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op.1结构与演奏分析
龙源期刊网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op.1结构与演奏分析作者:王昭君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25期摘要: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印象主义的代表作曲家之一。本文分别采用例证法、对比法、分层论述等研究方法来对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op.1进行结构与演奏上的分析与阐述。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和声曲式演奏技巧一、德彪西生平及创作风格1.德彪西生平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ClaudeAchilleDebussy,1862-1918)杰出的法国作曲家。1873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随梅克夫人赴威尼斯、维也纳接触到威尔第、瓦格纳等人的音乐,在俄罗斯受到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俄国作曲家音乐的影响。1884年所作康塔塔《浪子》获罗马金奖,后赴意大利深造。2.《阿拉伯风格曲》op.1创作背景及风格德彪西的创作涉及钢琴、艺术歌曲等,钢琴是唯一没有停止过的创作,占有首要地位。本文研究的是他早期钢琴作品《阿拉伯风格曲》op.1,突出强调朦胧感,无时不刻体现出德彪西对于“印象”这个词的表达。创作特征为简短的音乐主题、色彩斑斓的和声、丰富多变的织体,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风俗等标题小品,具有朦胧、飘逸、空幻、幽静的气氛。二、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op.1结构分析1.《阿拉伯风格曲》op.1曲式结构分析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op.1属于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开始#c小调引子,连续三连音使全曲带入一种朦胧、梦幻的场景。后主题呈现,右手三连音加上左手八分音符,新动机进行三度模进,附点节奏和切分音后结束在E大调上。中部为四声部柱式和弦,右手连续模进上行,推动整体情绪高潮。再现引入新材料,加上左手三连音的下行流畅明亮并完美结束。龙源期刊网结构上德彪西依然采用传统三段体结构,但段落划分不明确,常使用不规则的手法来表现模糊的感觉,使段落之间更自由。2.《阿拉伯风格曲》op.1和声分析(1)传统和声运用作品的引子部分属于典型的传统的小调--#c小调。中部属于典型的A大调,四度模进环节,并使用一连串的七和弦叠置使得作品推向高潮,转而又回到开始的四声部形式。(2)五声性和声运用从呈示部开始就开始以一个五声性的调性引入,连续的三连音下行其实是调性的转换,由3#4#57#1开始的E宫五声调式,到后来67#13#4的A宫,体现出德彪西在和声运用上非凡的才能,后来转回到B大调也是十分自然。(3)“色彩”和声再现部第一部分相同,第二部分的新材料引入,在结束句时候采用了类似于A宫系统的调性,但是却似乎又是转回A大调,为主调的回归做准备。最后的尾声则奠定了基本的调式,那就是左手连续得373#5E大调。(4)和声色彩结合和声语言的不同是德彪西音乐中的特点,他承接了20世纪以前的古典和浪漫风格,也开辟了新的音乐和声语言。他使用不同和弦来体现和声色彩、气氛的转换,用和声变化来进行情绪描写、表现内心,打破大小调和声体系,各种音程、不协和音及连续七和弦运用等,因此他的作品的旋律听起来尤为奇特。三、《阿拉伯风格曲op.1》演奏技巧简析1.读谱分析在作品的谱面上,出现了许多音乐术语,为我们演奏这首作品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分析好这些表情术语可以帮我们更好的演奏这首作品。整体的音乐术语都使得我们更加清晰的体会到印象派音乐的短暂性、片段性,这不是古典主义的克制,也不是浪漫主义的全部柔情,当然也不同于民族乐派的急于表现,而是典型的印象派音乐。2.分结构演奏分析龙源期刊网曲子中多使用三连音,在印象主义的音乐中,三连音的演奏需要将每一个音进行的均衡。如引子部分需要平稳,不能过于突出。呈示部中多处运用3对2的节奏,不稳定的三连音将会使得曲子整体和声的混乱,需分手练习,再进行双手合练。中部整体柱式和弦,每个声部都要清晰。再现部引入新材料,四声部既需要强调上声部,也需要将下方声部的低音进行突出。尾声回到主题,八度两个主题对比,清脆和明亮,加上主和弦琶音上行,使作品更加空灵。3.手指触键分析印象主义音乐有不同层次的空间立体感,在演奏中手指的触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常以轻薄、柔软的触键方式,多运用手指肉厚的部位来弹奏,触键方向不规则的手法使段落之间所呈现更为自由。(1)和声语言处理作品整体属于E大调,结构分为三部分,分别通过调性关系变化呈现,功能性强,有明确的终止式,同时还有通过乐节模进而改变的调性。作品中五声音阶的运用独具东方魅力,调性使用上也有自身特点。全曲以一个四音列(a-#g-#f-e)的主题动机贯穿发展,并在和声、调性及写法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节奏、节拍和速度节奏上德彪西运用了大量的3对2的节奏音型。作品中速度变化十分频繁、细微,有渐快、减慢、渐强、弱等,速度力度变化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神秘的感觉。呼吸节奏上比较自由,有时又紧凑和紧张,因此呼吸在演奏中就要随着情绪、速度等的变化而变化。(3)音色控制呈示部连贯的三连音,必须要做到连贯且音不刺耳。连续的下行三连音表现一种流水式的流畅,左手的八分音符必须对应的十分均匀并且低音十分重要。最后一个乐句中双音下键时要整齐,需要两个不同长度手指的同时下键来避免两个音不同音色,用右手小指弹奏需要手腕的些许力量。(4)踏板运用①右踏板(延音踏板):根据和声功能换踏板;根据长音换踏板;快速换踏板。②左踏板(弱音踏板)作品段落的转换之间,需要进行两个踏板的结合,不仅起到减弱声音的作用,同时增强声音的色彩效果。呈示到中部的交接需要连续有层次地踩左踏板一步步弱下去。龙源期刊网③中踏板由于印象派的作品大多为片段,且片段间情感有所不同,所以中踏板在必要时候也会使用。有些部分有比较多的长音要进行保持,所以在演奏时候需要同时踩下中踏板和延音踏板,才能更好的演绎作品。结语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op.1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承接了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还开辟了音乐审美的新篇章。印象主义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音乐形式,为世界钢琴文化宝库增加了重要的财富,并且对20世纪钢琴音乐的文化和繁荣产生巨大的影响。参考文献[1]于慧.浅析德彪西钢琴作品第一首的演奏分析[J].黄河之声音乐研究.2012.[2]侯田媛.论德彪西钢琴曲的非传统和声手法之第一首简析[J].前沿学术论坛.2010[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本文标题: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op.1结构与演奏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1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