时文件化,确保测量活动的可行并以与监测要求相一致的方法实施,如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正确的操作和调整方法等(5′)5、监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的处理12.当发现监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重新评定了已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并据此填写了“检测结果的评估报告”,采取何种措施(5′)13.如
本文标题:供应商审核手册(超实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7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