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作者:毕淑敏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等作者简介字词正音宽宥()襟怀()广袤()积攒()云霓()游弋()铮铮()轻觑()濡养()麾下()赘生物()嘟囔()坍塌()窗棂()困厄()要诀()自惭形秽()yòujīnmàozǎnníyìzhēngqùrúhuīzhuìdūnāngtānlíngèjuéhuì初读课文,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1、快速阅读课文,划分本文的结构?初读课文,理清思路第1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第2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第3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2、快速阅读课文,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第一间:盛放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二间:安放我们自身。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一部分)2、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宰相肚里能撑船。3、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自惭形秽、不知所措?自惭形秽是因为我们难以拥有那…每一朵云霓。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再读课文,理解内容4、第一段中的“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大地、海洋和天空。5、哪句话表明由人需要物质空间自然转换到人需要心灵空间?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6、作者认为应在哪里修建精神小屋?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二部分)7、在第一间精神小屋中,“盛放着我们的爱与恨”之时,作者着重强调的是什么?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8、“无师自通”、“净手焚香”的含义是什么?无师自通指自然发生,净手焚香是指除去尘埃,营造净化的仁爱心境。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二部分)9、人生工作“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恶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10、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乏味麻木。因为找对了工作的幸运儿不多。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二部分)11、为什么说“适合你的事业”,如同“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12、当我们“可能已耗费半生”才“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还应该怎么办?为什么?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二部分)13、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它的“要诀”是什么?为什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局面。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生命的远方。14、“鸠占鹊巢”、“李代桃僵”在这里分别指什么?“鸠”和“李”指“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鹊”和“桃”指“你所爱好的事业”。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二部分)15、文中(16段)作者所说的“我们认识的人”具体指哪些?他人思想、最新信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别的手指圈划过的、世界万物。16、文中(17段)开头说“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又会怎样?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三部分)17、文中(18段)“我们……但我们”这一组排比句指出了什么?指出了建造美观结实的“精神小屋”需要的条件分别是: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18、当我们完成了自己精神小屋的建造后,应该再如何?不妨扩大疆域……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本文标题:精神的三间小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7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