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其它综合 > 生理学(专升本)网上作业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生理学(专升本)网上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强度越小,说明组织兴奋性越高B.阈强度越小,说明组织兴奋性越低C.阈强度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越高D.阈强度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越低E.刺激强度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越低 2.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为开环系统B.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方式C.负反馈的作用使原有效应迅速达到到最大D.正反馈的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E.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存在双向联系 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其共同的表现是()A.收缩反应B.分泌活动C.神经冲动D.动作电位E.反馈调节 4.在刺激与反应的实验中,下列哪项为阈值()A.出现收缩反应的最大刺激强度B.最初出现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C.达到到稳定收缩时的刺激强度D.还没有出现收缩反应时的刺激强度E.出现最大收缩反应时最小的刺激强度 5.关于稳态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稳态一旦破坏,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E.机体所处的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稳态仍能维持 6.主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等三种物质转运共同点()A.物质都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通过细胞膜B.物质都是以结合形式通过细胞膜C.均为耗能过程D.均为不耗能过程E.都依靠载体转运 7.Na+从细胞内的低浓度向细胞外高浓度转运过程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被动转运E.出胞作用 8.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Na+通透性增加C.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 9.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 A.膜电位B.阈电位C.静息电位D.动作电位E.后电位 10.细胞发生兴奋传导时产生的电荷流动称为() A.局部电流B.局部反应C.局部刺激D.局部兴奋E.局部电位 11.快反应自律细胞是() A.心房肌细胞B.窦房结细胞C.心室肌细胞D.浦肯野氏细胞 E.房室结细胞 12.下列关于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最大复极电位约为-70mVB.阈电位约为-4OmV C.无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D.4期除极时程比浦肯野细胞短得多 E.属于慢反应电位 13.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 A.收缩期开始B.收缩期中间C.舒张早期D.舒张中期 E.舒张晚期 14.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其原因是() A.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快于正常D.刺激阈值大于正常 E.此时,钠通道处于备用状态,且距离阈电位较近 15.关于心肌生理特性的说明,错误的是() A.窦房结自律性最高B.房室交界传导最慢C.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 D.心房肌和心室肌引起同步收缩E.心室内浦肯野细胞传导最快 16.肺通气的动力是()A.肺本身的舒缩活动B.气体的分压差C.呼吸肌的舒缩活动D.肺内压的变化E.胸内压的变化17.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A.吸气初B.吸气末C.呼气初D.呼气末E.吸气初和呼气初18.有关胸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胸内压为负压B.胸内负压主要由肺回缩力形成C.吸气时负压值减小D.胸内负压可使肺维持在扩张状态E.胸内负压有利静脉血和淋巴回流19.有关肺通气阻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肺通气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B.弹性阻力包括肺的和胸廓的弹性阻力C.平静呼吸时,非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约占总阻力的70%D.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具有对抗变形和回位的倾向,称为弹性阻力E.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20.下列关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B.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C.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D.降低肺的顺应性E.降低肺的弹性阻21.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性较高B.有自动节律性C.有一定紧张性D.能适应实际需要作较大伸展E.对牵拉、温度和化学刺激敏感22.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起源于()A.环形肌层B.纵行肌层C.粘液层D.斜形肌层E.粘膜层23.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主要是()A.Na+内流B.K+外流C.Ca2+内流D.Na+与K+内流E.以上都是24.关于胃的蠕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空腹时基本不发生B.起始于胃的中部C.进食后约每分钟3次D.蠕动波可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E.研磨胃内食团,充分与胃液混合25.关于胃排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胃的蠕动是胃排空的动力B.混合性食物在进餐后4~6小时完全排空C.液体食物排空速度快于固体食物D.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最慢E.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胃排空26.有关调定点下列哪项错误()A.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B.正常数值一般为37℃C.发热时其调定点数值不改变D.发热时体温调节机能并无障碍E.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27.下列哪项与能量代谢的间接测算结果无关()A.非蛋白呼吸商B.食物的卡价C.食物的氧热价D.体表面积E.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28.不符合基础代谢的测定条件是()A.清晨、清醒B.进食后1小时C.静卧D.情绪稳定E.环境温度为25℃29.能使有效滤过压降低的因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30.对物质进行重吸收量最多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升支粗段C.髓袢降支细段D.远端小管E.集合管31.皮质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A.释放肾素B.分泌醛周酮C.尿的浓缩和稀释D.尿生成E.释放抗利尿激素32.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球旁细胞B.致密斑C.间质细胞D.肾小球细胞E.肾小管的上皮细胞33.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主要适应于()A.肾小球耗氧量较大B.肾小球滤过作用C.肾脏代谢需要D.球管平衡的需要E.肾脏供血的需要34.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主要适应于()A.肾小球滤过作用B.肾小管周围组织耗氧量低C.肾小管分泌功能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E.肾小管排泄功能35.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内层的上皮细胞三层组成B.基膜是滤过膜的通透性起主要作用C.对物质分子的大小有选择性D.带负电的分子相对更容易通过E.正常人血浆蛋白不能滤过36.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换能作用B.具有适宜刺激特点C.对刺激产生适应现象D.具有编码作用E.受刺激时可直接产生动作电位37.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然在持续,其传入冲动的频率逐步减少现象,称为() A.疲劳B.抑制C.适应D.衰减传导E.延迟 3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是人体主要的调节系统B.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D.神经元的功能只能起传导兴奋作用E.神经系统是机体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39.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A.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B.对Ca2+、K+,尤其是对Ca2+的通透性C.对Na+、K+,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D.对K+、Cl-,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E.对Na+、Ca2+,尤其是对Ca2+的通透性40.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A.突触前抑制B.突触后抑制C.外周性抑制D.去极化抑制E.超极化抑制41.中枢反射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B.效应器的敏感性C.通过中枢突触的数量多少D.感受器的敏感性E.刺激的强弱和性42.丘脑()A.几乎是所有感觉传入纤维的换元部位B.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C.与大脑皮质的联系称为丘脑皮质投射系统D.感觉接替核属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组成部位E.髓板内核群属特异投射系统的组成部位43.痛感受器一般是指()A.肌梭B.游离神经末梢C.皮肤D.内脏感受器E.肌腱44.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其主要原因是()A.失去了高位神经元对脊髓的营养作用B.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C.肌肉受到病毒的损害D.肌肉供血减少E.肌肉不活动45.下列牵张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B.在抗重力肌的牵张反射表现较为明显C.感受器是肌梭D.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消失E.梭内肌的活动可调节肌梭的敏感性46.神经激素是指()A.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B.具有酶功能的神经递质C.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具有神经功能的激素E.由神经支配的内分泌细胞活动47.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表现为()A.具有生物放大效应B.仅仅起到细胞间传递调节信息的作用C.对靶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针对性调节D.激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作用E.以上都是48.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A.生长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E.催乳素49.下列激素哪一种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生长素B.催产素C.黄体生成素D.促卵泡激素E.促黑激素50.甲状腺激素作用加强,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是()A.促进糖原的合成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C.使血浆胆固醇水平增加D.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E.抑制脂肪的动员 1
本文标题:生理学(专升本)网上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1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