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皮肤性病学――玫瑰糠疹
第十九章第三节玫瑰糠疹教学目的:1.掌握:玫瑰糠疹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2.熟悉:与体癣、二期梅毒性玫瑰疹的鉴别诊断3.了解:病因及治疗原则教学重点: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教学难点:与体癣、二期梅毒性玫瑰疹的鉴别诊断概念玫瑰糠疹(pityriasisrosea)是一种以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为典型皮损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不明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变态反应?金、铋、砷等代谢障碍?病因与发病机制有报道IgD和IgM标志的B淋巴细胞总数增多,T淋巴细胞减少,血清免疫球蛋白量正常,推测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发病临床表现常见病:占皮肤科门诊的1~2%中青年:十几岁至40岁,幼儿及50岁少见发病男女性别无明显区别春秋季节好发好发部位:躯干、四肢近端,颈部、颜面及小腿少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少数有轻度全身不适、低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浅表淋巴结肿大母斑:常位于躯干、股部或上臂,一个直径2~3cm的椭圆形玫瑰色淡红斑,边界清楚,上覆细小鳞屑,常无主观感觉,易被忽视,约20%的病例没有母斑临床表现子斑:母斑出现1~2周内,全身出现很多比母斑小的类似斑疹,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损害中心炎症消退,鳞屑脱落,边缘覆圈状游离缘向内的细薄鳞屑并隆起呈环状,散在分布,互不融合不同程度瘙痒,自限性,6~8周,极少复发母斑子斑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好发部位、典型皮疹特点鉴别诊断:银屑病、脂溢性皮炎、花斑癣、体癣、二期梅毒、药疹玫瑰糠疹体癣病因不明皮肤癣菌感染部位颈、躯干、四肢近端颜面、躯干皮疹有母斑和子斑,椭圆形玫瑰色淡红斑,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边缘覆圈状游离缘向内的细薄鳞屑圆形、环状或地图状鳞屑性红斑,边缘清楚,有单行排列的丘疹、小水疱,中央退行真菌阴性阳性治疗目的: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避免局部刺激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VitC、钙剂、抗病毒药重者加服糖皮质激素物理治疗:UVB照射,药浴小结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以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为典型皮损中青年多见,病程自限性,一般不复发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思考题玫瑰糠疹与二期梅毒疹的鉴别要点?
本文标题:皮肤性病学――玫瑰糠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8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