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亲子关系及家庭教育心理工作者民警教育困扰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情绪问题危机事件人际关系发展理论发展要素发展阶段逃木僵习性学精神分析认知发展行为主义生态系统先天内在外在(一)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本能本我自我超我本能欲望冲动道德观念社会规范性本能攻击本能研究了人类发展的情绪方面——爱、恐惧、焦虑等对生活的影响。性心理发展阶段年龄描述口唇器0~1岁性本能主要集中在口唇,因为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喂食是特别重要的。例如,婴儿突然断奶或断奶太早,后来可能会过分纠缠配偶或者过分依赖配偶。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便训练可能会引起父母和儿童之间比较大的冲突。父母营造的情绪氛围有持久影响。例如,儿童如果因为上厕所时发生的意外而受到惩罚,就可能会变得压抑、肮脏或者挥霍无度。性器期3~6岁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化性别角色的特征及与之竞争的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潜伏期6~11岁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突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不停地发展。生殖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性冲动。如果发展是健康的,婚姻和抚养孩子就能满足这种成熟的性本能。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五个阶段阶段和危机年龄有意义的事件和影响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婴儿必须学会相信别人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照顾者表现出拒绝或者前后不一致,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这里的人是不可信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照顾者。自主对羞耻和疑虑1~3岁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讲卫生等。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自立,儿童就有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父母。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试图像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有时候他们的目标或行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成功地解决这个危机要求达到一种平衡: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利益和目标。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自主对羞耻和疑虑6~12岁儿童必须掌握必要的学习和社会技能。在这一阶段,儿童经常将自己和其他儿童相比较。如果很勤奋,儿童将获得学习和社会技能,从而感到很自信,不能掌握这些技能可能会让儿童感到很自卑。主要的社会动因是老师和同伴。埃里克森八阶段论阶段和危机年龄有意义的事件和影响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青少年反复思考“我是谁”。他们必须建立基本的社会和职业同一性,否则他们就会对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社会动因是同伴。亲密对孤独20~4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与他人结成爱侣或同伴关系(或共享同一性)。没有建立亲密关系会使个体感到孤独或孤立。主要社会动因是爱人、配偶或亲密朋友(同性或异性)。繁衍对停滞3~6岁在这一阶段成人面对的主要任务是繁衍。他们要承担工作、照顾家庭和抚养孩子的责任。不能或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会变得停滞或自我中心。主要的社会动因是配偶、孩子或者社会准则。自我整合对绝望6~12岁老年人回想过去的生活,认为是有意义的、成功的、幸福的,或者是失望的、没有履行承诺和实现目标的。个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社会经历,决定着最终的生活危机的结果。(一)学习理论如果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能将他们任意训练成预设的医生、律师、乞丐等,无论他们的背景和出生如何!华生S—R刺激反应小阿尔伯特实验1、经典行为主义“婴儿是一张白纸,等待经验来书写。儿童没有天生的倾向性,他们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养育环境、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对他们的方式。发展是个体独特的环境所塑造的连续的行为改变过程。”“把他们看做是年轻的成年人。。。你的行为要保持客观而坚决。不要拥抱或亲吻他们,不要让他们坐在你的膝上。。。早晨与他们握手。如果他们非常好地完成了一项困难的任务,可以轻拍他们的脑袋,鼓励一下。。。一周之内,你就会发现做到完全客观是这么容易。。。不过要和蔼。你会为以前对待孩子的那种脆弱、敏感、令人厌恶的方式而感到羞愧。”1、操作行为主义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给予好的避免坏的给予坏的拿走好的强化惩罚消退1、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Page17个人因素行为环境相互决定论(一)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积极主动并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他们经常面对无法即刻理解的新奇刺激和事件的挑战。儿童思维模式和环境的不平衡,促使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恢复认知平衡。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称为恒常发展顺序,所有儿童都按照同样的顺序发展。认知阶段年龄表征经验方式主要发展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出生时他们仅有对环境的先天条件反射;在本阶段末,他们有了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婴儿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他们按照客体和事物外在的表现来反应。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认为别人理解事物的方式与自己是一样的。儿童通过活动增强想象力,逐渐认识到别人对事物的反应不是总与自己相同。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这种心理活动是逻辑思维的成分)。儿童不再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他们能够认识客体的基本属性和联系;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境,推断他人动机的能力增强。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通过对运算的操作(对思维本身的思考),青少年的认知运算得到了重组,此时的思维是系统和抽象的。逻辑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和可观察的事物,青少年喜欢作假想推断,这种系统的、演绎的思维,可以使他们考虑问题并正确作答。(一)习性学理论“儿童就像植物开花一样,达到全盛状态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和时间表,这是根植于他们的基因中的,父母怎样教养儿童并不重要。”——格赛尔生存和进化:婴儿的哭声、印刻敏感期:头三年是情绪反应和亲密关系(五)生态系统理论父亲母亲子女家庭社会系统理论(一)认知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是积极主动并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儿童思维模式和环境的不平衡,促使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恢复认知平衡。循环反应:指婴儿自己的动作引起的对新经验的偶然发现,婴儿一遍一遍地重复该活动,起先偶然发生的感知运动反应被加强,成为新的图式。模仿和客体永存性反射活动(出生到1个月),练习先天反射活动,如吮吸、握拳。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婴儿偶然发现自己能够做出和控制自己的一些反应,如吮吸手指,发出喔啊的声音。这些活动是以婴儿自身为中心的。二级循环反应(4~8个月),婴儿发现除了自己的身体外,还能控制物体做一些事情。如反复摇晃铃铛发出声音。这些活动是简单的、无计划无目的的。二级循环反应的协调(8~12个月),婴儿为了达到目的,能协调两种或两种以上动作。如拨开不想要的玩具,去拿想要的玩具。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月),婴儿开始积极探索客体,创造新的解决办法和影响。如把水倒在地上并用脚踩等等。符号问题解决(18~24个月),婴儿能对图式进行心里操作,而且对解决问题表现出洞察力。如突然地解决问题,假装游戏等。2、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符号功能的出现,符号能力指用一种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的能力,如词汇或物体。婴儿从有好奇心、凡事都要动手操作的婴幼儿,转变为使用符号且有思维能力的儿童。游戏:刚出生的游戏:集中在自身,如吮吸物品,发出声音;1岁左右游戏:集中在物体,通过动作表现,如扔东西和捡东西,玩沙子;2岁左右的游戏:象征性游戏,如过家家。促进认知:为儿童进行动作操纵、语言交流、想象、解决问题提供背景。皮亚杰实验表明,玩过大量假装游戏的儿童在认知测验上的得分好于玩的较少的儿童。促进情绪:通过扔东西释放情绪,被指责后通过过家家来教育洋娃娃。促进社会性:在假装性游戏中,儿童必须接受不同的角色,内化角色行为模式,并协调角色之间的活动,解决争端等。研究表明,参加大量假装性游戏的儿童的社交技能更加成熟,也更加受同伴欢迎。心理理论指儿童对人的心理的观点。即对他人心理的推测和认知。错误信念任务:小明把一些糖果放在一个蓝色抽屉里,就出去玩了。在他出去的时候,妈妈把巧克力转移到绿色的抽屉里。当小明回来后,他想吃糖果,他会去哪里找糖果?通常3岁儿童会认为去绿色抽屉里找,而4岁儿童认为去蓝色抽屉里找。心理理论基于儿童是从主观愿望还是客观信念去思考问题。心理理论对个体的情商、共情和交流沟通能力有深远影响。3、前运算阶段(2~7岁)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能够修改和重组表象和符号,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例如儿童获得守恒概念。概念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自我中心儿童认为他人与自己有同样的观点。儿童有时也会表现出自我中心,但此时他们也能认识到他人与自己可能具有不同的观点。泛灵论儿童认为他们不熟悉的、能自己动的物体具有生命特征。儿童更多地意识到生命的生物学基础,并不再将无生命物体赋予生命特征因果论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儿童有时也会认识到相关联的事物必然是一个对另一个有影响。儿童对因果关系有了较好的理解。不可逆/可逆性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儿童能回想起他们见到的变化并进行前后比较,思考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之后)具体运算的思维只能运用在真实的、具体的事物或情景上,只有事物真实存在时,具体运算的推理才会是正确的,而形式运算不在局限于真实的或者可观察到的事物上,把逻辑推理运用到XYZ等抽象符号上,可以进行演绎和归纳。形式思维对青少年成长的帮助:(1)帮助青少年获得对他人心理观点和行为更丰富的理解。(2)开始质疑、叛逆。青少年不再像年幼儿童一样听从权威的教导,而是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运用假设演绎和归纳,开始质疑一切,变得迷茫、困惑,容易受挫,并表现出叛逆。(3)理想主义。是抽象推理能力发展的结果。(4)自我意识的苏醒。假想观众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事物的感知事物的符号具体的逻辑抽象的逻辑体验世界认识世界思考看到的思考看不到的(二)情感1、情绪基本情绪:出生~7个月,包括厌恶、痛苦、好奇、愤怒、恐惧、快乐、悲伤图片自我评价型情绪:12~24个月,包括尴尬、嫉妒、内疚、骄傲、害羞,通常是感知到自己的行为违反了标准或规则。Inserttitletexthere123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调节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背景图片: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教程:教程:教程:资料下载: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论坛:例如帮助孩子在难受的时候转移注意力到听音乐上。转移注意例如当孩子面对恐惧、失望时,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事物,消除消极情绪。正确认识例如伤害他人后加强不安的感受,成功后加强自豪感。加强感受如何引导消极情绪?2、气质气质指个体在情绪、运动、注意反应以及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先天差异。气质具有生理基础,受遗传影响(只是中等影响),较为稳定。气质也可以改变,而是否改变取决于儿童气质类型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度。气质类型表现容易
本文标题:亲子关系及家庭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2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