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分析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请同学们谈谈你心目中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科学成就相对论狭义相对论1905年广义相对论1916年光量子假说1905年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相对论的观点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不太一致,甚至有着尖锐的冲突,相对论从一开始就受到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的很多人的反对。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只好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科学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启示:要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狭义相对论标志-----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基本原理:1.尺缩钟慢2.物体的质量会随运动速度加快而增加3.质能相当推论:相对性;光速不变原理(1)(2)(3)(4)广义相对论标志-----1916年《广义相对论基础》基本原理:等效原理;广义相对性广义相对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光线也会改变路径。爱因斯坦预言: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一点七秒的偏转。在两张重叠的底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笔直的星光在穿过阴影中的太阳时,竟然发生了偏转,偏转角是1.7秒。观测结果:“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爱因斯坦的和平努力一战时:支持反战宣言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的发生维护世界和平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他痛心地说,“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爱因斯坦向电视观众介绍核武器对人类的巨大危害。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一面爱因斯坦是一个大脑袋的胖婴儿爱因斯坦的大脑有何不同?首先是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这造成爱因斯坦大脑宽度超过普通人15%左右。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其缺少常人大脑中的一种皱沟。这使神经元彼此间更容易建立起联系,因而使思维更为活跃。科学趣闻:伯尔尼专利局工人小时很少说话表现平平爱因斯坦没有通过大学的入学考试爱因斯坦的逝世与葬礼: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火化时按照他的书面遗嘱:免除所有花卉布置以及所有音乐典礼。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终身不懈的追求。”“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语言。1961年至197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土地、粮食、人口研究。1978年至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1983年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乐、建筑、……科学艺术以物为尺度以人为中心追求真实追求美好理性至上感性为尊VS“我把我的哲学看作钟摆,两端是科学和艺术。科学是理性的,呆久了我会冻僵;艺术是有感情的,呆久了会烧焦。所以我就在它们之间不停地摆动,亲近科学才可信,热爱艺术才可爱,这就是我的哲学,既可信又可爱。”——赵鑫珊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中心论点: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⑴—⑷全文的“引子”,说明本文的写作意图: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部分:⑸—(14)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部分(15)—(16)强化了中心论点,表明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全文主旨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而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很好的艺术素养。6岁,学小提琴;(艺术);13岁,爱上莫扎特;还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科学、哲学)第1段第2段如何理解“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用暗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科学、艺术、哲学满足了爱因斯坦的精神需要,支持着他的全部生命意义,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第3段爱因斯坦在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酷爱哪些艺术形式?具体有哪些表现?(5-8段)第二部分他,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他,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音乐: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有人问爱因斯坦,死亡是什么?爱因斯坦脱口而出:“死亡就是我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啦。”文学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他,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他,与卡夫卡产生共鸣他,极力推崇文学艺术爱因斯坦沉醉于文学中的情景探究:爱因斯坦热爱文学艺术的原因。(9-16段)1、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9-10段)2、也是因为他深深懂得文学的伦理价值;(11-12段)3、还因为科学和艺术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13-14段)讨论: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哪些相通之处?科学的美与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艺术与科学都具有永久的魅力,因为他们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值得人们不断地追求。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补充的,能满足我们的理性追求和感情渴望。艺术与科学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科学与艺术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力。第10段第11段第13段第14段第7段第三部分15-16段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一个爱因斯坦?自1901年以来,共有七位华裔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日本人下村修以及美国人马丁·沙尔菲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特别需要有艺术素养。“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作者独辟蹊径,从艺术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因斯坦的形象,除了有助于我们对伟人的认识,对你来说,还有什么启发?拓展美国人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业余画家,如:玻尔、普朗克、朗之万等;《科技日报》在1987年设专栏发表了近30位我国著名科学家畅谈文艺的文章,表明他们的艺术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苏步青等。拓展“科学中艺术的奇迹,艺术中科学的奇迹”。——哈佛大学该校培养了7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有人问霍金除了享受科研成功的快乐之外,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他说:“如果我只能带走一张唱片,就选莫扎特的《安魂曲》,可以一直把它听到光碟唱机的电池用完为止。”从事科学让思想在宇宙深处飞扬,热爱音乐又正是自己归宿的地方,这两者都是霍金所追求的人生乐趣之所在。泰戈尔眼中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一个孤独的人。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爱因斯坦眼中的泰戈尔:对我们来说他曾是精神、光与和谐的活的象征——在暴风雨中翱翔的伟大的自由之鸟——在未释放的感情之海上升起的阿瑞耳(莎士比亚剧作《暴风雨》中的小精灵)在他那金色竖琴上奏出的永恒的歌,但是他的艺术从来不曾对人类的愁苦和斗争漠不关心。他是“伟大的守护者”。
本文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4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