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1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人际交往是新世纪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作为一个新世纪大学生生活的必备条件。当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其克服的方法,诣在使大学生克服其心理障碍,达到自我完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词:人际交往;自卑;害羞;猜疑;恐惧;嫉妒一、大学生交往的自卑心理(一)自卑的表现及成因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大学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点:①对自身的生理条件感到不满意,如认为自己的身高、容貌、体态等不如他人,或患有疾病,或存在生理缺陷等。②感觉自己的社会条件不如他人,如家庭条件不好、生活条件不宽裕、来自农村、不善言辞等。③好胜心受到挫折,如学习上的失败、集体活动中的失败等。④与其心理认识与自我评价有关,怀有自卑感的人在内心深处总是过高地评价他人,而过低地评价自己。(二)改善自卑心理的方法自卑来源于对自我的过低估计,在内心深处缺乏自信心。自卑者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消除因自己的长相、身材、语言、家庭条件的弱势带来的“我不如他人”的消极暗示,有意识地多想自己的长处,给自己打气、鼓励。②不要凡事追求十全十美,你的行动只要有所收获,就应当感到高兴。③要多用与人交往成功的喜悦来鼓励自己,常对自己说:我能行!二、大学生交往的害羞心理(一)害羞的表现及成因羞怯心理的产生大致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活动类型;二是后天的心理发2展状况。具体来说,大学生产生害羞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性格内向,气质属于粘液质、抑郁质类型的人易害羞。他们说话是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紧张、脸红吗,不敢与生人对视。②过分注重自我,患得患失之心严重,怕人耻笑。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害羞心理就比较严重。③受环境影响,缺乏社交生活的锻炼。他们在幼童时期,大都在奶奶、姥姥的保护伞下长大,没有注意从小就培养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于是形成胆怯的早期体验,长大后便特别怕羞。④因生活中多次遭受过严重挫折,精神受到沉重打击,有时因而形成了一种以退缩、耻于进攻的方式来谋求心理平衡的习惯。如考试成绩差的同学会表现得更为害羞一些。有害羞心理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顾虑重重,缩手缩脚,不敢大胆与人交往,因此容易导致交往失败。(二)改善害羞心理的方法①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和肯定自己的优点,在认定自我、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不论外表多么坚定的人,在遇到一些陌生而难以把握的事时,内心深处也会有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这是人之共性。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坚韧意志,积极争取演讲、唱歌、朗诵或球赛等展示自我的机会。③多读知识性书籍和杂志、报纸等,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自己更多地拥有与别人交流的话题,因而拥有更多的自信。④减少依赖思想,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亲人,并主动去帮助别人。三、大学生交往的猜疑心理(一)猜疑的表现及成因猜疑的产生是有历史根源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猜疑,这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如广为人知的“疑人偷斧”、“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这些几乎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共性。其实猜疑大都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或所受的环境影响有关。比如在既往经历中,曾被别人深深伤害过,以致再也不相信别人,不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有真情和友谊,认为人人都戴着假面具在演戏;比如个人自卑感的存在,总是怀疑他人轻视自己等等。(二)改善猜疑心理的方法①要为人坦诚,襟怀坦白。做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无私方能无畏。当你产生疑问3时,应该冷静地、坦率诚恳地把猜疑问题向对方提出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只要你以诚相待,相信疑团是会解开的。②要实事求是,善于分析,用辩证的方法待人处世,不可主观臆断。要从事实出发,对事物深入观察后再做判断。③对自己和生活有积极的看法。把自己看作是被喜欢、被需要、被热情接纳,而且是有能力应付外界影响的人。四、大学生交往的恐惧心理(一)恐惧的表现及成因社交恐惧可分为社交敏感和社交恐惧症两种。一般的社交敏感常与社交者的个性特点及缺少锻炼有关,与交往的不当认知和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经验、交往技能也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质是一种心理未成熟的表现。社交恐惧症常常是后天产生的。比如某初中女生爱慕某男生,写给男生的信却被男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出来,女生便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因而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绪,随之扩散成对外人的抵触。拥有社交恐惧心理的人,往往被人家多看上一眼或低声议论几声就会紧张起来,脸红心跳,语无伦次,而紧张往往会导致失误,因此更会加深社交恐惧心理。(二)改善恐惧心理的方法①要调整好自己的认知结构,改善个性品质。首先要正确评价、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增强自信,树立起成功交往的信心。其次,要加强社交锻炼,认真学习各种社交技巧,提高交往能力。②弄清楚自己到底恐惧什么,它构成什么威胁。一旦正视了它,也许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在与人交往之前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就会减轻心理的恐惧感。③明确社交的意义。应该从思想上弄清楚社交是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需要,是增加才干、了解人生和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五、大学生交往的嫉妒心理(一)嫉妒的表现及成因嫉妒的主要特征是将他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并因此而感到不满、怨恨等,进而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摆脱不满、怨恨等情绪,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其具体表现有:随意贬低他人、对他人冷嘲热讽、公开他人隐私,乃至造谣中伤他人等。嫉妒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他人取得了成绩,就说明自己没有成绩;别人成功了,就证明自己失败了。二是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是对自己的威胁,就是对自己利益4的侵害。(二)改善嫉妒心理的方法嫉妒主要源于对他人成功或优势的错误认知,即认为他人的成功即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威胁。因此要克服嫉妒心理,首先要纠正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应当承认竞争是人类和自然界永远存在的现象。有竞争,就会有成功、有失败,但绝对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无绝对的失败者,只要自己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失败也只是暂时的。其次要善于鼓励自己,用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相比较,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以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参考文献1.桑作银、汪小容主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王秀阁:《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3.陶国富、王祥兴主编:《大学生交往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胡近:《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本文标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4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