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一、编制依据《无砟轨道施工设计图》《旭普林无砟轨道系统——测量手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郑西铁路客运专线XXX段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我项目部管段起始岂止里程为XX,岂止里程为XX,线路总长XXkm,其中桥梁共X座全长Xkm。隧道两座全长X。路基全长X无砟轨道试验段拟定在XX段进行,此施工段全部为路基工程。第二节施工组织一、无砟轨道施工组织1、项目部建立无砟轨道专业施工管理组织,负责管内无碴轨道的2施工。项目管理机构如下:2、无砟轨道机械设备拟定在三项目部布置无砟轨道设备三套,设备名称、数量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数量(台套)1机械配套设备ZAM12手控设备ZAM23全站仪±1//、±1mm+ppm34水平仪±0.3mm/km33、施工人员组织:机械配套设备施工队配备10个班组,具体分工如下:序号班组分工人数1模板支脚安装班组122钢筋加工、安装班组203支脚调整班组44混凝土振捣班组85轨枕固定架安装班组106混凝土抹面班组207固定架横梁回收班组48模板支脚倒运班组69混凝土养护班组3310现场清洁班组2机械配套设备施工队共配备施工人员89人,每个班组配备现场技术人员一名,负责指导检查工作。配备测量人员16人,进行支脚模板放样、支脚精调、复核,以及成型轨道的检查。手控设备施工队人员在机械配套设备施工队人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二、物流组织1、施工便道线路两侧原有的施工便道,在路基、桥梁下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全部保留,在进行无碴轨道施工时利用这些施工便道进行无砟轨道轨枕、钢筋、混凝土的运输。2、轨枕轨枕在轨枕厂内按5根×5层码放,在轨道施工前通过卡车运输运至现场,路基地段摆放在路基两侧边坡平台上,桥梁地段摆放在桥两侧电缆槽上,隧道地段摆放在隧道两侧电缆沟槽盖板上,按间距16.35m布置轨枕的使用数量一次运输到位,在进行无砟轨道施工时,施工段不再进行轨枕运输。3、钢筋钢筋运输也在轨道施工之前完成,根据承载板中钢筋的用量,在钢筋加工场内将钢筋按设计规格、长度、下好料,横、纵向钢筋按规格按间距8.4m所需的数量捆绑好,用运输车辆运到现场平行于线路摆放。钢筋下方用短方木支垫,防止钢筋被污染。44、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合站搅拌,根据运输距离及施工速度配备混凝土运输车辆,运距在1km时,运输车不得少于6台。一线(先施工一侧)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车可以从二线行使至浇筑现场,利用滑槽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二线(后施工一侧)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车在便道口上路基时调头,倒行至施工段轨道最前端,将混凝土倒入混凝土巡回车内,通过巡回车沿模板轨道将混凝土运输至浇筑地点卸料入模。5、模板轨道及支脚施工一线时,由随车吊沿二线运输模板轨道和支脚,绕过施工地点,到一线施工最前端卸车。施工二线时,回收单元采用轮胎行走方式。在一线行驶,用车载吊车装模板轨道和支脚,运送至二线施工最前端卸车。第三章工期目标和计划安排第一节工期目标无砟轨道施工日期:计划开工为2008年4月20日,完工日期为2009年3月31日,总工期为346天。第二节施工计划安排一、总体计划第6项目部拟定安排三台套无砟轨道施工设备,配套机械施工设备一套,手控设备两套,在DK123+029.5安放一台手动设备,由东向5西施工,在DK153+700安放一台手动设备,由西向东施工,在DK167+508安放一台配套机械施工设备,由西向东施工。无砟轨道试验段拟定在DK166+591—DK167+508段进行,此施工地段全部为路基。二、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设备在4月1日先进一台配套机械设备,另两套手动设备根据施工进度随后进场。试验段设备在4月1日进场,进场后抓紧进行机械安装调试工作、施工人员培训工作等各项准备工作。本项目部管段全长45,045km,按有效施工时间150天计算,每套设备保证每天施工长度达到双线100m,完全能保证在2009年3月31日前完成无砟轨道的施工任务。第四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第一节无砟轨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线路贯通测量无砟轨道施工前,首先对线下工程进行全面的线路贯通测量。中线复测工作应在CPI、CPII控制网复测符合限差并进行平差的基础上,根据CPI、CPII网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对线路中线进行贯通测量,利用贯通后的线路中线,测量路基、桥梁、隧道几何尺寸时候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分析线下工程是否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并将经复核确认无误的复测成果资料和合格的测前仪器鉴定证书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6二、工后沉降评估为确保无砟轨道铺设的精度,无砟轨道施工前对路基、桥梁、隧道预测的工后沉降进行评估,分析线下工程是否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预测工后沉降值不大于15cm。第二节施工测量及施工控制一、建立基桩控制网(CPIII)无砟轨道施工前,完成基桩控制网(CPIII)的建立,基桩控制网布置成三维坐标网,并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控制网(CPII)进行衔接。CPIII高程测量工作应在CPIII平面测量完成后进行,并起闭于二等水准点。基桩控制网(CPIII)最终为三维坐标,即每个CPIII控制点集平面、高程于一体。二、基桩控制网(CPIII)布设方法1、路基上基桩控制网(CPIII)的布设路基上基桩控制网(CPIII)应沿线路纵向布置(间距宜为60m),若布设在线路两侧的接触网支柱上,其间距应根据接触网设计距离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布置,相邻的CPIII控制点点间距离差不应大于1m。CPIII控制点间距最大不得超过80m。左右侧相对两点之间允许最大的里程差为1m。如果接触网支柱未安装,可在接触网的大(小)里程端设计牛腿基础,并预埋Φ200mm的临时钢筋混凝土CPIII基标桩,并高出路肩1.4m。CPIII控制点布设时应高出设计轨顶面不少于35cm,布设(可预埋或钻孔锚固)M8×25mm的螺栓(内螺栓孔径为8mm),用螺帽拧紧。安装棱镜时在螺栓上拧上直径为12mm的专用测量连接螺栓。72、桥上基桩控制网(CPIII)的布设桥上基桩控制网(CPIII)分布于线路的两侧,并应设置在桥梁变形量最小的部位(即垂直于桥梁支座固定端的防撞墙上),CPIII控制点应置在线路两侧防撞墙的内侧,低于上表面10cm处,亦可设置在外测,低于上表面5cm处以便于观测通视。3、隧道内基桩控制网(CPIII)的布设隧道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应沿线路纵两侧向每隔60m布设一对控制基标。相邻的CPIII控制点点间距离差不应大于1m,两侧相对的两点之间允许的最大的里程差为1m;点位设置位于隧道两侧电缆槽外侧砼墙上,埋设高度为砼表面往下10cm处,钻孔时应确保不破坏预埋的接地钢筋。三、.测量仪器及精度要求为了确保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铺设精度,施工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工具和软件,都必须满足技术条件、所需精度和规范之要求。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及测量工用具严禁使用到施工测量中去。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角最小读数0.1″测距标称精度±2mm+2ppm测距最小读数0.1mm数字水准仪:±0.3mm/km数显最小读数0.01mm配套铟钢标尺四、基桩控制网(CPIII)测量1、基桩控制网(CPIII)平面测设基桩控制网(CPIII)测量使用全站仪自由设站,采用后方交会法进8行施测。首先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观测前的横轴与竖轴校验(输入校差后仪器内部自动进行修正),同时需输入观测时环境温度和气压值。同一测站不得少于2×4个CPIII控制点,并进行不少于两个测回(度盘换置)的观测,后视方向联系观测数量不得少于3对点,并做到在不同设站时每个CPIII控制点重叠观测数量不得少于3次,同时观测视距不得大于150m。(自由设站如下图示):60m测站(自由站点)CPIII基标控制点CPIII基标纵向间距向CPIII点进行方向、角度和距离测CPIII基标精密控制网平面布置及设站示意图2、CPIII基桩网与CPI/CPII平面控制网的衔接测量CPIII基桩控制网测观测完成后,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内业数据严密平差,并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控制网(CPII)进行衔接。在路基和桥上的CPIII基桩控制网测量,利用线路附近的CPI网或CPII网控制点,在线路内引出3个标准点(如下图示),标准点设在两个基桩之间,并且在两个方向上能观测到2×3个基桩。9测站(自由站点)CPIII网控制点CPII网控制点与CPI/CPII控制网(直接)衔接测量示意图当与CPI、CPII控制点不能通视或观测距离太远时,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需要,在适当位置设置辅助点,通过辅助点与CPI或CPII控制网进行衔接测量。测站(自由设站点)CPIII基标控制点辅助点与CPI/CPII控制网(间接)衔接测量示意图测设辅助点时需进行不少于两个测回的观测。为保证CPIII基桩网的测量精度,辅助点与相邻点之间的最大视距不得大于150m。3、CPIII高程测设3.1、测设方法CPIII水准基点标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应在CPIII平面测量完成后进10行。测量方法:使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采用精密水准仪精度测量将二等水准点高程引测至CPIII控制点上。在往测时,观测路线如下图所示(即后-前前-后或前-后后-前)。CPIII测站后视方向前视方向中视往返水准测量的往测原理示意图在返测时,观测路线如下图所示,所有在往测上作为中视的CPIII观测点,作为交替测点。即原CPIII中视观测点变为前后视观测点。CPIII测站后视方向前视方向中视往返水准测量返测原理示意图3.2CPIII基标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表1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每千米水准测限差检测已测往返测附合路线左右路线11测量偶然中误差M∆量全中误差MW段高差之差不符值或环线闭合差高差不符值精密水准≤2.0≤4.012√L8√L8√L4√L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表2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精密水准42DS1铟瓦往返往返8√L注: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表3精密水准测量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精密水准铟瓦DS05≤65≤2.0≤4.0下丝读数≥0.3铟瓦DS1≤60五、建立测量软件数据库1、建立《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要求的平面坐标系统、高程控制系统。2、输入联测的CPI和CPII点坐标以及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点标高。3、建立平面曲线、线路轴线数据库,输入各曲线ZH、HY、YH、HZ点里程以及各曲线长度。计算出曲线第一方位角及JD点坐标。4、建立线路坡度数据库,输入各变坡点的里程及高程。5、建立线路超高数据库,输入曲线ZH、HY、YH、HZ点的里程并输入各超高段的超高值。126、对施工段内线路的断链需分别建立数据库。六、支脚测量1、支脚放样前的准备工作(1)为了保证施工测控位置关键部位——支脚放样定位,需对桥梁的梁缝、隧道的变形缝以及路基的沉降缝等进行坐标实测,以便于内业计算人员对支脚纵向间距的调整计算,为外业支脚准确放样定位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2)测量前事先在连接全站仪的手持电脑(测量手簿)上安装引进的支脚精调专业测量软件。(3)配备一定数量的支脚放样辅助工用具(如射钉枪、钢钉、冲击电锤、记号笔、专用钻孔模具等)。2、支脚安装放样(1)通过GL-survey一体化测量软件进行内业计算,经二人复核无误后并向外业测量人员提交支脚放样成果(电子版)(2)使用全站仪进行自由设站,后视2
本文标题:无碴轨道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9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