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单选题(30分,每题1.5分)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据图可以总结出,在一定的范围内: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分布密度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越齐全3.下列部门中,丙和丁最可能不共同具备的是:A.CBDB.三甲医院C.五星级饭店D.家用电器销售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A.市场需求减少B.物流业发达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5.可促进重庆万州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国家计划将北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非首都功能逐步移迁到雄安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成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在于()A.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B.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C.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D.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7.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①发展空间充裕②现有开发程度较低③生态环境优良④水资源极其丰富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北京交通压力得以缓解B.北京政治中心地位下降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D.白洋淀湿地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保护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省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关于浙江省出现的农特基地运营模式,说法正确的是A.依赖信息联系B.增加销售环节C.增加产品库存D.增加销售成本10.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①提高人口迁出率②加快城镇化进程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读“稻田养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是A.商品率高B.机械化水平高C.专业化程度高D.精耕细作12.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①减少耕地使用面积②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③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过去几十年的积淀,使得今天的中国成为全球生产基地,但是近年来欧美制造业回迁现象渐渐出现。美国通用电气将大量热水器、洗衣机代工业回迁到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斯维尔,产品成本竟然比在中国代工下降了2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通用电气将大量热水器、洗衣机代工业回迁到路易斯维尔,成本降低的原因是()A.美国劳动力价格降低B.运输和仓储成本降低C.原料和能源更加丰富D.产业集聚,获得规模效应14.针对欧美海外代工业回迁,中国制造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加大外销力度B.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欧美C.加强产品的创新和设计D.开拓新的代工市场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据图可推测出,1970至2010年间,该城市A.逆城市化现象严重B.功能分区更显著C.市中心环境不断恶化D.政策在城市建设中的影响变大16.中心商务区在该城市的位置A.一定位于城市交通便捷的地方B.一定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处C.可能位于城市外环线边缘D.可能位于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18.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皮革厂主要是因为其()A.距离城市较远B.靠近铁路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位于河流下游19.该城镇对乙处进行规划,最合理的是()A.风景名胜区B.高新技术开发区C.电子商务区D.普通住宅区20.若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视野开阔,俯瞰全城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D.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二、综合题(6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題。莆田制鞋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世界品牌代工生产而崛起。2016年,莆田拥有4000多家制鞋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优秀工匠。随着电商的快速崛起,仅在萧田的电商城,分销商多达3000家以上,入驻的各类自主或代理品牌超过500个。为了鼓励、引导企业走上技术创新之路,莆田市出台鞋业转型升级措施,助力鞋业发展。(1)简述上世纪80年代初莆田制鞋产业崛起的条件。(2)说明电商平台对莆田制鞋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3)莆田是世界鞋类品牌的代工生产基地,完全有能力创出品牌。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2.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请判断出该地的主导风向。(2)简要说明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3)图中A、B、C、D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23.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1)列举在材料一、二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说明对我国乡村的影响。(3)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包括我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略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2)比较天津、济南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简析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3)调查发现,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以上两区域投资建厂,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不高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某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1)分析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2)请就该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DBADBACBABDBBCBAADBC21.(1)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地价低廉;政府政策的扶持;临近台湾省,有利于吸引台商投资;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出口等。(6分)(2)使销售渠道多元化,拓展市场范围,有利于扩大制鞋产业的生产规模;降低了产品的流通成本;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快速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设计等。(6分)(3)赞同。理由:产业基础好;有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有大量产业工人,劳动力充足;地方政府的扶持;自创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等。或不赞同。理由:高端人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代工的依赖程度较高,不利于将生产要素集中到自创品牌的建设中等。(6分)22.(1)偏南风(2分)(2)①趋向于交通干线,靠近铁路、公路、河流;②分布在河流以北(城市外缘或城市北侧);③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河流分开)(4分)(3)A(2分)(4)城市的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用地紧张,房价较高,交通拥挤等原因是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而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分)23.(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2分)(2)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6分)(3)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4分)24.(1)能够变外部经济为内部经济,减少区际协调的成本与难度;有利于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功能;有利于长三角产业的合理布局;能够根据产业链的要求,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经济效益。(6分)(2)天津是沿海港口城市,济南是内陆铁路枢纽城市。都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温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都位于河流沿岸。(8分)(3)主要是由于两区域的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状况较好,高素质人才比较集中;符合欧美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层次的需要。(4分)25.(1)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这些资源和能源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其环境效益较差。(4分)(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速生优质树种,缩短木材的生长周期;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林业+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创新自主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6分)
本文标题: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2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