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设计例说-课件-(共33张)
高中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单元设计的“变”与“不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8月26日——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设计例说面向未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哈佛大学教授戴维•珀金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学习任务群语文素养训练知识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设置真实场景学生自主活动文本为纲行为训练为纲听说读写平行分解知识为纲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曾经有过的教学组织方式单元目录人文主题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3.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少年情怀的表达——学写新诗青春激扬(讨论“青春的价值”)(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一、“变革教学方式”中的读写融合设计智慧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专题式学习:整合课程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发现学习与随机介入,形成多元路径、多维发展、丰富多样的研究问题,围绕问题设计课堂、设计读写任务。读写融合:区别于读写结合的平面性特点,更强调学生个体生命在语言、思维、思想、经验等层面的综合发展。2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整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P42两种读写结合模式图阅读写作知识点图1:知识点是读写结合的“红线”,萎缩了选文多样化的教学功能,“为了写作”的单一设计虽强调了教的系统性,但极可能忽视了学的主体能动性。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第164—165页:中美读写结合比较阅读练习1练习2练习3练习4练习N图2:既“为了写作”,也“通过写作”而提高阅读、听说能力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写作技巧艺术连线科学连线社会研究连线职业连线中国美国3专题式教学模式中的读写融通示意图•社会研究•文化理解•审美鉴赏及创造•价值思考及评价•写作知识及技巧读写任务1读写任务2读写任务4读写任务3让知识立体化让读写融通化•读写融通的关键在于“融通点”的选择和练习的设计。•把语文知识转化为教学程序,关键的一环是练习设计。练习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蜜成花不见,设计者丰富的理性认识往往在衍化为操作程序的过程中隐退了,它更贴近实践,体现着设计者的巧思,注意分寸,所以能诱发学生的兴趣。——章熊《章熊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页4专题教学我的设计:•班级准备召开以“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从五首诗歌中选择最喜爱的一首,仿照示例写朗读脚本。(示例可参考苏教版高中必修一)(2)你作为朗诵会策划者,准备如何编排这五首诗歌的顺序?请写一段串联词。要求:语言简练、衔接自然。(3)请你围绕诗歌朗诵会主题,自创一首诗歌。反复诵读练习后,在朗诵会上分享给同学吧。导引性自主性融通性有序性《国殇》朗诵脚本——海报设计假如你是一名导演,要将战国末期的楚秦之战拍成电影,并以《国殇》的诵读或吟诵插播其中,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写出《国殇》的朗诵脚本,在小组内朗诵后,根据同学评价修改完善。(2)依据《国殇》内容设计一款电影海报,你会依据哪几句诗来设计成怎样的一幅画面?要求:诗句转换成画面,要用描写+说明的写作手法;画面设计要交代主次、色彩、布局;海报设计要符合《国殇》主题;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如“楚尚红、秦尚黑”。(3)小组评选出优秀的海报设计脚本,写出推荐语参加班级最终角逐。学生作品示例:•我将根据“矢交坠兮士争先”“左骖殪兮右刃伤”两句设计海报。在近景处即占据主要画幅的部分,画一严重倾斜的兵车,车前一匹白马倒在地上,马身插箭;另一匹马后腿伏在地上,前腿支撑身体,头向上侧仰,作嘶鸣状;车上一将军身披晦暗而多处浸血的铠甲,腿作跨状立于兵车,高举右臂持长戈作横向挥扫状,面部怒目圆视,咬牙切齿。远景中天空以黄、红、灰为主色,箭矢如雨飞来,兵士们挺枪刺杀,大口呐喊,身姿向前。再远处挥舞的大纛、如山的兵士做模糊、淡化处理。画面四周为血红色的翻卷的云。•(22班王楚惟)学生作品示例:•屈原诗中“操吴戈兮被犀甲”、“左骖殪兮右刃伤”等句极具画面感,故我依据此设计海报。海报中下方是主体部分,色调偏暖色并锐化呈现了一位正从马上跌落的战士的形象,他仰面跌下,犀牛皮做的盔甲沾着血迹,表情坚毅,眼神中流露出义无反顾。他手中紧紧握住一柄长剑,坐骑马身上有一道明显的刀痕,马首低垂、鬃毛随风飘舞。在他的背后是虚化的骑马的士兵和“楚”、“秦”两面旌旗,旗子距离不远以示战争的激烈。海报上方是灰色的天空,左上角有一轮颜色暗淡的太阳,太阳中有一只凤凰的剪影,它伸长了脖子,仿佛在哀鸣。(22班胡佳怡)任选一幅你喜欢的《黄金时代》电影海报,写一段200字的赏析文字。二、“变革教学内涵”中的情境设计智慧打破壁障2学以致用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达方式等。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情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师大王宁教授将真实情境概括为: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首师大王云峰教授认为:语文学习情境既要包含语言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主要是文本)、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即必要的语言运用原理和听说读写的方法),又要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有变化的语言运用情境,以及在这组情境中展开的具体的可控的语言实践活动。(一)知人论世由点及面•教学设计重点:1.由诗文作品出发设计情境任务,教师提供钥匙,学生自我探究。2.类似任务可以反复推进,以便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我的设计:闻一多先生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请你查阅、了解闻一多的生平事迹,为先生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辞。培养习惯激发兴趣教给策略建立联系:用生命震撼生命在当下触摸历史青春的启蒙(二)意象意境情感文体•教学设计重点:1.诗是什么?小说是什么?诗是把诗人多年来蕴藏于心中的一连串思索显示出来。每一首诗、每一部书都是一份恳求、一次呼唤、一种质询,答案则由读者在沉默、含蓄和不断的阅读中所赋予,所以诗就是诗人的询问和读者的答复之间的一种精妙绝伦的对话。——[西班牙]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比较阅读——月寄人间无限情归国谣·今宵月毛泽东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李白《忆秦娥》、毛泽东《忆秦娥》•郭沫若《霁月》、昌耀《月亮与少女》•苏轼《水调歌头》、雪莱《问月》古今中外对比同一意象,不同情感比较阅读——《致云雀》的不同翻译版本江枫译高健译飞白译查良铮译(1)自己尝试做翻译家。(2)给出不同译者的翻译,比较鉴赏。ToaSkylarkHailtothee,blitheSpirit!Birdthouneverwert,ThatfromHeaven,ornearit,PourestthyfullheartInprofusestrainsofunpremeditatedart.HigherstillandhigherFromtheearththouspringestLikeacloudoffire;Thebluedeepthouwingest,Andsingingstilldostsoar,andsoaringeversingest.InthegoldenlightningOfthesunkensunO'erwhichcloudsarebright'ning,Thoudostfloatandrun,Likeanunbodiedjoywhoseraceisjustbegun.(4)雪莱《致云雀》与华兹华斯《致云雀》对比鉴赏。比较阅读——《百合花》《哦,香雪》1.叙述视角——你能从这两篇作品中任选其一,改换叙述视角、重新设计讲述故事的方式吗?完成后与同学交流、分享,并比较不同叙述方式的表达效果。2.道具——《白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哦,香雪》中的两个铅笔盒3.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4.赏析小说文字的抒情表达效果5.《百合花》和《哦,香雪》都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前者有主题歌,后者无,请为《哦,香雪》配一首主题歌词。景与情在不同文体中的表现及关系•分析第一单元诗歌中的“景”的特点、“景”与“情”的关系;•分析第一单元小说中的“景”的特点、“景”与“事”“人”的关系;•探究:结合本单元作品,通过诗歌与小说中“景”的多样表现,探究“诗中景”“小说景”之于“诗”“小说”文体的作用。三、“变革教学评价”中的多元多维评价体系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与教师评价基础等级细化量表2发展等级卓越等级诊断反馈个性共性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变化:导师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介入”智慧•1.明“介入”之时机。•2.晓“介入”之方法。•3.懂“介入”之心理。•4.知“介入”之方向。课堂是一个共振场域!输入语文能力输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筛选信息材料取舍整合信息文章构思分析综合转化信息解说分析归纳概括总结提炼鉴赏评价分析评价议论升华五、“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变第一单元【学业要求】•1.能通过诵读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以陶冶性情。•2.能通过诗词的意象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3.能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叙事艺术和主题思想。•4.理解“青春”的不同表达方式,感受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5.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一)语言层面——读、品、评(习得)•(二)思维层面——思考、判断(学得)•(三)思想层面——自我锻造、发展(悟得)•(四)文化层面——确定精神根脉(求得)六、“语文学习”的规律不变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学科素养,应不满足于让学生“知其然”,力求让学生们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搅动学生的思维,布置任务促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纵横联系的能力。力求让学生由学科素养的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通读——写什么(内容、情感、主旨)浅读——入境、对话深读——鉴赏、评价比读——读出自己思辨性阅读有序有法开展阅读与写作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表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积累与语感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体验与感悟意识与态度整合与语理实证与推理欣赏与评价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交流与语境批判与发现表现与创新关注与参与
本文标题: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设计例说-课件-(共33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8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