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台湾治水印象(考察报告)(程晓陶)程晓陶时间:2002-03-2008:58:25来源:水信息网放大缩小打印2001年12月14日至24日,经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匡尚富副院长推荐、台湾时报基金会邀请,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教授与防洪减灾研究所所长程晓陶教授一同赴台参加《新世纪水的关怀——海峡两岸水资源与环保交流系列活动》。该活动由台湾大学、成功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台湾时报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吴世明教授为大陆代表团团长,全团团员共15人(名单附后)。代表团16、17日在台南市成功大学参加了“2001年海峡两岸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研讨会”之后,移师台北,20、21日两天,在台湾大学参加了“新世纪水的关怀——台北论坛”,与台湾学者同仁就水环境保护、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见附件二、三)。此外,在高雄参观了中洲污水处理厂、西青埔垃圾卫生掩埋场与沼气发电设备,以及中山大学;在台南市参观了运河整治工程与成功大学;在台湾中部参观了浊水溪集集共同引水工程、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游览了大地震后正在重建中的日月潭;随后,在赴台北途中参观了著名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在台北市参观了石门水库、八里废水处理厂、淡水河流域防洪指挥中心与台湾大学。所见所闻,收益匪浅,以下仅就与防洪减灾及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见闻、资料与思考汇报如下。一、台湾河流概况台湾本岛面积约35,775km2,仿佛一片芭蕉叶浮在祖国大陆东南侧的海面上,与福建省隔水相望。全岛南北长约383km,东西宽仅142km。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山地面积约占全岛的71%,其中33%为海拔高于1000m的高山地区,最高峰玉山达3,952m;其余38%介于100—1000m之间。低于海拔100m的所谓平地仅占25%,平原与台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台湾岛上河流共129条水系,都发源于山区,河流短促,坡陡流急。河流长度小于30km者有95条,占总河流数的74%;而大于90km者仅有7条。流域面积小于100km2的有83条,大于2000km2的只有4条(黄金山,2000)。台湾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型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年平均降雨量2500cm,山区最大年降雨量高达6000—7000cm,西南海岸最低也有1500cm。日降雨强度甚大,常在300—1000cm之间。每年5、6月份陆续进入梅雨季节,随后7—10月间,易遭台风暴雨袭击,每年平均约为2—8次。高强度暴雨与陡峻的地形,形成了台湾流短湍急,暴涨暴落,易于泛滥成灾的洪水特性。由于雨量常集中于数场暴雨,加之大部分河流坡降陡,蕴涵水源能力差,使得河流丰枯流量悬殊。丰水期(5—10月)与枯水期(11月—4月)的雨量比值平均为7.78︰2.22;南部则变化更大,其比值高达9︰1,北部则为6.2︰3.8(温清光,2001)。台湾地区降雨的年际变化也十分显著,年径流量可相差1倍以上。近年来平均降雨量与年径流量的统计见表1。引自:温清光,对水的关怀与愿景,水的关怀——21世纪的海岛愿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时报文教基金会丛书[31](ISBN957-13-3570-3),2001。台湾岛位于西太平洋地震带,地层多断裂破碎,山体大多属砂岩、页岩与板岩,容易崩塌,因此洪水含沙量极大,单位面积输砂率甚至超过黄河;在泥岩与砾岩地区,更容易引发泥石流,导致下游河床冲淤严重,主槽常常游荡不定,这些都给河流整治造成莫大的困难。1999年“9.21”大地震之后,本来脆弱的地质构造,越加松散,2000年与2001年台风暴雨又特别强烈频繁,引发崩塌、泥石流现象更为严重。本次访台,驱车从南到北,一路上山体滑坡多处可见;尤其在中部,见到许多河流,都有泥石流过境的模样,河床普遍淤高,堆满巨大石块,使得今后若干年的防洪形势更为严峻。台湾在上世纪二次大战之后的50多年间,社会与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口从600万增至2200多万,平均人口密度高达625人/km2,使台湾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经济上经历了1950年代的“社会不安定、产业不发达期”,1960年代的“农业社会、山地农牧期(罐头、蔗糖)”,1970年代的“客厅即工厂期(加工业)”,198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纺织、玩具、电脑、工具机)”,1990年代的“劳动密集产业外移,高科技发展期”到2000年的“成熟社会形成期”,人均GNP从数百美圆增至2000年的14,188美圆(欧阳峤晖,2001)。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河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①由于地狭人稠,人与水争地、与山争地的矛盾日趋尖锐,沿河、沿海易遭水患的低平地带多已高度开发利用;陡坡垦殖,加剧水土流失与泥石流,威胁下游安全的现象亦很严重。②由于人口密度大,台湾的降雨量虽然丰沛,为世界平均雨量的3.4倍,但人均水资源量4000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7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提高,供水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7年与1987年相比,总供水量由185.01亿m3上升到1810.41亿m3,增加了近10倍;其中,地下水利用的比例,由22%提高到了33%(於幼华,2001)。由于超采地下水的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了地面沉陷的大问题,地层最大下陷量已达3m之多,下陷面积共1200km2,占台湾总面积的3.5%(郭振泰等,2001)。地面沉陷不仅给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造成新的难题,而且导致海水入侵,含水层盐化,严重影响国土安全与地下水资源等。③水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由台湾环保总署公布的自1983至1998年的监测资料来看,严重污染的河流长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未受污染的河流长度则逐年下降。根据1998年的资料,台湾地区主要河流总长度2088km中,有高达12.6%(264km)已是严重污染的程度;而未(稍)受污染的长度约占61.3%(朱云鹏、叶欣诚等,2001)。这些由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新的问题,增大了河流治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二、台湾的河流整治台湾河流的自然特性与大陆性河流虽然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与我国东南部沿海一些独流入海的中小河流有相似性。尤其台湾地区“人口密度甚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需求十分迫切,经济发展快速,自然与人为的环境变迁剧烈,沿海低平地区及丘陵集水区不断开发利用等特点,世界各国洪灾加剧因素不仅样样具备,且更为严重”(温清光等,2001)。因此,台湾河流整治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沿海地区,有更为贴近的借鉴意义。台湾河流的治理分主要河流,次要河流与普通河流三级,计有主要河流21个水系(含支流49条),次要河流29个水系(含支流6条),普通河流79个水系。目前,主要河流除淡水河采用200年一遇防洪标准之外,均采用100年一遇防洪标准;次要河流为50年,普通河流为25年。基本的防洪方法,一般有蓄洪、滞洪、导洪、分洪、疏洪、束洪等。在台湾,由于上游河川坡度甚陡,又无宽阔的腹地,兴建水库以蓄洪、滞洪的方法并不经济可行,仅高雄县阿公店水库因岗山地区的特殊原因,成为台湾唯一的滞洪水库。导洪与分洪又因土地有限并高度开发,除已建的二重疏洪道之外,其他地区也难以采用。疏浚河道又因成本高而只能用于局部及重点。因此,台湾地区主要的防洪手段,仍为筑堤束洪。同时,平原地区本身承接的降雨,则依靠密布的排水系统。由于山洪与平地积水几乎同步发生,河道洪水因堤防约束常常高于排水出口,使得内涝难以自泄,需辅以抽水站等机械方式。排水设计过去采用2—5年一遇的频率暴雨,内涝一般在1—3日内排除,低于日本10—1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近年来虽然力求将标准提高到排除2—10年一遇的暴雨,但是受土地、经费限制,实在尚难做到(黄金山,1996)。台湾河流两岸常受洪泛的面积约为56万公顷,超过平地面积的一半,需建河堤3194km以资保护。1946至2000的55年间,河堤完成率约已达70%。治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温清光等,2001):台湾的水利建设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明显不同的侧重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粮食年产量从180万吨降到130万吨,但当时一年粮食的总需求量却达200万吨。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水利的重点是农田灌溉建设。七十年代中期,建设重点转移到排水系统上。部分原因在于工商业界到处乱盖工厂,把一些农业的排水系统给破坏了。同时,土地财团炒作农业用地之风兴起,他们低买高卖,转手间赚取暴利;如果买不到土地,就设法去找低洼、荒芜之处盖工厂,而那里原本就是容易淹水的地方。八十年代,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自来水成了新兴问题。九十年代,水污染治理的压力又迅速增大。值得一提的是,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即台湾开始倡导“客厅即工厂”的工业化起步时期,台湾的水利建设曾一度“几乎停摆”。当时获利较高的工商业慢慢兴起,道路交通系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投资,占用了政府几近全数的建设经费,水利只能依赖此前建设的已有基础(林照真,1998)。这段时期,台湾防洪的投资增加很少,水灾年平均损失却急剧增长,到七十年代后期,防洪投入才有显著增加,水灾损失急剧增长的趋势逐步得以控制,参见表3。引自:吴建民,《河川治理与防洪》评论二,水患何时了——水患与防洪排水研讨会论文集,时报文教基金会丛书[7](ISBN957-13-1727-6),1995。台湾河流整治中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河道非法采砂。由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上建筑用砂的需求量很大,砂石成了黑金,有暴利可图,于是采砂业勃然兴起,盗采、滥采现象严重,屡禁不绝,结果导致河床下切,桥基裸露,堤防基脚被冲毁,沿河取水口悬空等一系列问题,六、七十年代还在为河床淤积而发愁的水利部门,反过来为河床下切而头疼了。在实行数十年取缔行动无效的情况下,水利部门推出了“砂石采取整体管理改善计划”。先以浊水溪为示范,取得了成效,现已在全省各主要河流实施。具体做法是:①将可采砂的河流划分为若干区段。每一区段的采砂业者必须整合为一家联合管理公司,政府仅接受一家申请;②让业者充分了解河床超深的严重性,如果不与政府配合,只有禁采一途;与政府配合,则可享有一次申请三年开采的权利;③每一区段,联管公司仅留下自己所需的出入口,其余的一律封掉;各出入口均设管制站,非该区段联管公司的车辆一律禁止进入;④在整个联管计划中,政府与警方位于二线;联管公司要负起河川的管理工作,有垃圾要清扫,河床被滥采要设法恢复原状,工作时间严格限制在早8点至晚6点,否则政府立刻撤消采石许可。实施联管计划后,采砂业由非法转为合法,采砂业者有了工作尊严,家庭生活正常,故能与政府配合。这种经验,值得借鉴。三、城市防洪——以台北地区为例城市水患为台湾地区居民的忧患之一。据台湾省新闻处1989年的民意调查,对主要经济措施,以“整修排水沟渠,维护环境卫生”所占比例最高(62.9%),其次为“加强淹水或排水不良地区的改善”(57.3%),可见民众治水呼声之高。近年来,台湾城市频遭大洪水的袭击。2000年象神台风造成汐止大水;2001年9月中旬的纳莉台风使台北市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水。以往市区鲜少淹水之处,如台北车站商圈、忠孝东路商圈等也无以幸免,台北车站整个地铁轨道与月台,全都浸泡水中。台北市内湖区、南港区,台北县汐止镇更是闻台色变。台北地铁轨道与月台都浸泡在大水之中(林镇洋等,2001)。我们到达高雄的第二天早上(12月15日),电视新闻报道,台北至基隆间的一段铁路于当日恢复通车。至此,因纳莉台风而中断的铁路历时3个月才全部恢复运营。台北地区系指位于淡水河流域下游的台北市与邻近的三重、新庄、板桥、中和、永和、土城、树林、泰山、五股等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国际化的大都会区,是台湾政治、经济、交通、金融及文化的中心。淡水河为台湾北部第一大河流,由3条主要支流汇集而成,即大汉溪、新店溪与基隆河。流域面积2726km2,标高20m以下平地面积243km2,居住人口约650万,人口密度居台湾之榜首。台北地区原为古代台北湖所在,清代以来逐渐干涸,人口随之集中,工商业得以发展,尤其近几十年
本文标题:台湾治水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2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