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园林绿化苗木的发展现状与繁育
园林绿化苗木的发展现状与繁育技术主讲人:王皓目录•一、现代园林的概念及意义•二、常用园林植物•三、园林绿化苗木的现状和发展•四、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简介•五、草坪•六、园林绿化的维护与管理一、现代园林的概念及意义•1、什么是园林•2、中国古典园林•3、中国现代园林1、什么是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2、中国古典园林•(1)“天人合一”是中国园林的思想。•(2)园林,犹如建筑物的服装。•(3)中国古典园林,赋予植物人的品格以及不同寓意。•(4)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的关系。•(5)中国园林植物配置,取法自然,因地制宜,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6)走样的现代园林,过多的模仿西方园林,使中国的传统园林受到了威胁。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豫园3、中国现代园林•1、现代园林必须是先进文化的体现。•2、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二、常用园林植物•1、常绿针叶树•2、落叶针叶树•3、常绿阔叶乔木•4、落叶阔叶乔木•5、常绿阔叶小乔木及灌木•6、落叶阔叶小乔木及灌木•7、藤木•8、一、二年生花卉•9、球根花卉•10、水生花卉1、常绿针叶树云杉马尾松白皮松雪松2、落叶针叶树金钱松落叶松水松3、常绿阔叶乔木广玉兰洋紫荆4、落叶阔叶乔木银杏鹅掌楸构树法桐5、常绿阔叶小乔木及灌木苏铁含笑6、落叶阔叶小乔木及灌木玉兰白鹃梅7、藤木蔷薇紫藤爬山虎8、一、二年生花卉千日红凤尾鸡冠9、球根花卉大丽花郁金香10、水生花卉荷花睡莲三、园林绿化苗木的现状和发展•(一)绿化苗木的品种•(二)防范绿化苗木品种种植不合理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了解市场需求,将苗木生产做到有的放矢。•(四)分析自身优势,把握苗木生产的定位。•(五)北方最具发展前景的苗木种类(一)绿化苗木的品种•1、哪些苗木需求量大?•2、哪些苗木短缺?(二)防范绿化苗木品种种植不合理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1、错开品种,错开种植时间•2、不要跟风种植(三)了解市场需求,苗木生产做到有的放矢•1、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2、退耕还林,荒山荒坡绿化工程•3、市场工程及生态环境建设•4、公路、铁路、河流和湿地治理工程•5、新建公园,如湿地公园、开放公园、社区公园•6、创建园林城市•7、城乡一体化建设•8、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四)分析自身优势,把握苗木生产的定位•1、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土地租金•2、人力优势(劳动力是否廉价)•3、品种优势(造型树)(五)北方最具发展前景的苗木种类•1、树形高大、雄伟的大桥木。如雪松、桧柏、七叶树等。•2、对土壤、气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如千头椿、大叶榆等。•3、在抗旱、耐水湿、防风、耐盐碱、抗病虫害等方面表现出众。如绒毛白蜡、枫杨等。四、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简介•花木的繁殖方法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则不外乎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1、什么是有性繁殖?其特点是什么?•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即是利用植物的种子或孢子直接播种培育实生苗的繁殖方法。•有性繁殖技术简单易行,能很快为群众所掌握。即可应用于大规模苗木生产,又适宜单家独户小规模经营。此外,实生苗具有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在短期内可以培育出大量花木苗等优点:其缺点是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开花结实较迟。•4、观赏性好的树种,包括树形或叶片独特,以及花期长花色艳的品种。如玉兰、黄山栾、红栌等。•5、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绿化树种,能兼顾木材、果品、药材或油料生产。如山核桃、杜仲、山楂等。•6、能够造型的树种。如黄杨、女贞、五角枫等。2、常用的播种方法有哪几种?•(1)撒播•撒播是将种子均匀地播于圃地上的一种方法。一般小粒种子如半支莲、西番莲、瓜叶菊等花卉多采用此法。播种时最好在种子里惨一些细沙或细土,拌匀后再进行撒播,以利种子分布均匀。此法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出苗整齐,管理较集中;缺点是通风透光差,株、行距不整齐。(2)条播•条播是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播种沟内。一般中粒种子如紫茉莉、凤仙花、紫荆等多用此法。其特点是:花苗有一定的株、行距,便于管理及其他的抚育管理,松土、除草、是均很方便,受光均匀,通风条件也很好,是当前花卉生产上一种较好的播种方法。(3)点播•按一定的株、行距挖穴播种,或按行距开沟后再按株、行距将种子播于沟内。此法适于大粒种子如唐菖蒲、朱顶红等花卉播种。3、播种后的日常管理•播种后的管理工作包括浇水、遮荫、松土、除草、间苗、施肥等项,其中浇水是一项日常性的关键项目。浇水要适时、适量,切忌过干、过湿。种子萌发的初期处于膨胀阶段,需水量多,应勤浇水,但每次浇水量宜少;进入根系萌动期,要节制水分,减少浇水次数和水量,以免因缺氧烂根。总之,在幼苗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待种子出土后,应在雨天或晴天傍晚及时揭除覆盖物,逐渐增加光照,并控制肥、水,让苗木经受锻炼,确保苗木的健壮生长。等到长出真叶后,可施氮肥一次(5%腐熟肥液、9.5%水)•若幼苗过密,还要及时间苗,以保持花苗一定的营养面积,间苗的原则“适时间苗,留优去劣,分布均匀,合理定苗”。间苗后再及时浇水一次,以免留床苗因根系松动而萎蔫甚至死亡。待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要进行移植,扩大株行距,为根系的伸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幼苗快速生长。4、什么是无性繁殖?其优点是什么?•无性繁殖又名营养繁殖,它是利用植物营养体的再生能力在人为的帮助下增值的方法。•无性繁殖的优点是成苗快,开花结实早,且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特别是在种子缺乏,某些花卉开花不易结子或种子难发芽等情况下,其优越性更为明显。例如良种月季、二乔大丽花、白紫薇等珍贵花卉,只有采用无性繁殖法才能保存,所以此法为历代种花者广泛采用。•无性繁殖法包括扦插、分割、压条、嫁接等,近年来又出现了组织培养新技术。5、什么是硬枝扦插?此法适合于哪些植物?•硬枝扦插是采用已经完全木质化的一二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硬枝扦插法适用于贴梗海滨、木槿、紫薇、月季、一串红等多种花卉。扦插时期在当年落叶后至翌春叶芽萌动前进行(9-10月、3-5月)。插播的长度因种类而异;月季、茉莉等花灌木为5-10厘米,紫薇、桂花等小乔木为10-15厘米。但夹竹桃、柳树等则可长达1-3米;而山茶花等还可采用单芽扦插;其长度仅1-2厘米,无论枝条长短,均需具有一个或几个叶芽,方能生根萌芽形成新植株。6、什么是软枝扦插?什么时间扦插最好?•软枝扦插是选用刚木质化的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故名嫩枝扦插。菊花、吊兰等草花及山茶花、扶桑等木本花卉多用此法。•软枝扦插时期,在温室内全年均可进行;露地扦插,除寒冬酷暑外,其余的生长期均可进行,但以春梢第一次生长期结束,枝条以相当充实而夏梢尚未萌发前进行最好。只要为其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均容易生根,快的4-10天,慢的也不过15-30天,短期内便可成苗。7、叶插、根插•割取花卉的整个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进行扦插,培育成新植株的方法。•叶插的花卉,其叶脉或叶柄须具有长出不定根、不定芽的能力。叶插多在室温中进行,因为在温室中进行叶插,可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利成活。•利用花卉的根部作插穗的方法,称为根插。•福禄考、腊梅等从根部能发出不定芽的花卉,可采用根插法。其中芍药、牡丹、凌霄等具有较粗的根,可按5-10厘米的长度剪裁,插入沙床或全部埋入扦插沟内;垂盆草等的根系较细,则可切成2-3厘米的小段,撒插在事先处理好的床面或花盆内,生根后即成为新植株。8、埋条、压条繁殖法•埋条育苗,就是将整个枝条或带根苗横埋土中,是促其生根的一种方法(如紫藤、竹类)。•压条育苗,是利用母枝的枝条或藤蔓压入土中,或用其他湿润材料(如棕片,塑料薄膜)加以包裹,促使气生根后再从母株割离,成为独立的新苗木。(1)低压法将丛生或分支矮、富有弹性的枝条弯至地面,略上表皮,上面覆土。如桂花、米兰、石榴等可用此法。(2)高压法分枝点高、枝条无法压到地面的园林植物,或木质坚硬枝条不易弯曲的植株,均采用高压法繁殖。如海棠、梅花、樱花、杜鹃、广玉兰、丁香等。9、分株繁殖•将母株根茎萌发的幼株或侧枝从母体割离,或将丛生状的花灌木由一丛分割为数丛,而切下的每一幼株或分割出来的每一小丛均附着根系,栽植后能成为新的植株。这一繁殖方法称为分株法。10、嫁接•嫁接又叫接木、接树。嫁接是人们有目的地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芽或胚等组织,接到另一株植物的适当部位,使这个枝条、芽或胚接受它的营养,使两者愈合生长成新植株的方法。•通过嫁接,利用接穗和砧木的相互结合获得数量多、品质高的苗木,还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提前开花结实,增强植物的抗逆性等。所以嫁接育苗法在园林植物栽培上已被广泛利用。•11、杆插苗(法桐、柳)12、组培苗五、草坪•1、草坪的类型•2、北方常用的草坪草•3、如何种草坪•4、草坪的维护与管理1、草坪的类型•(1)游憩草坪:休闲散步•(2)运动场草坪:足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3)飞机场草坪:保持视野、防飞鸟、防飞尘•(4)观赏草坪:园林绿地护坡2、北方常用的草坪草早熟禾黑麦草•3、如何种草坪•4、草坪的维护与管理六、园林绿化的维护与管理•1、修剪•2、浇水•3、施肥•4、除草•5、病虫害防治•6、园林养护及其新产品1、修剪2、浇水3、施肥4、除草5、病虫害防治6、园林养护及其新产品•(1)一些常用园林养护用品及病虫害防治药剂的介绍。•(2)以及树木移植的新材料。•(3)名木古树的救护复壮。•(4)森林防护专用品。•(5)家庭园艺养护品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本文标题:园林绿化苗木的发展现状与繁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3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