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一章环境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环境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一节统计资料的概念和类型一、统计资料:所有可以推导出某项论断的数据和事实。(原始资料、次级资料)•原始资料:未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次级资料:已经加工过的数据和资料。资料集合:研究某问题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二、统计资料的类型•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标志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一般有计量单位。•例:以每个采样点位为观察单位测定某些水质指标。•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清点个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一般没单位,是离散型资料。•例:对某市区进行企业污染源调查,可按行业分组。清点各行业企业数。•3、等级资料:将各观测单位按某项标志的等级顺序分组,所得的各组观测单位的数量。•例:流域水资源调查可分成。达标、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第二节环境统计调查•环境统计调查——准确、可靠搜集原始资料数据•一、环境统计调查的分类•1、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为某项研究项目而专门组织的调查)。•2、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3、按调查的时间是否连续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二、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调查法: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进行直接观测、调查取得资料的方法。•2、凭证法:以被调查单位的统计、会计、业务凭证、原始记录为调查资料的依据,按一定的表格和要求搜集资料。•3、采访法:口头询问或填写调查表获得资料。•三、环境统计调查方案•一般环境统计调查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1、污染的总体状况。2、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污染与健康、措施与效果等)两类》和指标(根据调查目的选定的统计指标)•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的范围清晰,界限划分明确)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确定调查项目注意以下3点•第一、所选的调查项目要精选。•第二、每个项目应有确切的含义和统一的解释,使人一看就懂,不至于误解。项目的答案要有确定的表达形式。•第三、各项目之间尽可能相互联系•调查表按调查项目设计出来的调查表(一览表:一张表填写多个调查单位)、单一表:一个调查单位填写一张)•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一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二是、调查工作进行的期限(开始、结束时间即调查时限)•5、确定的调查方式,方法。•6、拟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第三节、环境统计调查形式(专门调查、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一、普查•概念:为某一研究目的而组织的一次全面调查•原则:1、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7.1人口普查)。2、普查范围内所有调查单位和调查点应同时进行调查,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3、同类普查主要普查项目应尽量保持连贯性。•组织:组织专门机构、周密的计划、深入的检查监督、普查人员的技能培训•例:全国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方案(普查)•二、重点调查:•概念:重点调查是一种了解总体基本情况的非全面调查。是从调查对象中选出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就是只占总体单位的一小部分。而它的标志值总量却在全体单位标志值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优点:简捷、数量小、投入少、速度快、又基本不影响调查总体统计结果的代表性。•重点调查技术规范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重点调查方法、指标体系的设置•(2)筛选重点调查单位的选择原则(突出重点85%以上、实用性原则所选指标能保证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3)筛选重点调查单位的指标(筛选被调查单位的调查指标)•(4)对被调查单位的主要统计指标汇总数据的要求•(5)筛选重点调查单位的方法•三、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对所研究的总体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关键是典型单位的筛选)•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对个别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二是对总体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主要指标划分类型,然后在每个类型中选择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四、抽样调查•概念: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被研究对象的全体单位的集合体(N)(有限、无限两类)•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集合体(n)•抽样框:被抽单位的目录。•参数: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称为总体指标。即参数。•统计量: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亦称为样本指标•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含的观察单位数(以30为界分成大样本和小样本)•样本个数: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与样本容量及抽样方法有关)•重复抽样(回置抽样):可抽取样本数Nn•不重复抽样(不回置抽样)可抽取样本数N!/(N-n)!•抽样调查特点•1、抽样按随机抽样原则调查单位不受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主观愿望的影响•2、用抽样样本计算的综合指标来估计或推断总体数量指标•3、抽样推断是利用概率估计的方法,即用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4、抽样误差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适合总体单位分布比较均匀的总体。若总体各单位标志差异大分布不均匀效果较差)抽签法、随机数字法两种•分层抽样:先将总体单位按主要标志进行分层,然后再按比例从各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单位构成样本。例工业废水按行业分层。等比分层抽样(按总体各层单位数的多小来分配每层应抽取的单位数)、不等比分层抽样(各层单位数相差悬殊、变异度大小各层不一、费用不尽相同等)两种。•等距抽样:(系统抽样)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抽取一定数目的单位构成样本。(总体标志值变异大)•等距抽样首先要根据研究特点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标志值并对总体各单位进行顺序排列。•排序分为无关标准排队和有关标志排队两种•无关标准排队:排队标志与被研究总体的主要指标无直接关系的。例:研究一个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将被调查单位的地名按其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顺序排队。•有关标志排队:排队标志与被研究总体的主要指标有直接关系的。例:在水污染调查中。按上一年各被调查单位用水量大小进行排队。•排队完成后根据需要抽取的样本总数n与总体单位数确定抽取各样本单位的间隔距离(K)K=M/n•在无关标志排队中可在第一个间距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作为第一个样本单位的起点。然后按间隔K依次抽取样本。•在有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中,第一个样本可按下列方法确定•中点取样法:将总体各间隔部分处于中间位置的单位作为样本单位。•平均取样法:根据抽样距离将总体单位分成n个部分,计算每个部分的平均值,以每个部分标志值最接近平均值的那个单位作为抽取样本。•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对总体各奇数部分的总体单位按其标志值大小由小到大排队,对总体各偶数部分的总体单位按其标志值大小由大到小排队,在第一部分中随机确定第一个样本单位。其余与第一个样本在同一位次上单位定为样本。•整群抽样:将总体各单位划分成若干群(组),然后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群体,由抽中的群体所包含的全部单位构成样本。•优点:组织工作简便,抽取的单位集中、调查方便、节约费用。缺点是由于样本集中,影响了样本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所以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比其他抽样方法误差要大。•阶段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大组,大组中分中组中组分小组依次类推,抽样时先抽大组,大组中抽中组,中组中抽小组,以此类推,最后根据最终抽样抽取的所有单位组成样本。例:城市大气污染状况调查。大组为城市、中组为市区、小组为采样点、小组以下为样品。第一阶段抽城市、第二阶段抽市区第三阶段抽采样点、第四阶段抽样品。(抽样调查范围广泛。一次从总体中抽取所有样本困难的时候采用)•五、问卷调查——社会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搜集方式,分自填问卷法和访问问卷法两种。•一般问卷的基本结构•(1)封面信(简单明了300字以内):一封给被调查者的信主要介绍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意义等•(2)填写说明一般位于封面信的后面。标有“填写说明”的标题。内容主要是对填报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做一个简单明了的说明。•(3)问卷和答案-问卷的主体•问卷和答案从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两种•开放式问题:不为被调查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填写。例:•(1)你对房改有什么看法?•(2)你对水费价格调整有什么看法?•(3)对居民区内的严重污染的工厂,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封闭式问题:为被调查者提供几个答案,供被调查者选择。例:•(1)你对房改的看法()•a尽快改革b分阶段改革c不应该改革d无所谓•(2)(3)对居民区内的严重污染的工厂,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关、停b限期治理c加倍罚款d无所谓•一般而言,探索性调查多采用开放式问卷,大范围的正式调查多采用封闭式问卷•第四节环境统计资料的整理•一、环境统计资料的性质•数量属性:被调查、测试的客体物具有可以度量的性质。如污染面积、种类、浓度等。•质量属性:可以观测和记录但无合适的度量单位。如污染物的颜色、气味、环境质量、心理影响、景观损害、污染的社会代价、资源资本评价等。质量属性可以人为给以数值,一般是凭人为主观加以计算或专家主观评分。如环境质量、心理影响、景观损害、污染的社会代价、资源资本评价等。•二、环境统计资料的整理•1、统计整理: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使之条例化、系统化的过程。(整理成表格、图表、数据库)•2、整理内容•(1)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订正•(2)按综合表的要求和环境统计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分组。•(3)对分类的各种指标进行汇总和必要的计算。•(4)将汇总整理的资料编制成统计表、统计图,建立各种数据库。•(5)对统计资料分门别类的、系统的保管和积累,建立相应的统计档案。•3、统计整理方案•统计整理方案主要包括统计整理的程序、根据研究的指标体系确定分类目录、分组名称、分组内容、分组顺序、分组代号等。确定统计整理表和综合表,统一统计口径和填表说明,汇总方式和方法•4、统计资料的审核(规范性、准确性、可靠性)•一般采用以下2种方法•(1)逻辑检查:检查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指标本身的数量级,现象之间的平衡关系,物料之间的守恒关系,报告期的资料与历史资料的对比等方面是否合乎情理、合乎逻辑。•(2)计算检查检查各个指标的数字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有无错误•在审核中发现错误一般处理方法•对可以确认的错误,可代为改正,并及时通知原单位。•对有疑问或有争议的问题,应深入基层,查证核实,无条件核实时,也可通知原填报单位复查更正。•对于严重的错误,若有一定的代表性,除通知原填报单位更正外,还应将这种错误通报尚未报送资料的单位,以免发生类似的错误。•5、统计分组:根据研究目的和被研究总体的本质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总体划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个部分或组别,称为统计分组。•目的:按照不同的标志,把统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正确的反映出来,保持组内现象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作用1、反映环境现象的不同类型(把研究的总体划分成若干种类型)•2、反映环境现象总体内部结构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如废物按成分分组)•3、反映环境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产值与废物等)•方法:按品质标志分组按研究对象质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组(工业按行业、国民经济按部门,按地区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按表现总体数量特征的标志进行分组。(企业按生产规模、城市按人口分组等)•我国国民经济基本统计分组•(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组(国有。集体等)•(2)、按国民经济部门分组(行业、产业三产)•(3)、按生产工艺和经济产品分组(工艺行业分组)•(4)、按隶属关系和管理部门分组(省、市、县或企业的隶属关系)•(5)、按地区分组(行政区)•6、分配数列:统计资料分组后,将各单位归纳入各组、顺序排列,标出各组单位数,形成总体单位数分布于各组中的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变量分配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7、统计汇总•统计调查资料在经过分组整理后,汇总各个指标的分组值和总体值。•组织形式:•(1
本文标题:第一章环境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6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