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1计算机发展历程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6年是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时代。1946年的ENIAC,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总功率是150千瓦,占地160多平方米,每秒可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算,共使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957—1964年是晶体管数字计算机时代。1954年TRADICIBM公司制造的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增加了浮点运算,使计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1计算机发展历程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1964年的IBMS/360,这是计算机历史上最成功的机型之一,具有极强的通用性。4.第四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98年带有128KB二级高速缓存的赛扬处理器成为广大微机装机者的最爱,同时,64MB内存和15英寸显示器开始成为标准配置。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2计算机系统组成1.2.1硬件系统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2计算机系统组成1.2.2软件系统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3计算机常用术语1.3.1专业术语1.基础术语(1)程序(2)软件(3)数制(4)数据(5)总线(6)ActiveX组件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3计算机常用术语1.3.1专业术语2.操作术语(1)操作系统(2)安装程序(3)病毒(4)复制(5)共享(6)压包(7)解包(8)加密(9)解密(10)上传(11)下载(12)格式化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3计算机常用术语1.3.1专业术语3.硬件常用术语(1)AGP(acceleratedgraphicsport)(2)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3)断电自动重置(powerfailureresume)(4)温控芯片(5)TOPTECH(thermaloverheatprotectiontechnology)(6)超频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3计算机常用术语1.3.1专业术语4.网络术语(1)因特网(Internet)(2)局域网(3)防火墙(4)IP地址(5)路由(6)交换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3计算机常用术语1.3.2常用单位1.数据单位由于电子元件在工作时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分别表示0和1),因此计算机采用了二进制作为信息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逢二进一”,在单一数位上最大为1,最小为0,大于或等于2就进位。2.速度单位在计算机中,工作速度是衡量其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常常使用频率单位和时间单位两种表示方法。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4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1.4.1计算机组装必备知识1.必备知识要组装一台计算机,必须了解DOS和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DOS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Fdisk(分区)、Format(格式化)、copy(复制)、MD(建立目录)、CD(改变目录)等命令,以及对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的了解,并运用Edit(编辑)命令来创建这两个文件。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对“我的计算机”、“资源管理器”及“控制面板”等的操作。2.必备工具组装计算机除需要一些电工学方面的知识。当出现了问题时,可以利用简单的工具或仪表,如万用表判别问题,以便解决问题或替换器件。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4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1.4.1计算机组装必备知识1.主机的组装流程打开机箱后盖→安装主板→固定主板→安装电源→固定电源→安装CPU、CPU散热器或CPU风扇→安装内存→安装光驱硬盘、软驱→固定光驱、硬盘软驱→将光驱、硬盘、软驱与主板连接→将机箱内电源开关跳线与主板连接→检查、确定无误后将机箱盖封装上。2.外设的安装流程①将显示器与主机连接;②将键盘鼠标与主机连接;③将音箱、网线其它设备与主机连接;④连接电源线。3.硬盘初始化流程对CMOS进行设置(主要设置时间、日期,启动顺序即可)→对硬盘进行分区,初始化→最后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第2章主机2.1主板2.1.1主板的结构第2章主机2.1.2主板的分类主板的分类方法很多,所在角度不同,分类方法也不同。一般是以主板上CPU的插座、主板的结构、生产厂商等为划分标准。(1)按主板上CPU插座划分。主要分为SocketAM2主板、SocketAM2+主板、SocketAM3主板、LGA775主板、LGA1366主板等,不同的CPU插座可以插不同类型的CPU。(2)按主板应用范围划分。主板按不同的应用范围被设计成各不相同的类型,分为台式机主板、便携式计算机主板和服务器/工作站主板。(3)按主板芯片组划分。主板上使用的芯片组有Intel公司生产的芯片组、VIA公司生产的芯片组、SiS公司生产的芯片组、nVIDIA公司生产的芯片组。(4)按主板结构划分。主板的结构包括ATX结构和BTX结构。(5)按生产主板厂商划分。主要有联想、技嘉、华硕、磐正、方正、微星、精英等。第2章主机2.1.3主板的性能指标1.支持CPU的类型与频率范围2.对内存的支持3.对硬盘与光驱的支持4.扩展性能与外围接口5.BIOS技术第2章主机2.2CPU2.2.1CPU结构和基本功能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unit,ALU),功能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不具有运算功能,它主要用来读取各种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分析,作出相应的控制操作。此外,CPU中还有若干个寄存器,它们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主要用于存放程序运行过程中使用的数据。这3部分相互配合,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并控制计算机各个部分协调工作。第2章主机2.2.2CPU的主要性能指标1.主频2.外频3.倍频4.工作电压5.前端总线频率(FSB)6.缓存7.地址总线与数据总线宽度8.多媒体指令集9.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10.制造工艺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1.Intel系列1)Intel赛扬CPUIntel赛扬D325Intel赛扬D340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2)Pentium4处理器(1)采用willamette核心处理器2000年11月21日,Intel公司推出基于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4处理器,目前推出了1.30GHz、1.40GHz、1.50GHz、1.60GHz、1.70GHz、1.80GHz、2.0GHz时钟频率的Pentium4处理器。Willamette采用0.18μm的制造工艺,针脚数是Socket423,晶体管数量为4200万,时钟Willamette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频率为1.4~2.0GH。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2)Northwood核心处理器现在市场上Northwood为核心的Pentium4处理器,如图所示。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3)Prescott核心处理器2004年7月,Intel公司推出Prescott核心处理器.如图所示。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2.AMD公司的CPU1)Duron在低端CPU方面,AMD推出了Duron(毒龙)处理器,它的基本架构和Athlon一样,只是二级缓存只有64KB。Duron从发布之日开始,其性能就远远超出了同样主攻低端市场的Celeron,而且价格更低廉,一时间Duron成为低价DIY兼容机的第一选择,但Duron也有它致命的弱点,首先是继承了Athlon发热量大的特点,其次是它的核心非常脆弱,在安装CPU散热器时很容易损坏。Duron处理器的外观如图所示。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在2003年8月15日推出了核心代号为“Appalbred”的新Duron,外观如图所示。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2)AMDAthlonXP处理器PalominoAthlonXPAthlonXP1700+thlonXP2600+AthlonXP3200+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3)Athlon643200+Athlon643200+是AMD公司针对高性能桌面平台开发的64位CPU。Athlon64具有更佳的分支预测算法和更大的TLB(TranslateLooksideBuffers,翻译旁视缓冲器),仅此一项就可以使同频率下的Athlon64在运行效率上超越AthlonXP。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4)AMDSempron处理器AMDSempron2400+采用了SocketA接口、Barton核心、256KBL2Cache,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CPU核心频率则提升到了1.6GHz。Sempron3100+采用Socket754接口、256KBL2Cache,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CPU核心频率则提升到了1.8GHz,如图所示。第2章主机2.2.3CPU产品介绍5)AMDopteron处理器AMDOpteron“皓龙”处理器是世界上首款同时支持32bit计算的64bit处理器(它要早于Athlon64发布),从而奠定了一个64bit计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并且,它集成了内存控制器,采用了HyperTransport(超传输)高速总线,大大提升了系统性能,从而极大地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AMD的“Opteron”处理器对其X86系统架构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作为新一代全新设计的X86架构,“Opteron”处理器架构将全面引领微处理器架构发展的方向。“Opteron”处理器的诞生不仅使处理器性能有了更新换代的提升,同时也使整个系统性能实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第2章主机2.2.4CPU散热器CPU散热器主要分为风冷散热器和热管散热器两种,由于计算机一般使用风冷散热器,所以下面介绍的散热器是指风冷散热器。第2章主机2.2.4CPU散热器1.散热器的组成散热器主要由风扇、散热块和扣具构成。其中,风扇的主要参数有轴承类型、口径、转速、排风量和噪声;散热块的主要参数有散热块的材料、散热片设计和制造工艺。2.散热器的散热方式(1)CPU散热器的散热片必须紧贴CPU,这种传递热量的方式是传导。(2)由散热风扇带来冷空气并带走热空气,这种传递热量的方式是对流。(3)用温度高于空气的散热片将附近的空气加热,这种传递热量的方式是辐射。第2章主机2.2.4CPU散热器3.好的散热器满足的要求1)导热性好大多数散热片都采用轻质坚固的铝材制作,这是由于铝合金的热传导较好,好的CPU风冷散热器也采用铝合金,如富士康散热器、TT涡轮散热器等。2)对流好要想对流好,散热风扇必须提供足够的风量,以确保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冷风。3)辐射好为了增加辐射,风冷散热器的散热片应该具有足够的散热面积(散热片的表面积)。第2章主机2.2.5CPU性能测试1.软件的启动双击安装好的CPU-Z软件即可启动,如图所示。第2章主机2.2.5CPU性能测试2)软件的使用软件启动后,在弹出的对话框的“CPU”选项卡中,软件会自动测试计算机的CPU性能,并在该选项卡中显示测试结果,用户根据报告的详细信息(CPU的性能指标)判定CPU的性能。如图所示。第2章主机2.3.1存储器的分类2.3内存1.主存储器主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或经常使用的程序和数据。主存的特点是速度快、价格高、容量小,负责直接与CPU交换指令和数据。主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2.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的特点是容量大,所存的信息既可以修改也可以保存。存取速度较慢,要用专用的设备来管理。第2章主机2.3.2内存的结构第2章主机2.3.2内存的结构1.PCB板2.金手指3.内存芯片4.内存脚缺口5.电容和电阻6.内存固定卡缺口7.SPD8.其他第2章主机2.3.3内存的分类1.DDRSDRAM从外形上看DDR内存条与SDRAM相比差别并不大,它们具有
本文标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7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