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毛泽东同志于1928年11月25日所著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了解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具体情形,也更加懂得了创建革命根据地对于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清楚的感觉到,红军初始建立时的各种困难。包括经济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军事素养问题、反水问题、内部矛盾和分歧的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问题不仅对于当时高速发展的红军来说是问题,对于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组织来说有些问题都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这些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如何应对组织高速发展与相应资源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作于1928年11月25日。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在我们党所走过的70年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它所点燃的星星之火燃遍中华大地,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块奠基石,是恰如其分的。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斗争中所创建的不朽业绩永远彪炳于史册。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指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历尽艰险,百折不挠,最后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这样一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陈毅同志的这两句诗表达了革命先辈对后来人的殷切期望。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关键时刻的新的历史时期,重温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学习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有着多方面的启示和教育。众所周知,井冈山是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4至7月,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为了更好地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召开的。会上,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并指出了由于在国共合作中没有积极地去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因此,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此,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它作为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毛泽东同志在会上着重强调了军事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这就为拥有党所领导的自己的革命武装,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一部分“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其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这段话分析了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指出了主观需要努力的五点。在这五点中放在第一位就是有很好的群众。这是多么伟大的结论,不亲身经历战争的考验,没有亲力亲为哪能感受到群众的伟大和群众的力量。这就是真理。毛主席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群众,文革不正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保卫人民的天下吗?有很好的党,群众是分散的,需要由工人阶级的先锋带领,才能少走弯路,党根植于群众,党群关系最为正确的表述。有相当力量的红军,人民的军队从来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有了人民的军队,群众和党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人民的正义战争就有了成功的前提。暴力革命从来就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除了天时还要地利,城市不行,可以到农村,平原不行,可以进山区。没有海归派的死板,灵活多样。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经济建设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就开始关注,何来不懂经济建设呢?在本文中,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一个关于中产阶级的问题,指出了过去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左”的倾向,具体表现为看不到中产阶级的作用,对他们打击过重,使他们在革命处于低潮和白色恐怖下反水叛变,跑到敌人那边去,从而也使贫农阶级被孤立起来,对发挥革命力量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掌握住对待中产阶级的尺度,使“贫农阶级有恃而增加勇气,中产阶级亦有恐而不敢乱为”。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关于革命的性质,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现实还是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而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纲领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对内肃清买办阶级在城市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消灭乡村的封建关系,推翻军阀政府。只有经过这样的民权主义革命,才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这些主张为中国革命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整篇文章使人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际,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真正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在一天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也在一天天扩大。这样好的形势,完全归功于毛泽东同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方针之正确。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坚决和敌人做斗争的方针和政策,建设和巩固了以罗霄山脉中段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发展。在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我党坚持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开展土地革命,红军党的组织在搞好部队党的建设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地方党组织搞好党的建设,不仅如此,部队还在正常的训练作战之余,帮助地方建设好自己的武装,在对敌作战方面,对统治势力较强的地区采取以防御为主的方针,而对统治势力较弱的地区则采取以进攻为主的方针;总而言之,就是用比较大的力量来经营已经稳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中包括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和地方武装的建设,并且指出要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集中红军的主要力量随时准备击溃来犯之敌;反对分兵作战,以避免被敌各个击破,而对于根据地的扩大,则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通过上述工作,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当时,敌虽然数倍于我,但我革命根据地不但未遭到敌人的破坏,反而更加发展和壮大。所有这些充分说明,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当初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建了井冈山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由此,我认为,我们学习马列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建设中少走弯路,早日实现国家的更加强盛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011-8-12
本文标题:井冈山的斗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2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