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理论与实务-考核知识点
1/38金融理论与实务-考核知识点(教师:版本:2011-4-17)前言一、考核目标1.识记(名词解释、选择题):识别和记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名词解释多为书上阐述较多的概念。2.领会(选择题、简答题):领悟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涵,理解相关金融范畴与理论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作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如果要点明确,很可能为简答题。3.应用(选择题、计算题、论述题):对金融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计算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判断。同时,能够对金融现实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综合分析和论证,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论述)。二、复习方法和考试注意事项1.复习方法。(1)考核知识点总结(必看)。记忆时,最好自己动手写出关键词或框架。(2)每章小结(必看)。(3)做题(一考通题库、历年真题、练习题),按照章节做,多看错题。(4)最后做综合练习,并设定一个分数目标(分题型设定目标)。2.考试注意事项。(1)选择题(1分*20=20分,2分*5=10)。注意看题。(2)名词解释(3分*5=15分)。注意关键词。(3)简答(6分*5=30分)。答要点。(4)计算(6分*2=12分)。分步骤,写公式,注意单位,避免出现计算错误。(5)论述(13分*1=13分)。尽量多写有关知识点。各个要点用自己的话阐述。(6)控制时间(150分钟)。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一、货币的起源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领会):他从商品和商品交换入手,用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1)交换解决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价值的概念。商品的交换基于商品价值在质上的相同,因而可以在量上进行比较。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一般的、抽象的劳动。价值相当的商品相互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3)价值形式的演变。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由许多商品表现)、一般等价形式(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和货币形式。(4)货币的产生。当某种商品从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货币即产生。二、货币形式的演变1.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领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2/382.货币形式(识记):(1)商品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2)信用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3.足值货币和不足值货币(识记):(1)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自身商品价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商品货币属于足值货币。(2)不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自身商品价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信用货币属于不足值货币。4.商品货币(识记):(1)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比如贝币、牛羊、盐、烟草、可可豆等。(2)金属货币:从条块形态发展到铸币。铸币: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比如,铜铸币(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银元(西方金属铸币典型形式)、金铸币。5.信用货币(识记):与商品货币相对应,属于不足值货币,包括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银行券:属于纸制货币,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现钞)。存款货币:能够签发支票、实现转账购买功能的活期存款。电子货币: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主要表现为各种银行卡。第二节货币的职能1.交易媒介职能(领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交易媒介职能(1)计价单位(识记),也称价值尺度,用货币计量商品或劳务价值,赋予价格形态。(2)交易媒介(识记),也称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3)支付手段(识记),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相分离,比如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2.财富贮藏职能:(1)含义(识记)。“货币贮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2)为什么货币具有财富贮藏职能?(领会)因为货币是能够与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媒介。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1.货币制度(识记):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领会):(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识记),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和单位的值。人民币的单位:元。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位的值指法定含金量;信用货币制度下,主要表现为汇率。(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币(识记):又称本位币,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为国家造币厂铸造的货币,如银币,金币;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为1个货币单位以上的现钞,辅币则为1个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无限法偿(识记):不论支付额度,不论支付性质,支付的对方不得拒绝接受。主币通常为无限法偿。有限法偿(识记):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辅币通常为有限法偿。(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自由铸造或垄断发行)。3.自由铸造的意义(领会):(1)含义。并非指任何人都能私自铸造货币,而是指公民有权把法定的金属币材料送到国家造币厂,由其代为铸造货币。公民也有权把铸币溶化,还原为金属条块。(2)意义。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货币币值、物价的稳定。二、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从金属货币制度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金属货币制度(识记):(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3)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3/382.劣币驱除良币现象(领会):又称“格雷欣法则”。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该现象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3.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区别(领会):(1)金币本位制(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有法定含金量,但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成规定的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兑换黄金。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领会):(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2)信用货币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3)国家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3.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领会):(1)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单位为“元”,辅币有“角”和“分”,单位为十进制;(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领会):(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2)实行固定汇率制度;(3)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4)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结合前面的金汇兑本位制)。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领会):(1)该体系是在美国拥有绝对经济地位条件下建立起来,因此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和美元危机的爆发,使其该体系走向总结。(2)“双挂钩”规定引发的“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识记):即美元需求和供给的内在矛盾:世界各国发展经济需要美元,而美元同黄金的自由兑换使得美国应该控制美元输出。3.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领会):(1)将也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IMF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2)黄金非货币化;(3)货币储备货币多元化;(4)国际收支调节多元化,比如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的干预以及贷款。四、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1.区域货币一体化(识记):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其理论依据是蒙代尔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1999年1月1日,欧元的诞生成为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成功范例。第二章信用第一节信用的含义与作用一、信用的含义4/381.道德范畴的信用与经济范畴的信用的关系(领会):(1)道德范畴的信用(识记):指诚信不欺,恪守诺言;(2)经济范畴中的信用(识记):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3)前者是后者的支撑与基础,前者具有非强制性,而后者具有强制性。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1.信用关系中各个部门的作用(领会):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现在经济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盈余和赤字需要信用来调剂。(1)个人部门是盈余部门,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2)企业部门是赤字部门,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3)政府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4)国际收支顺差,其盈余部分的外汇资金形成国际货币借贷的主要供给,国际收支逆差,其赤字部分的外汇资金形成国际货币借贷的需求。(5)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实现资金的融通。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领会):(1)直接融资(识记):资金供求双发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资金的融通,供求双方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比如发行债券或股票。优点:有利于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有利于资金供给者对需求者的关注与建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的长期资金;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较低,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较高。局限性:直接融资的便利度、成本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效率;资金供给者承担的风险更高(2)间接融资(识记):资金供求双发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供求双方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比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优点:灵活便利;分散投资,安全性高;具有规模经济。局限性:减少资金供给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了各自的局限。三、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领会):(1)积极作用。A.调剂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B.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2)然而,对信用利用不当,信用规模过度扩张,会产生信用风险的聚集,进而威胁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信用风险(识记):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第二节现代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识记):指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同提供的信用。2.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领会):(1)作用。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一国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局限性。商业信用在规模(受限于商品买卖数量)、方向(上游对下游)和期限(短期)上存在局限性。2.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和行为(领会):(1)商业票据(识记):是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2)特征:有价票证;法定式样和内容;无因票证;可以流通转让。(3)商业票据行为:签发、背书(所有权转让)、贴现(所有权转让)、抵押。3.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识记):(1)商业汇票:命令式票据,由商业信用活动中的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于规定日期支付货款。它必须提交债务人承兑后才能生效。商业承兑汇票:由商人自己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后者信誉高于前者。(2)商业本票:承诺式票据,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债务证书。一经签发即可生效,无须承兑。5/38二、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识记):是银行
本文标题:金融理论与实务-考核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8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