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DAYS读书笔记 汇编 (1-10)一、单项选择题 汇总 (1)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八)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C.《学记》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教育思想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四)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C.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第一节教育概述(六)9.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一)1.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一)10.“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十)13.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A.能力教育B.集体教育C.情感教育D.价值观教育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其趋势(六)1.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六)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梦禄B.华生C.沛西·能D.马克思(一)9.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三)2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一)26.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六)7.()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三)3.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七)10.“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四)2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一)29.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A.文化教育B.商人教育C.骑士教育D.武士教育。(四)2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时期。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十)2.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五)17.1970年写成并出版《终身教育引论》而成为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的是()。A.朗格朗B.戴维C.德洛尔D.富尔(三)25.1970年,教育家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思想。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九)20.“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一)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十)1.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夸美纽斯D.荀子(四)27.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乐事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四)16.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是我国古代的()。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一)2.()主张“道法自然”。A.孟子B.荀子C.老子D.韩非子(三)1.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的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七)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十)29.我国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出现在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A.萌芽期B.建立期C.成熟期D.繁荣期(四)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春秋》B.《论语》C.《师说》D.《学记》(五)2.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是古代先哲()。A.孔子B.孟子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二)22.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四)29.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A.泛爱B.泛智C.泛美D.泛德(四)15.“我敢说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就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一)7.()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七)8.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的出版。A.培根的《轮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八)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洛克D.杜威(二)24.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洛克(一)5.针对传统教师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家是()。A.中国的陶行知B.美国的杜威C.英国的培根D.俄国的加里宁(一)11.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洛克(九)6.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A.“教育学的雏形”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书(一)12.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六)25.“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八)2.“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句话所表述的是()的观点。A.实用主义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八)3.“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隐形功能(十)15.个体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第二节教育功能的影响因素(二)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人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六)26.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四)24.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A.儿童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二)10.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A.个体差异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八)1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六)10.教育者应重视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的教育,这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二)1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A.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D.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段进行(一)19.个体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十)1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A.政治B.生产力C.文化D.军事(八)11.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四)23.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要C.生产力水平D.教育规模(三)6.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七)3.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十)16.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具体来说,()主要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A.教育目的B.教育的领导权C.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的方针政策第三章教育的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八)13.()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六)19.完整的教育目的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是()。A.所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B.教育方针政策C.人才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三)10.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A.导向B.评价C.激励D.指导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与价值取向(二)14.我国古代社会提出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A.经济B.政治C.文化D.科技(八)2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文化本位B.社会本位C.科学本位D.个人本位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三)17.我国1982年《宪法》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A.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B.德智体等全面发展C.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D.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四)1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1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B.个人在体力上的充分发展C.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D.个人的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三)1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从事智力劳动C.从事体力劳动D.接受教育(五)26.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子与功能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六)2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本文标题:教育公共基础笔试――DAYS读书笔记 汇编 (1-10)一、单项选择题 汇总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1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