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流传诗仅存两首:《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情感美思考探究一、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既有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又有人类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的欣慰二、请找出承接上文与启发下文的文字。孤月待欣赏与解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描述:人生易老,一代代无穷尽的更迭,而江月确是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像在等什么人,却总是没有等到。•长江的水不停的流着,什么时候才能把她等待的人送来呢?思考与交流这几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人生哲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其基调应是哀而不伤、郁而不堕的,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情感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胜:能承担,能承受。•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2)思妇怀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情感美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思妇怀远,相思无着落(3)游子思归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本段哪些文字表达了游子怎样思归的感情?(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3)以“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4)“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春江花月夜月下之景气势宏伟恬静幽美朦胧澄净画意月下之思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诗情全诗结构•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整体感知本诗可分为6层:1、(开头—皎皎空中孤月轮)总写春江花月夜的壮丽景象;2、(—但见长江送流水)写诗人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思索;3、(—何处相思明月楼)总写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4、(—鱼龙潜跃水成文):分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5、(—碣石潇湘无限路):分写游子对思妇的思念;6、(——最后一句):由游子思妇引申到人类普遍现象。艺术境界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小结内容(一)全诗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为外在线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二)对春江花月夜景,引的描写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三)写作手法:融情于景。全诗通过描述良辰美景抒发了离人渴望团圆,漂泊的游子思归的情感以及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深沉思索。(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郁而不堕。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月”是全诗的灵魂?•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开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后八句收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下,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以及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天涯的游子间的相思之情等,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而在这种神话般迷离优美的艺术气氛中,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赞美,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探索,以及对人间纯真爱情的歌颂都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收到十分完美的艺术效果。前人曾评论说该诗艺术技巧极高,试简要分析该诗艺术手法。•(1)诗的艺术结构严谨完美。•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2)善于烘托和铺垫。•第一段由春江引出明月,渐次引出花林、芳甸。江伴月,月伴花,将“春江花月夜”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这首春的颂歌又反衬着青春的哀愁。接着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了宇宙永恒、时空久远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然后,推出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这是诗的精华、高潮部分。然而,它的形成与诗人层层铺垫、步步烘托有关。汇细流而成江海。读者的欣赏正好沿波讨源,渐入佳境,随步步烘托而达高潮。(3)选择景物极具典型性。春江花月夜,一字一画,本身就很优美,很典型。叙离别选“青枫浦”以抒情,述哀愁选“妆镜台”以达意,都是很典型的。按说月照高楼,楼上景物无所不照,为什么写独照“离人妆镜台”呢?景物的选择,包蕴了丰富的内容。妆镜台•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4)语言清晰,韵律婉转。•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另外,诗句韵律婉转,对仗工整,加上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又使语言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
本文标题: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6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