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沥青混凝土施工培训第三部分质量控制与检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的重要性碾压式沥青混凝土质量技术要求碾压式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检测内容质量不合格的处理办法1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的重要性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作用主要是防渗,其防渗效果的好坏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沥青混凝土心墙为大面积薄层结构,它的防渗效果不仅与大面积的施工质量有关,同时还要看是否存在有局部缺陷.对于渗透系数小于10-7cm/s的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来说,渗漏主要是因局部缺陷,如碾压不密实、裂缝、接缝质量不好等造成的。举例来说,茅坪坝心墙的防渗面积为5.5万m2,平均厚度为90cm,平均蓄水深度为50m,首先必须保证有大面积施工质量良好,才能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假设有99%的面积施工质量良好,渗透系数达到10-7cm/s,其中仅1%的面积施工质量不好,渗透系数只达10-4cm/s,则总渗漏量QQ=∑KiAih/L=(1×10-7×(0.99×55000×104)×5000/90)+(1×10-4×(0.01×55000×104)×5000/90)=3025.0+30555.5=33.58L/S心墙的平均渗透系数KK=QL/(Ah)=33.58×1000×90÷(55000×104×5000)=1.1×10-6cm/s可以看出,尽管只有1%面积不合格,就使整个心墙的防渗效果降低10倍。因此,防渗心墙不仅要注意大面积的施工质量,更应精心消除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局部缺陷,在施工中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检验,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就应认真把它修补好。这就像一个普通的洗脸盆,尽管它各部分都很好,花色也很美观,如果有个小洞,就要漏水,就不能认为是一个好脸盆,所以心墙防渗的施工质量合格率,应要求达到接近100%。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方法,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不同,与一般公路沥青混凝土也有差别。水工防渗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这主要表现在:①整个施工过程始终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②对原材料质量,骨料级配和配料精度要求较高;③对混合料要充分拌合均匀;④对沥青混凝土要求压实得非常密实等。因此在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检验,才能保证防渗效果,并且在施工之前,必须重视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详细的施工质量检测制度。②建立有较好装备和技术水平的工地试验室。③培训技术队伍,提高施工技术水平。2.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技术要求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的技术要求即质量评判标准.这里我们分别按原材料、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心墙介绍。2.1原材料原材料包括:粗、细骨料填料沥青2.2沥青混凝土心墙及其它粗骨料(2.36~19mm)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表观密度g/cm3≥2.6吸水率(%)≤2.0针片状颗粒含量(%)≤25含泥量(%)≤0.5级配连续级配超径≤5逊径≤10坚固性(5次硫酸钠溶液循环质量损失)%≤12粘附性≥4级其他级配良好,岩质新鲜坚硬,在加热条件下不引起性质变化细骨料(2.36~0.075mm)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表观密度g/cm3≥2.55吸水率(%)≤2坚固性(5次硫酸钠溶液循环后重量损失)(%)≤15含泥量(%)≤2超径(%)≤5水稳定性≥6级其他岩质坚硬,在加热条件下不引起性质变化.填料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表观密度(g/cm3)≥2.6含水率(%)≤0.5亲水系数≤1细度(%)0.6mm1000.15mm900.075mm85其他不含泥土、有机质杂质和结块沥青质量要求(SG2)项目质量要求备注针入度(25C,1/10mm)60~80软化点(环球法,C)46~55延度(15C,cm)≥150密度(g/cm3实测含蜡量(%)≤2.2脆点(C)≤-10溶解度(%)≥99.0闪点(C)≥230重量损失(%)≤0.5薄膜烘箱试验后针入度比(%)≥65延度(15C,cm)≥80软化点升高(C)≤6.5重交通沥青质量要求(AH70#)项目质量要求备注针入度(25C,1/10mm)60~80软化点(环球法,C)44-54延度(15C,cm)≥100密度(g/cm3)实测含蜡量(%)≤3.0溶解度(%)≥99.0闪点(C)≥230重量损失(%)≤0.8薄膜烘箱试验后针入度比(%)≥55延度(15C,cm)实测2.2沥青混凝土心墙及其它沥青混凝土技术指标项目设计指标备注密度(g/cm3)2.37孔隙率(%)3一般实验室控制成型试样2.0渗透系数(cm/s)1×10—7马歇尔稳定度(60C)N5000马歇尔流值(1/100cm)50水稳定系数0.9热稳定系数0.85小梁弯曲应变(%)1.0当地年平均气温模量数K~400E~μ模型,当地年平均气温内摩擦角Φ()25三轴试验,当地年平均气温凝聚力C(MPa)0.3《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SL501-2010心墙尺寸及平整度要求宽度铺压层厚度中心线偏差平整度有效宽度≥设计宽度±10mm±10mm3m尺,±10mm与心墙同步铺压的过渡层要求最大粒径5mm含量0.075mm含量相对密度渗透系数≤80mm25~40%5%0.70~0.7510-4cm/s配合比允许误差沥青填料细骨料粗骨料±0.3%±1%±3%±5%过渡层:平整,密实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允许偏差材料种类沥青填充料细骨料粗骨料配合比的逐盘允许偏差(%)±0.3±2.0±4.0±5.0#配合比的每天总量允许偏差(%)±0.1±1.0±2.0±2.03碾压式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碾压试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工艺:原材料准备现场场外试铺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碾压成型那么,我们就依照施工工艺划分阶段来探讨碾压式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3.1原材料准备阶段主要质量检测的目的是:粗、细骨料的料场选择和加工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填料、沥青的厂家和品种的选定3.1.1粗、细骨料料场的选择与骨料加工系统a.主要依据标书中的技术要求选择性能满足要求的料场,一般这一部分为外委,首先选择储藏有碱性岩石(例如灰岩,石灰岩等)的地方取样送外委单位检测,通常随配合比设计试验一起.检测的项目全部;一般情况下,整个施工过程只完成一次。b.骨料加工主要检测超逊径、针片状骨料含量和骨料级配;检测的目的保证骨料加工系统的生产质量的稳定性。3.1.2沥青选择沥青生产厂家及沥青标号。一般依据坝址的地理位置,就近原则选择,再根据经验确定沥青标号例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常用重交70#沥青或70#水工沥青,再取试样同配合比设计一同委托第三方。检测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3.1.3填料选择填料生产厂家,一般就近的水泥厂的石灰石粉,取试样同配合比设计一同委托第三方来完成。检测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3.2沥青混合料拌制阶段3.2.1原材料进场的检测3.2.2正常施工时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测3.2.1原材料进场的检测原材料进场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检测对象取样地点检测项目检测频次检测目的沥青沥青仓库针入度同厂家、同标号沥青每批检测一次,若样品检测结果差值大,应增加检测组数。沥青进场质量检验软化点延度(15℃)延度(4℃)*密度同厂家、同标号沥青每批检测一次,取样2~3组,超过1000t增加一组。含蜡量当量脆点溶解度闪点薄膜烘箱质量损失同厂家、同标号沥青每批检测一次,若样品检测结果差值大,应增加检测组数。针入度比延度(15℃)延度(4℃)*软化点升高粗骨料成品料仓密度每50个工作日检查1次,当更换料源时或开采地点检测1次(或1000m3~1500m3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0m3按一取样单位抽样检测。)材料品质检定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坚固性粘附性含泥量级配及超逊径超径每5个工作日检查1次(或每100m3~200m3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m3按一取样单位抽样检测。)控制生产逊径细骨料(含人工砂和天然砂)成品料仓密度每50个工作日检查1次,当更换料源时或开采地点检测1次(或每1000m3~1500m3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0m3按一取样单位抽样检测。)材料品质检定吸水率坚固性粘土、尘土、炭块水稳定等级超径石粉含量含泥量轻物质含量填料储料罐含水率每5个工作日(或雨后)检测检查1次每50个工作日检查1次,或更换料源材料品质检定密度亲水系数细度(级配)每50个工作日检查1次,或更换料源控制生产沥青沥青进场质量检测:每一批运到工地的沥青,其质量可能会有变化。因为,沥青质量与生产沥青的原油有关系,而每批沥青所用原油可能会有差异。即1次/批,取样地点为沥青仓库,检测全项目指标;沥青使用时(即正常施工时)的质量检测:由于施工时,沥青须经过加热、脱水、保温的工艺过程,如果工艺措施不当,例加热时温度过高,会使沥青质量变差,因此,正常施工时,沥青质量检测1次/天,取样地点为沥青热料罐,检测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大指标。同时,沥青加热温度的随时监测。说明:①沥青运至工地,应在沥青堆放库抽取沥青样品进行品质检验。沥青检测指标任何一项不满足质量要求,均为不合格品。已经通过检验接受的沥青,不管在任何时候对进场使用的沥青须进行抽样检测,若发现其指标与技术要求不符合,则该沥青为不合格品。②骨料加工厂应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建立检验制度,按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抽样检验,材料品质检验成果合格或者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③矿粉加工过程应加强工艺控制。填料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验验收,若密度、含水率、亲水系数指标不能全部达到要求,则不能使用。④沥青混合料所用的各种改性剂,应与试验和设计所确定的材料性质相符,并按有关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和设计的质量要求验收,每批或每3t~5t取样一组,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3.2.2正常施工时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测正常施工时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检验项目和标准检验对象检验场所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标准检测频次沥青沥青加热罐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符合本标准表5.1.1要求,掺配沥青应符合试验规定的要求。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天至少检查1次。温度按拌和温度确定。随时监测粗细骨料热料仓超逊径、级配测定实际数值,计算施工配料单。计算施工配料单前应抽样检查,每天至少1次,连续烘干时,应从热料仓抽样检查。温度按拌和温度确定,控制在比沥青加热温度高20℃之内。随时监测,间歇烘干时应在加热滚筒出口监测。矿粉拌和系统矿粉罐细度计算施工配料单。必要时进行监测。检验对象检验场所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标准检测频次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出机口或铺筑现场沥青用量±0.3%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天至少抽提1次。每盘记录矿料级配粗骨料配合比允许误差±5%,细骨料配合比允许误差±3%,填料配合比允许误差±1%。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天至少抽提1次。每盘记录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其它指标(如渗透系数、弯拉强度、C、φ值等)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定期进行检验。当现场可钻取规则试样时,可不在机口取样检验。外观检查色泽均匀、稀稠一致、无花白料、无黄烟及其它异常现象。混合料出机后,随时进行观察。温度按试拌试铺确定,或根据沥青针入度选定。随时监测。说明:在沥青混合料制备过程中,应专门监测沥青、矿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严格控制各工序的加热温度和沥青混合料的出机温度,并注意观察出机沥青混合料的外观质量,凡沥青混合料质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按废料处理:1.沥青混合料配料单算错、用错或输入配料指令错误;2.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的计量失控或超出控制标准;3.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4.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140℃或储存时间超过48h;沥青混合料检测应在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但未碾压之前取料,检验其配合比和技术性质。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沿摊铺方向每隔5m取2kg试样,从5个不同部位取样,样品总重约10kg,均匀混合成1个样品,对其进行沥青用量、矿料级配、孔隙率、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的检验。其它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抽查。3.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成型阶段3.3.1沥青混合料在铺筑过程中应对温度、厚度、宽度、碾压及外观进行检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质量控制点。3.3.2在碾压成型的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施工单元,
本文标题: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