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四章-纪录片的筹划与拍摄
电视纪录片第三章中国纪录片•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划•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一、纪录片的选题策划二、纪录片的调研预防三、纪录片的方案写作四、创作人员分工五、纪录片的拍摄提纲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一、纪录片的选题策划•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去选择那些你所熟悉的、能触动你或者能让你产生深刻思想认识的题材来拍摄。•将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思考进行艺术化表达的过程。•好的选题:能够在创作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的选题。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我真的对这个题材感兴趣吗?•这个题材为什么不平常,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观众会对它也感兴趣吗?•这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形象性,它能不能在片中被展现出来?•有人拍过类似的题材吗?•我能找出什么新意超过原来的作品?•还有没有我了解得更多的其他题材,想法也更明确呢?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1、时代性(普遍性)特定历史时期主流倾向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2、新颖性(独特性)一是指在选题策划时应该着力寻找那些新鲜的、人们不太熟悉或异于平常的内容。二是指善于以独特的视角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挖掘不同寻常的故事和情节,从而体现作品的与众不同。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3、故事性(趣味性)基本要求:把一个人物、一件事情讲述得生动有趣。纪录片中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故事。4、形象性(可视性)主要指选题的内容是否具备适合于画面表现的生动的形象因素。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人物的职业、活动或事物的特点是否具有较丰富的视觉特点。•所涉及的场景是否有变化。•现场环境是否具有可视性。•人物的生活或事物所涉及的面是否丰富多彩。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二、纪录片的调研预防基本任务:1、传达拍摄动机,确定拍摄的可行性。2、熟悉被拍摄对象和场景。3、确定拍摄重点。4、与被拍摄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互信关系。5、收集背景材料和更多的事实信息以及细节。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三、纪录片的方案写作立项方案(策划书):编制方案和论证审定1、目的意义2、内容形式3、组织机构4、实施程序5、经费预算6、效果预测立项方案写作要注意:写作要简明扼要,突出亮点;应内外有别,根据不同的对象撰写不同的版本。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四、创作人员分工·导演:纪录片创作的两种模式:开拍前就制订一个比较详细的拍摄方案,包括拍摄提纲、采访拍摄的风格与样式、线索的安排、结构的设计,等等。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拍摄大纲和实施计划,通常是对某个题材产生兴趣或灵感,然后边拍、边看、边想,在拍摄过程中寻找线索、安排结构、确立主题。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摄影师·录音师·灯光师·制片·制片人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五、纪录片的拍摄提纲对准备拍摄的纪录片提出假设性的工作方案。·阐明主题。·确定主要内容。·形成大致的段落层次。·确定风格样式。·确定综合处理方式。第一节纪录片的筹备1、粗线条式只记录和表现与对象有关的主要因素、段落、上下文的连接以及创作风格等。2、段落式把影片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按结构层次的发展排列出来,把每段要表现的大致内容和要点简明扼要地写出来。3、分镜头式把纪录片的画面内容和解说词同时写出,每一部分都有较细致的设计。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一、现场拍摄中的意识二、现场采访三、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四、真实再现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一、现场拍摄中的意识纪录片摄影和虚构影视艺术摄影◆虚构影视艺术摄影是通过镜头对现实生活的形象进行“加工”和“再造”的活动。◆围绕摄影机的拍摄为中心。◆摄像机处于一种主动的、支配的地位。◇纪录片摄影首先要遵循的是生活的规律。◇不以摄像机的拍摄与否为转移。◇摄像机相对处于被动的、被支配的地位。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一、现场拍摄中的意识1、“挑、等、抢”意识2、“过程”意识3、长镜头意识4、环境意识5、细节意识6、声音意识7、剪辑意识8、用光意识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1、“挑、等、抢”意识(1)“挑选”,指编导和摄像通过在现场进行的观察、分析、综合,将那些最能体现事件或人物本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并且适合拍摄的素材从生活流程中挑选出来进行拍摄。(2)“等待”,指在不影响事件的自然流程的前提下,随时做好拍摄准备,耐心地等待最富表现力的拍摄时机的到来。(3)“抢拍”,就是抓住时机,在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把最典型的、最感人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场面和细节抢拍下来。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2、“过程”意识“过程”是指事情发生、发展的真实的生活流程。相对完整的过程在纪录片中具有以下功能:(1)“过程”承载故事和情节。(2)“过程”使纪录片内容包含丰富的人文信息。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3、长镜头意识“镜头内部蒙太奇”通过对现场场面的调度,用一个时间上较长的镜头去表现一个完整事件、一段生活流程。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长镜头”三大优势:第一、遵守事件的空间统一性,保证了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保持了时空的完整性、可信性。第二、长镜头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来揭示动机,保持了生活的透明性、暧昧性和多义性。第三、连续拍摄的镜头----段落,再现了现实生活的自然流程,因而更具立体感,使观众能以多角度来洞察生活。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4、环境意识通过对环境的充分展示,可以折射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各种因果关系和深刻背景,从而使事件和人物的意义更加深刻,更具内涵。环境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展示人的生存条件。环境从小的方面讲,它可以揭示人的生存状态。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5、细节意识细节,指富含表现价值、包含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细微处,是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往往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力量和丰富的寓意性、象征性。作用:(1)强调作用(2)刻画人物,表达情感(3)细节能制造某种情趣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6、声音意识(1)同期声、现场声是电视画面的一部分。(2)声音可以塑造形象,表现人物的个性。(3)声音可扩展画面空间的深度和广度。(4)同期声、现场声可作为抒情元素来使用。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7、剪辑意识前期拍摄中的剪辑意识包括:•了解轴线及轴线规律,确保机位的正确安排。•熟悉出画、入画、封挡、消失等镜头的拍摄。•对同一场景或人物,可多拍一些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备用镜头以丰富画面。•注意拍摄一些反应镜头、正反打镜头、空镜头等。•注意运动拍摄之前、之后要有足够的起幅、落幅以保证画面衔接的顺畅。•早开机,晚关机。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8、用光意识现场自然光两点优势:一是现场自然光线下的拍摄,被摄对象相对更容易放松,其言行也更贴近于其自身。二是现场自然光线下的拍摄还能够使画面更富有真实感和生活情调。人工光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纪录片的摄影照明仍有自己的用光原则:应注重符合生活真实和思想内容的用光合理性,摒弃违背生活逻辑和思想内容的唯美照明。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二、现场采访1、谁适合采访2、问题设计3、环境考虑4、“一次最佳”原则5、剪掉采访者声音的准备6、采访者与摄像机的位置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1、谁适合采访•有足够的亲和力,能通过有效的交流,短时间内消除受访者的紧张感与戒备心。•流畅的表达能力,能准确、简练、清晰地表达出问题的重点所在。•良好的分析和应变能力,能根据现场情况及受访者的表现做出及时判断,并随时调整问题和思路。•足够的镜头意识。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2、问题设计•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多准备几套问题方案•问题的正确次序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三、几种常见的拍摄方式1、交友拍摄2、偷拍偷拍也叫隐藏拍摄,目的是摄取自然状态,以不暴露摄影机、隐秘摄取人物形象为特点。·应该区别公开场合还是非公开场合;·应该区别摄录目的是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还是其他私利;·要注意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3、多机拍摄作用:多机拍摄可以保证完整记录被摄对象的运动过程,有可能捕捉到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戏剧性细节,有利于从多角度观察拍摄对象。一些关键性的转瞬即逝的事件或动作;多机拍摄的场面调度。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四、真实再现传统纪录片创作技法:现场记录、当事人采访、引用资料、空镜头配解说词。“真实再现”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人物扮演和场景搬演的方式,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可能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人物心理。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片大师伊文思“重拾现场”“新纪录电影”不存在只是简单复制事件或呆板记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纯粹纪录片。“真实再现”再度兴起的原因:纪实拍摄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局限性使然。纪录片创作的市场化取向使然。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1、真实再现的几种方式(1)局部暗示(2)场景重现(3)戏剧再现(4)变形再现(5)模拟历史人物的主观视野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1)局部暗示局部暗示就是通过选取人物活动或场景的某个、某些局部、部分的细节,而不是完整地呈现人物或场景,以暗示和引发观众的想象进行“再现”的方法。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2)场景重现场景就是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场景重现是对历史人物生活、活动的环境或者事件发生的空间背景的再现的方法,是在基本符合历史原貌的前提下,通过较大规模的搬演,尽可能地恢复真实的历史环境,重现具体的历史场景,让观众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作用:渲染纪录片的历史背景。重在表现场景的本身,把发生过的大场面做全景式的还原重现。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3)戏剧段落再现戏剧段落再现是指通过一段叙事性的戏剧表演,再现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或过程中的一个段落的再现方法。特点:真实再现的段落需要具有叙事性。两种类型:细节型情节型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4)变形表现变形表现也是真实再现的一个旁支类型。准确地说,经过“变形”的画面已经不再是充分意义上的真实。因此称它为融有主观情感特征的“表现”而非较客观的“再现”。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5)模拟历史人物的主观视野通过对镜头的设计,即使没有出现任何演员,也可以让空镜头出现真实再现的效果。这就是通过模拟历史人物的主观视野来达到真实再现的目的的创作方式。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比较常见。第二节纪录片的拍摄2、真实再现的使用原则•在拥有相关资料的情况下,能够不用搬演就应尽量不用搬演,切勿把搬演当成是一种投机和讨巧的捷径。•真实再现程度有轻有重,孰轻孰重取决于题材的不同。•将真实得以建构的过程和方式告诉观众以显示作品的严肃性,尤其不能刻意混淆原生态素材和搬演素材的差别。•纪录片创作中的搬演和故事片中的表演区别明显,应该坚持“宜虚不宜实”的原则。
本文标题:第四章-纪录片的筹划与拍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4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