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基于外包的企业边界和竞争优势探讨
龙源期刊网基于外包的企业边界和竞争优势探讨作者:倾志贵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外包开启了企业组织的划时代变革,从而使传统的企业边界理论失灵,需要对企业边界进行重新定位。企业对竞争优势的追求决定了企业边界,企业边界的变迁也反映着企业的战略追求目标—不断打造未来的竞争优势。关键词:外包企业边界竞争优势外包模式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外包”(Outsourcing),英文一词的直译是“外部寻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外包这种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与演化,它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有其时代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竞争的全球性及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得在全球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困难相当大,它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营销手段,还需要灵敏地构建和控制业务以确保企业的全球利益,这不是企业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外包经营,以网络化管理模式整合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专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使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采用外包模式,企业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同时,还突破了企业内部资源约束,减少了建设核心竞争力的时间成本,从而在企业减小规模的同时使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规避风险、业务重构和新市场开发使企业组织结构柔性化。通过业务外包,企业可以通过外向配置分散由政府、经济、市场、财务等因素产生的风险,减少新业务重构所带来的大额投资,使企业很快地进入到新业务领域中,实现低成本快速运作,使组织结构变得更柔性。对实行外包的企业来讲,由于大量的非特长的业务都由合作伙伴来完成,金字塔状的总公司加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让位于更加灵活的对信息流有高度应变性的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的结构,即拓扑网络结构,其主要特点是边界模糊,多种多样的协作与外包完全代替了传统企业的诸多职能。这种组织结构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把企业的内部优势资源和外部优势资源进行迅速有龙源期刊网效的整合,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创造出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并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生命力。正因为如此,外包正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浪潮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营趋势,从而开启了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划时代变革。外包对传统企业边界理论的挑战外包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进而对传统的企业边界理论提出了挑战。科斯认为,有一点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企业主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这一点便是企业的边界,它也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在科斯的观点的基础上,威廉姆森、哈特等人以资产专用性作为重要的参数,通过考察企业的边界,着眼于解决“套牢”或“要挟”以促进专用性投资,所得出的结论概括起来就是:当关系专用性投资越强、“套牢”问题越严重时,越应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这表现为企业边界的扩张;反之,则应采取市场交易的方式,而这表现为企业边界的缩小。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一些资产专用性很强的行业,并未像理论分析所预示的那样,普遍采用纵向一体化来解决“套牢”问题。与之相反,一些为解决“套牢”问题已一体化的企业,却纷纷采取企业外包等方式来组织生产,如日本汽车制造业就出现了下述的现象:汽车制造业涉及高度的资产专用性,但在日本并未出现范围广泛的纵向一体化,以解决“套牢”问题;相反以企业外包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却很流行,而这恰恰表现为企业边界的缩小。另一方面,过去由于市场交换中的信息搜寻和协作分工而付出的成本较高,所以企业必须把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活动集中在自己的内部进行,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集成制造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间跨越时空的合作日益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协作的交易费用,企业可以和其他的企业结成动态联盟,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上,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交给合作伙伴来完成。这种以先进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技术基础的外包,确实使企业的直接控制规模缩小了,但并不是传统企业边界理论所认为的企业边界也缩小了,因为从反映企业边界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看,外包之前由一家企业独享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变成了外包之后由若干企业共享的局面,所以反而是扩张了企业的边界。可见,外包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已使传统的企业边界理论失灵,需要对企业边界进行重新定位。企业边界的重新定位龙源期刊网企业作为组成社会生产的细胞,它是投资者依法设立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对于企业边界的认识,最有代表性的是科斯的观点。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Thenatureofthefirm)一文。科斯提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市场上,资源配置由价格机制自动调节;在企业里,资源配置由权威的组织来完成。但无论用市场机制还是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科斯进一步指出“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最明显的成本,是去发现相关价格是什么”,至此,科斯事实上己经向我们回答了企业出现的逻辑起点,以及企业与市场的界限问题。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进行所花费的成本要低。但是企业的组织成本与企业是形影不离的,它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而扩张,当在企业内组织交易的成本扩大到等于市场组织交易的成本时,企业与市场的界线也就划定了。显然,科斯所说的企业边界仅仅是企业的组织边界,在这个边界内企业通过直接的指挥和权威的组织来完成生产。但是,企业是不是仅仅在组织边界内就能完成全部生产呢?显然不一定,企业边界并不限于组织边界。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外包,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外包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其自身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企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外包那些不重要的部分,扩大经营自己的优势部分。最典型的是高科技行业,他们将越来越多的制造活动外包出去。外包意味着企业截取自己所在价值链中的一部分进行生产而缩小经营范围,将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于自己相对占优势的领域。这是不是标志着公司的边界会越来越小呢?戴尔公司只具有一个特定资源的能力,就把自己非常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个特定的领域,利用自己非常有限的资源,不但享有了规模经济的好处,而且在短期内,迅速地成长为全球PC市场的最大供应商。能力虽然只有一个,所经营的范围也很有限,可无论是从公司的销售额、利润额、地域范围等各种指标来衡量它的企业边界,它都是在迅速地扩张。这种通过外包契约实现了扩张的企业边界,我们不妨叫做企业的契约边界。根据企业理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企业虽然减少了契约的数量,但仍然是一个契约。也就是说,企业和市场只有程度的不同(指多一些或少一些),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其中的一个假设是企业的实质是包括了市场中的几个部分,也即企业的组成部分都是可以在市场上得到的。追本溯源,之所以使科斯有成本决定边界的这类想法的原因在于它所处的那个年代。那时的美国经济强调的是大生产,所有企业都在拼命地降低成本,从而使降低成本位于企业生活的中心。契约理论所适用的正是传统经济学背后的一个假设—利润递减。所以,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必会得到一个通过企业内部生产和外部购买成本相等的点。但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却完全遵循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原理—利润递增,因为在知识经济中,主要是思想的创新和知识的应用,而这些在被生产出来以后无论增加多少人的使用都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所以利润是递增的。生产大发展,最终决定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盈利与否是取决于它的“人无我有”的无形能力,而这一部分在市场上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也就是说在市场上能得到的所有东西不能提供任何企业存在的理由,使企业获得超常收益的是在市场龙源期刊网上买不到的无形能力。这就形成了企业契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一个盲区,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中在市场上得不到的这部分怎么解释?企业的无形资产或“或有资产”是这部分最典型的例子,如企业的品牌资产等等。现实中最极端的传统经济学例子就是资源加工业,比如矿山开采,他们不需要任何无形资产;而利润递增行业最典型的是商业咨询业、软件业,他们的思想就是他们的产品。两个极端的中间状态是许许多多的利润递增和利润递减混合存在的行业,比如半导体行业,生物制药行业。只不过是有些行业利润递减所占的比例多一些,有些行业利润递增所占的比例多一些。在这些行业的典型企业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经济,一种是利润递减的经济,如生产制造,另外一种是利润递增的经济,如品牌和研发。W.BrainArthur在他的《利润递增与新工商世界》中讲到,事实上,经济的主要部分取决于利润递增—高科技。在利润递减部分,只要不影响企业的无形能力,企业通常是尽自己最大可能地加以利用。两种经济对于企业边界来说,利润递减部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下来并外包出去,从而扩大了企业的契约边界(契约边界范围的扩大);而利润递增部分迫使企业更多地利用这些无形资产,使之不断地在企业组织边界内积聚,呈一种竞争优势提升的趋势(组织边界层次的提升)。两个部分的不同规则产生并改变着企业的两个不同的边界,这样就构成了企业的总边界—经营边界。企业的经营边界决定于企业对竞争优势的追求(一)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的低价格,或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总之都是企业拥有了利润递增部分的优势。要强调的是,利润递增部分并不一定就是指无形的东西。它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公司的能力,区别于其它公司的能力。许多无形的东西如软件也可以遵循契约化的原理而被外包出去。一个最简单的区别对公司而言是利润递增还是利润递减的方法是,看这种产品或能力是否能在市场上买得到。一般而言,在市场上买得到的东西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超额利润,而只有当公司具有区别于市场上其它厂商的能力时,它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一个公司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而公司又没有成本优势的话,那么,这家公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市场中的三种基本战略(如图1所示),每一基本战略都涉及通向竞争优势的迥然不同的途径以及为建立竞争优势采用战略目标范围来框定竞争类型的选龙源期刊网择。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在多个产业细分的广阔范围内寻找优势,而集中战略在一个狭窄的单个细分中寻求成本优势(成本集中)和差异化(差异化集中)。推行每一种不同战略所要求的具体实施步骤因产业的不同而差别很大,正如特定产业当中可行的基本战略互不相同一样。然而,尽管选择和推行一种战略远非轻而易举之事,他们却是任何产业必须认真探索的通向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二)企业对竞争优势的追求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边界世界上有许多著名公司,自身并不从事生产制造活动,但其产品却行销全世界。譬如耐克(NIKE)公司,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品牌,但耐克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著名的饮料厂商可口可乐公司,它并不从事饮料生产,但全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喝到可口可乐的饮料。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业务外包。耐克公司把自己的所有制造活动外包,而自己仅仅掌握气垫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而可口可乐公司也只是掌握可口可乐的原液配方以及品牌的营销工作,仅仅靠这两点便足以支撑起庞大的可口可乐王国。这种企业资源无成本的使用,是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不能再解释现代企业的许多行为。要彻底解释现代企业边界,必须要结合上述的无形资产利润递增和竞争优势理论。如果一家公司绝大部分都被契约
本文标题:基于外包的企业边界和竞争优势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9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