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7-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含解析
地理试题共8页第1页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7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8页,6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2017·广东学考)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兴产业。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A.提高粮食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改良农产品品质D.促成一、二产业结合B该新兴产业促成了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相对于单一的农业生产更具有优势和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3.(2017·广东学考)下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青藏高原D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地区的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有关。四个选项中,青藏高原地势高,自然条件较差,科技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人口合理容量最小。4.(2017·广东学考)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图示天气条件下,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C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晴天温差大于阴天,故排除乙和丁;陆地相对于海洋比热容小故而温差大,故排除甲。故得知温差最小的是丙,即为阴天的海洋。5.(2017·广东学考)下列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塑造地形地貌B.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地理试题共8页第2页C.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D.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D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意义是:①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③塑造了地表的形态;④促进海陆间物质迁移,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但是水循环会受地区的影响,水资源空间分布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地形,气压带,季风,寒流,暖流等。所以水循环并不会使全球的水资源分布趋于平衡,故D项不符合题意。6.(2017·广东学考)云南省旱涝灾害频发的气象原因主要是A.台风数量多B.锋面活动强C.寒潮持续久D.季风变化大D云南省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季风的不稳定性,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导致旱涝灾害频繁。选择D项。7.(2017·广东学考)下列企业布局对交通运输条件依赖性最弱的是A.石油化工厂B.坑口电站(电力输出)C.粮油加工厂D.物流中转站A石油化工的原料是石油,我国进口石油主要采用海运,石油化工厂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大型仓库要建在地域开阔、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利于货物集散。8.(2017·广东学考)下列景观变化属于纬度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一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一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A“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这里所说的分异指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这种分异规律;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9.(2017·广东学考)图2为甲、乙、丙、丁四海区海水等温线示意图,其中能反映北半球暖流经过的海区是A.甲B.乙C.丙D.丁A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等水温判断洋流的性质。根据海水等温线数值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判读:甲图和丙图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递增,符合北半球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乙图和丁图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递增,符合南半球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洋流流经海域的水温与其同纬度的海水水温比较判断寒暖流:甲图和丁图中洋流流经海域的水温比同纬度海水水温高,属于暖流;乙和丙图相反,属于寒流。10.(2017·广东学考)一般来说,一定区域内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地理试题共8页第3页A.城市规模小B.服务范围小C.服务种类多D.城市数目多C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般来说,一定区域内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规模大,服务范围大,服务种类多,城市数目少。C项正确。11.(2017·广东学考)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要素发生变化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C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图中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017年5月14日,“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约1500代表出席此次论坛。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12.(2017·广东学考)古代“行走”在“丝路”上的商品主要是,A.家用电器B.家具家私C.岭南四大水果D.丝绸、陶瓷、工艺品D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主要是以中国的丝绸换取玉石、皮毛、珠宝、香料等等。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13.(2017·广东学考)“一带一路”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其共建内容不包括A.文化民俗同一化B.商品贸易自由化C.基础设施网络化D.金融投资便利化A“一带一路”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其共建内容包括商品贸易自由化、基础设施网络化、金融投资便利化,不包括文化民俗同一化。14.(2017·广东学考)每逢我国传统佳节,许多海外华人喜欢聚集在一起。这主要受A.国家政策的影响B.民族文化的影响C.交通条件的影响D.地形气候的影响B移居国外的华人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由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2017·广东学考)图3是对某地区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四个时段卫星影像进行分析而绘制成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15.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A.利用遥感技术B.利用地理信息系统C.利用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勘测地理试题共8页第4页16.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下列最为合理的是A.甲区可能是湖泊B.丙区的树种比戊区易燃烧C.丁区大火燃烧时间最久D.森林大火到了3时已熄灭【答案】14.A15.A【解析】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图像信息,不能拍摄图像,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甲区没有燃烧现象,可能是湖泊。14.在这次森林火灾事件中,要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利用遥感技术拍摄遥感图像,A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图像信息,不能拍摄图像,B错。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错。实地勘测危险性大,且不实际,D错。15.根据图例,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甲区未燃烧,可能是湖泊,A对。丙区的树种与戊区燃烧程度相同,树种相同,B错。丁区燃烧少,大火燃烧时间最短,C错。森林大火到了3时仍未熄灭,D错。17.(2017·广东学考)2016年,下列国家中人口出生数量最多的是A.埃及B.中国C.德国D.日本B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四个国家中,埃及和德国人口最少,中国和日本人口最较多,中国人口最多,且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大于日本,所以人口出生数量最多的是中国。18.(2017·广东学考)非洲有一种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粗壮,枝叶稀疏,松软的木质常常贮存大量水分。据此推测,该种树木生长环境的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B.干、湿季分明C.冬温夏凉,降水均匀D.终年炎热干燥D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从题干结合基本知识可知,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整体较高,故C错;“大型落叶乔木”落叶的原因一般是降水少,干旱所致,再加上“其粗壮的主干和松软的木质贮存大量水分”,就更加印证了该地区有时缺水,故A错;但“主干粗壮”,说明其整体长势较好,在某一阶段生长很快;综合推断此地气候环境为干、湿季分明,故选项D正确。19.(2017·广东学考)下列有关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采集渔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C.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D.后工业化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D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A错;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并没有全面恶化,B错;工业文明时期,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C错。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使人地关系逐步走向协调,D正确。(2017·广东学考)若图4为人口数量与相关要素相互关系变化模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0-21地理试题共8页第5页题。20.与人口数量大致呈负相关的是A.资源储量B.工业产值C.环境污染程度D.粮食产量21.与人口数量总体呈正相关的是A.资源储量B.粮食产量C.环境污染程度D.工业产值20.A21.B读图可知,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环境污染先加剧后减轻,工业产值先上升后有所下降,粮食产量上升。与人口数量大致呈负相关的是资源储量。(2017·广东学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景观独特、令人神往,某旅游团由广州乘火车经郑州、兰州到拉萨.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题。22.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22.A广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郑州是温带季风气候,兰州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拉萨市青藏高寒气候,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A项正确。23.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A.旱作农业、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B.水田农业、草原畜牧业、旱作农业C.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水田农业D.水田农业、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23.D广州位于珠三角,是水田农业。郑州位于黄淮海平原,是旱作农业。兰州是旱作农业。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是草原畜牧业。游客沿途依次经过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水田农业、旱作农业、草原畜牧业,D项正确。(2017·广东学考)图5为某工业园区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5-26题。25.图中a、b、c三处分别代表A.海水淡化站、化工厂、盐场B.盐场、海水淡化站、化工厂C.海水淡化站、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海水淡化站25.C本题主要考查工业联系。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产业链中a、b、c环节代表的企业类型,从产业链中地理试题共8页第6页太阳辐射与b的关系知b利用太阳辐射,可推断b是盐场厂,其中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也可以被盐场利用,c是化工厂,利用电厂的电能及盐场废弃的浓盐水。电厂与a有联系,a与盐场有联系,确定a为盐场。26.影响该工业园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交通D.技术A该工业
本文标题:2017-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3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