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了解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本状况,知道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新中国首都、国旗、国歌等会议内容,理解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简述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1954年前后政协的作用和职能,区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不同;(3)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基本情况和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结合日常生活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和意义;(4)知道五个民族自治区,了解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综合运用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2)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课外材料,归纳三大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提高自身归纳能力,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3)运用调查访问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资源,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建议学生去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参政的方式与途径;通过本校少数民族学生景象访问调查,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自治区划制度实施情况。(4)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大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和发展基本脉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前景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三大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以及意义。2、难点: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项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PPT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动画《开国大典》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动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快更好的进入主题)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段动画反映的事哪件事吗?这件事又怎样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我们熟悉的开国大典的场景,但是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斗争的结果,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讲授新课(幻灯片逐步展示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的图片)教师提问:洪秀全的选择?康有为的选择?孙中山的选择?学生回答:……(“四有二无”的人间天国,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列表总结:并进一步提问,毛泽东的选择是什么?提供材料: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附〈延安归来〉》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百年的民主道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的苦苦追寻着适合中国的道路。传统的就是农民起义行不通,单纯的向西方学习的民主之路行不通。我们只有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之路才可以救中国。材料过渡: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教师过渡:正如习大大所说,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必然选择!那么我们的这样的民主之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之路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在上课前,我已经发给各位同学一张纸,在这个表格中有一些信息,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分组协作完成表格,完成后由每一组同学推荐一位同学展示你们这组的成果。(设计意图:尽管三大制度是本课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史实是课标要求,但是,这些内容书本有详细的叙述,我希望通过阅读课本协作完成表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格附在教学设计的后面。教师利用学生协作完成表格的时间在黑板上写下:平稳过渡——政治协商制度开拓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据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计划学生5分钟完成表格,教师深入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导鼓励!教师提问:大家总结的非常好!通过完成表格,我们基本上已经对三大制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我们的民主的实现形式,请大家看黑板,我对这三大制度有一个简单的总结,请同学们结合刚刚我们所了解的,说说如何看待这几个字?(设计意图:进一步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入理解一些概念)学生回答:……平稳过渡——政治协商制度提问:过渡是重点,如何体现过渡二字?《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开拓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问:创新如何体现?展示材料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邓小平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治制度又是什么?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它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等原则;②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依据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问:我国的民族原则是?那依据国情如何体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大杂居、小聚居。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教师总结:我想问下大家,中国的民主实现方式是?那民主实现了,得通过什么来保障?法律在辛亥革命后、建国初期、过渡时期我国曾颁布过三部具有进步意义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指出这三部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通过几则材料进一步体会这三部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的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略探究结合刚刚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学生回答……建立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艰难漫长而且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过渡: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建立,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作为新中国民主的设计者毛泽东有着非凡的自信。材料展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这是何等的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信的选择!如果说毛泽东的自信来自革命乐观主义的话,那今天,我们的自信来源于什么?学生回答:……展示三则资料:1949、1952、2014年GDP的对比;2015年阅兵;微信流传的藏族青年夫妻的婚纱照。通过同学生一同分析资料,进一步得出我们的自信有依据。三大制度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必然选择!课堂小结:展示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通过材料内容的阅读进一步总结本课内容。课后作业访问身边的人大或政协代表,进一步感悟习大大的这段话。板书设计:本课总结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艰难的选择开拓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平稳过渡(政治协商制度)必然的选择自信的选择依据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附件:导学案表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意义背景内容代表地点时间表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程1982年1956年1954年建国初发展历程发展阶段表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意义内容背景地点时间表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用含义自治区的成立原则
本文标题:《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1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