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POWEPOINT适用于简约抽像及相关类别演示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C-reactionprotein(CRP)炎症的概述CRP的概念CRP的生物学作用CRP的临床价值总结目录完整CRP与超敏CRPHs-CRP的临床应用炎症的概述炎症(Inflammation)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因子引起有血管的机体细胞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损伤变化,与此同时,机体的局部和全身也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反应,以消灭和局限损伤因子,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和细胞,并修复损伤。机体这种复杂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程为炎症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俗称发炎,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致炎因子:凡是能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子都能引起炎症,种类较多归纳为:1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例如,细菌及其释放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可激发炎症。病毒可通过在细胞内复制至感染细胞坏死。2变态反应,机体免疫不适当或者过度,造成组织损伤,引起炎症。3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机械性损伤,紫外线和放射线。4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和内源性: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芥子气,内源性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炎症的病理变化•1变质:炎症因子损伤细胞发生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凋亡,液化性坏死•2渗出:炎症部位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和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的过程(肿)•3增生:新的细胞增生。例如,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增生炎症的局部表现炎症红肿热痛障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局部血管充血液体细胞成分渗出渗出物的压迫和炎症介质作用炎症的局部表现以体表炎症时最为显著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红:炎症初期由于动脉性充血,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增多,故呈鲜红色。随着炎症的发展,血流变缓、淤血和停滞,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故呈暗红色。肿:肿是由于局部充血,炎症渗出物累积,慢性炎症时,局部组织和细胞增生也可引起局部肿胀。热:热是由于局部动脉性充血,代谢增强,血流加快,产热增多所致。痛:局部代谢增强,钾、氢离子积累,尤其是炎症介质诸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炎症渗出引起组织肿胀,张力升高,压迫或牵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功能障碍:细胞变性、坏死、代谢障碍、炎性渗出物的压迫或机械性阻塞,均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此外,疼痛也可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炎症的全身反应炎症痊愈蔓延扩散转为慢性发热炎细胞变化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休克和DIC炎症的全身反应•急性期反应:发热,慢波睡眠增加,厌食,肌肉蛋白降解加快,补体和凝血因子合成加多,末梢白细胞数目增加•发热:•细菌等致炎因子产EP细胞:单核细胞IL1下丘脑发热•巨噬细胞•肿瘤细胞TNFaIL6•内皮细胞•淋巴细胞•肝脏急性期蛋白CRP骨髓储存库白细胞释放不成熟中性粒核左移炎症的全身反应(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是机体防御反应的一种表现。在炎症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过程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常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肝、脾肿大。骨髓、肝、脾、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增生,吞噬消化能力增强。淋巴组织中的B、T淋巴细胞也发生增生,同时释放淋巴因子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增强。(四)休克严重的全身感染,特别是败血症,可引起全身血管扩张,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心脏功能下降而出现休克。如果有凝血系统的激活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炎症的结局•1痊愈•2迁延为慢性炎症•3蔓延扩散a局部蔓延例如急性膀胱炎向上蔓延到输尿管或肾盂•b淋巴蔓延引起淋巴结炎•c血行蔓延•血行蔓延:1菌血症,血中可查到细菌,全身无中毒症状•有一些病早期就有菌血症如大叶性肺炎•2毒血症,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进入血液,•临床出现高热(39.1—41度)和寒战等症状,同时有心肝肾等实质细胞的坏死,甚至中毒性休克•3败血症,细菌在血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加常出现皮肤和粘膜的多发性出血斑点,即脾脏和淋巴结肿大•4脓毒败血症:败血症加脏器多发性栓塞性脓肿或转移性脓肿感染感染是指由其他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造成症状,器官及组织被吞噬、甚至死亡。这类物种又称为病原体,通常是微生物事实上感染的定义可以更广,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类病毒,甚或是具有致病能力、但并非生物的传染性物质,例如白蛋白。细菌病毒抗生素及抗生素作用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如糖肽类抗生素2损伤细胞质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3阻断核糖体蛋白合成,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氯霉素4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5阻断DNA,RNA的合成如甲硝唑,利福平,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由于使用量巨大,所以抗生素也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一旦发生以上情况,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四重危害”。第一重:毒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生药物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功能和血液系统。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择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第二重: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最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第三重:二重感染当利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会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即“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第四重:耐药性频繁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病菌被灭杀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殖。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一些“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抗生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自然选择,达尔文进化论)医院感染面临的危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工作量;●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发病率和致死率提高;●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床位周转;●加重医疗护理工作负担,降低医疗工作效率;●增加个人国家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妨碍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CRP的概念CRP,又称C-反应蛋白,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1930年,由Tillet和Francis发现,也是在历史上首先被认识的急性相蛋白之一。其血清或血浆浓度的增加是由炎性细胞因子,如IL-6释放所致,它几乎恒定不变地显示有炎症的存在。由于CRP通常在细菌感染后增高,而病毒感染时无标志性增高,所以常用来作为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CRP结构图CRP的特点CRP反应快速、增量大、随着恢复下降也快、敏感性好。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下快速上升,6~10h明显改变。48h(24~72h)到高峰,102~103倍的变化。循环中CRP半衰期约19h,一旦与配体结合,能更快速被清除,较快反映病情的变化。病毒感染无标志性升高病毒主要在细胞内进行复制,一般不破坏细胞膜,暴露CRP结合点,所以病毒感染时CRP一般不超过50mg/L。成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CRP高达500mg/L,革兰氏阳性菌和寄生虫感染时常引起CRP中度升高100mg/L。CRP的生物学作用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CRP的生物学作用CRP通过与配体相结合,激活补体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将载有配体的病理物质或病原体清除。CRP的生物学功能:•识别外来物质,激活补体(主要来自肝脏急性期反应蛋白)系统;•增强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血小板激活因子(RAF)结合,降低炎症反应;•与染色体结合,消除坏死组织里的细胞DNA。简而言之,CRP可以识别靶效应细胞及其产物并启动清除过程,此外,充当一个为吞噬溶解入侵微生物而进行调理的先天性防御机制。CRP的临床价值CRP对于鉴别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性、观察治疗效果、预后及预测心血管病危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可减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降低院感发生率。CRP值的升高滞后于炎症活动变化12小时左右,但重要的是比临床症状的变化发现要早,如类风湿关节炎中早4-6周。因此,CRP值可为临床快速决定提供一种方法。持续升高的CRP值一般证明治疗无效,应快速更换治疗方案。CRP的检测Ø在许多急性感染时,作为最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Ø在高危病人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进行抗生素治疗Ø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断抗生素治疗Ø根据CRP的水平变化来决定抗炎药物的剂量Ø在有些难以进行临床评估的风湿性疾病中,快速选择合适的抗风湿治疗Ø估计并发症的开始。如在风湿性多肌痛患者中巨细胞动脉炎的发展Ø持续升高的CRP值表示炎症无好转,常是治疗失败和预后差的证明CRP的应用指征CRP可用于对炎症过程的筛选CRP可用于诊断和监测感染CRP可用于风湿病的处理CRP可用于诊断胃肠道症状CRP可用于儿童性疾病诊断CRP相对于其他方法的评估发热WBCESR是不可靠的,因为它常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局部的疾病经常不发热。可明确表示感染,但是在局部感染和无菌性炎症时不敏感。是非特异性急性相反应,受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形状大小以及非急性相蛋白如免疫球蛋白的影响。CRP、WBC、ESR治疗后曲线变化100806040200mg/L051015202530天CRP1086420×1000permm3051015202530天WBC100806040200mm/H051015202530天ESR骨髓炎病人抗生素治疗后30天内CRP、RBC、ESR变化CRP、WBC、ESR的比较WBCESRCRP感染时反应速度升高较慢,治疗有效后降低缓慢2~3天后升高,至少2~3周后才恢复正常变化快速,几小时即可见升高,平均8小时增加1倍,治愈后,很快降至正常影响因素年龄、日间变化、妊娠与分娩、药物等温度、贫血、血沉管位置、异常免疫球蛋白或复合物、药物等不受年龄、生理、免疫状态、药物治疗等影响鉴别判断不易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不易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可快速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活动性其数量的变化不能反映疾病的活动性无相关CRP量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完整CRP与超敏CRP超敏CRP,简称hs-CRP,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相同点:CRP和hs-CRP在化学本质上无区别,是同一种物质,只是检测方法的下限不同。不同点:CRP主要用于儿童或成人的细菌/病毒感染、各种炎症过程、组织坏死与组织损伤(如外科手术后)及其恢复期的筛检、监测、病情评估与药物疗效判断。hs-CRP主要用于诊断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各种炎症过程的筛查、监测、评估与药物疗效判断。hs-CRP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患者在入院时hs-CRP浓度5mg/L,则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均升高50%至330%不等
本文标题:炎症标志物-CR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8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