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鸡头米的历史已经是日渐清爽的初秋,熬一锅芡实粥,放得凉凉的,伴随着清凉的空气,细细嚼,慢慢咽,充分体会那份爽滑细腻,圆润软糯的一盞美味,是一年之中最难得的享受。芡实为什么叫它鸡头米?一是因其饱含着果实的花萼部位长得像鸡头,每个鸡头盘的果球里都藏着六、七十粒如珠、如玉的芡实米;二是据说起源于杨贵妃沐浴,风流天子唐明皇与干儿子安乐山戏称其乳房为“鸡头肉”和“塞上酥”的典故。海潮的《咏芡实》叹曰:唐都七月秋风凉,菱角鸡头满桌香。华清池畔乐极悲,芡实鸡头误君王。暂且不论唐明皇昏君与否,这“鸡头肉”的比喻确实形容得生动贴切。苏州鸡头米的历史,可以远远地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苏州人就知道其可以食用,并开始有意识地把鸡头米种在水塘里。据传,最初它的名字叫“饥豆”,因为晒干了可以保存很久,是天灾后饥荒时苏州人的“储备粮”和“救命粮”。鸡头米是苏州葑门南荡特产,学名芡实,当时它的苏州人大多不叫学名,一说芡实似乎就显得疏远了,仿佛不是鸡头米似的。鸡头米于每年中秋前后上市,时间在一个月左右,仿佛专为此佳节而生,为千里共婵娟而来。在姑苏宿有“南荡鸡头米大塘藕”的美誉,南荡即历史上姑苏吴郡娄葑群力村民聚居之地,以前,那里水面相连,水质甘甜清澈,村民们世代沿袭种植鸡头米,祖祖辈辈养育着这一清澈的植物,扳着指头也说不清有多少年下来了。那里还是我国唯一的南芡产地,而鸡头米在国外是没有的,真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的一大瑰宝呢。鸡头米始载于《神农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描述其累累如珠玑,状如鱼目,煮食如芋,颇为形象。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生便与鸡头米结下不解之缘,他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六十后仍红光满面,身体健壮,精神矍铄,才思敏捷,这与他学习中医药,研究养生之术有关。他对食疗颇有研究,著有《东坡养生集》传世。他情钟芡实,以其为食疗佳品。喜欢吃芡实粥,下厨自煮之,经常服食,并称芡实粥“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另外,苏东坡吃芡实别出心裁,方法特异,即取熟的芡实1粒,剥去外壳,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下咽。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可谓驻颜有术!《金峨山房药录》有诗记载:焕发容光精气壮,粥香食进思飞扬。金风玉露鸡头熟,万里行吟妙趣长。足以显其药用价值。鸡头米不仅是苏州地产“水八仙”(“水八仙”是指茭白、塘藕、慈姑、荸荠、芡实、莼菜、水菱和水芹共八种水生蔬菜)中的“贵族”,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又被称为“水中人参”。中医说其有健脾益气,固肾涩精的作用,老百姓则通俗地认为鸡头米可以清火润肺,反正吃了对身体好。其实,更多的苏州人吃鸡头米的的时候并不是考虑到身体的因素,而是体味那一种姑苏的感觉,细细品味的同时,也在感受一种古老文化的滋味,似乎吃过了,这个季节便算真的经历过了,也算真正的做了一回苏州人。食用鸡头米的感觉似乎很婉约,也很特别,没有鱼翅、燕窝的丰润滋养,也不像一般的家常菜蔬在餐桌上显得有点单薄,它就像苏州的历史,含蓄而深沉。姑苏百姓更喜欢将鸡头米与百合混煮,加些蔗糖,清香扑鼻。所以一些久居在外的苏州人,每到中秋前后,便开始怀念起家乡的那一粒粒赛珍珠般圆润的鸡头米,那种熟悉的味道,更像是对家的一种依靠吧。清沈朝初《忆江南》中有:“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仅仅葑水种鸡头,便说苏州好,描写得如此动人清幽,可见鸡头米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同样是清朝的曹雪芹,也有一个关于鸡头米的传说呢。据传曹雪芹年轻的时候来苏州的姑父家小住期间,正逢鸡头米上市。有一天他在外闲逛,看到鸡头米,着实没有吃过,很想尝一尝。于是买了两条鲫鱼,又称了点新鲜的鸡头米,回到家里命厨师进行烹调。在《红楼梦》里写下那么多美味的他很具创意地让厨师把雪白滚圆的鸡头米塞进鱼腹,调好佐料,上火清炖。炖熟后的鱼肉鲜嫩,鸡头米香糯,两者的味道溶合在一起,清香阵阵,别有一番韵味。曹雪芹觉得鲫鱼像河蚌,鸡头米像珍珠,这只菜恰如蚌含珍珠。从此,“大蚌炖珍珠”这到名菜便流传至今。飘浮在水面上的芡实,没有玫瑰的娇艳,也没有桂花的浓香,仅仅是幽幽地暗自绽放,且获得了人们的爱戴,让人家号称为“水中人参。”也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笔墨赞颂。陆游本是江浙人氏,最解其中分味:乡里鸡头卖早秋,绿荷红缕最风流。若显儒雅别致,当属杨万里的诗:江妃有意煮珍珠,莸饭半酥软不如。好与蓝田餐玉清,编归碎谷赤松书。更有博友客家妹配诗曰:一年容易又秋风,芡实如今再入盅。此夜初凉当养息,疗食常伴展丽容。鸡头米的历史风韵,尽含其中,连同姑苏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标题:鸡头米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0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