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生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
初中生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初中生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鞠海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生物实践教学受到一定的重视。在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生物课程标准,将实践教学置于突出地位,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生物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推进上述理念的贯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一)提高学生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可采用比较、分类、类比等推理方法,使他们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新的概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比如,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完成的、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再逐渐加大探究的难度,使他们能循序渐进地提高探究能力。又如,学生在实验室观看昆虫标本、腊叶标本和叶的构造后深受启发,回去后就能自己动手制作出形态逼真、绚丽多彩的叶画书签,相互赠送给同学。还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生物的趣闻,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自然界中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动植物,也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在教学中适当地插入这些趣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尝试发现昆虫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不为人知的现象,养成观察探究的习惯。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探索性实验,增强了他们学习植物兴趣的稳定性。(二)充分利用资源首先可利用校园资源进行实践教育,校园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充分利用校园、营造实践氛围是搞好环境实践的重要环节。学校校园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校园内的一草一木进行科学分类,并将该植物的生命活动特点及经济价值都写在标牌上,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点。其次,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物种丰富,环境优美,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要将结论性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要提供相关的信息、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自己归纳出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次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和实践。现行的初中生物新教材共安排实验、学习、动手制作等课程,占总课时的15%左右,这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如在上“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这节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完成光照或水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这样学生就有了感性的认识,再来上这节课,学生就有了较深的印象,就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三)解决实际生活生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之中,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的表皮细胞的观察,在实验台上摆放诸如杨树叶、蒜、洋葱、向日葵种皮、菠菜等实验材料,让学生在实验观察过程中,自然总结出表皮细胞排列的共同特点,教师则趁热打铁讲解表皮细胞的结构,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教材的实验材料选用洋葱。还有在学习完“绿色植物怎样制造养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根据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想出方法。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利用阳光,可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增加CO2浓度,即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也能达到增产的目的;选择具有优良品质的种子,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点。(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测评方法严把章节检测关,采取多种测评形式。可以书面考试,也可以口头测试。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互阅互改。可以闭卷考试,也可以开卷考试。另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识图或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等等。对每次测评结果,都要认真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更好地做到查漏补缺、培优补差,对学生进行多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生物实践教学只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源泉,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如何进行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龙山县湾塘乡初级中学李湘军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活动,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探究学习组织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是我们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引导学生做好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七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一一完成,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重点理解变量和初中阶段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只允许出现一个变量。在教学中个人认为,教师在实验中无论学生选择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中的哪一个因素进行探究都是可以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为使实验设计更加完善,教师及时给予点拨:(1)需要做对照实验吗?需要探究几个变量?这么多变量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要几个实验装置?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然后教师讲解探究实验重点在于控制变量法,每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其余条件都相同。这次活动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教师要有耐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这样,一则学生有成功感;二则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二、引导学生熟悉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无论学习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实验亦如此。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注重七个步骤的记忆,而忽略七个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顺序,不能只注重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忽略各步骤的独立性。所以在教学中重点结合已做过的探究性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比对课本示例,完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中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从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有意识地设计了针对思维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子设计出完整的探究性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教学难点,而且可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实际教学中,实验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而明确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关键,也是学生实验设计的难点。我们可以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不同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总结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方法一:直接从实验目的获取。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什么?(光)方法二: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推出。如: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首先演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别泡在浓糖水和清水中的萝卜条所呈现的不同现象。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不同溶液中的萝卜条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如果将已经皱缩变软的萝卜条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浓糖水和清水有何区别?萝卜条的细胞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实验原理是细胞吸水或细胞失水,找出实验变量——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主要在实验设计中理解“什么是对照”、“什么是干扰因素”、“如何巧妙地设置对照组”、“如何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等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掌握了实验设计的关键,一举突破了实验设计的难点,所以对紧接其后的探究性实验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三、科学训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不能形成能力。真正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1.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材料或重新设计。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实验中增加将天竺葵的叶片与银边天竺葵叶片直接进行对比实验,用淀粉的产生部位同时也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以试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训练,从理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围绕学生探究能力训练的试题不少,选择与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探究试题效果更好,也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物学知识、事实和材料为背景编制训练题。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无疑是对生物教师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只要我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重视,以方法入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创设探究思维训练情境,学生才能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体系,才能使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充满活力。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刘达阳电话:15909353305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中学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学段:中学学科:生物摘要:本文主要解决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性课的问题,笔者从事生物教学也十年,深知生物是副科这种想法在以前就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了,如何让学生也把这个学科当成正科认真来上呢?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就是探究实验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浅谈多年来的生物教学经验。关键词:生物教学;探究实验课;初中生物;课堂气氛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多的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自2003年课改以来,至今已有十年,现在又迎来新一轮课改就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从事生物教学也十年,明白生物是副科的想法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了,如何让学生能把生物学科当成正科认真来上呢?教师应当尝试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的“场所”,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释放学生的个性,展现生命的活力------那就要合理上好探究实验课。但是,想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自己去实验,但由于时间有限(课标要求每周三节课,而实际上据我了解的多数学校都是只有两节课),做起来很困难。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初中生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呢?是我们所有生物教师面临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以为:一、初中生物是以陈述概念为主的一门学科,它主要选取了比较浅显易懂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回答“是什么”这些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因此,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依赖性很强,那些缺乏必要的感性认知能力的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时会遇到很大困难,往往导致机械学习。所以教师就更要有针对性的备好课,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分析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期准备工作,每个探究实验尽量制定好符合学情、特别是要符合本地实情的目标。只有这样,你的课备好了,内容充实了,又切合生活实际了,自然而然会略胜一筹,然后就是让学生对你的这节课感兴趣。并不是说你把课备好了,去上课,学生就一定会感兴趣,关键还是要看你上课的方式方法。可以配合一些肢体语言,添加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上一些小笑话,有条件也可以搞一些小活动来缓解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那些枯燥乏味的课本,兴趣自然会提起来,有了兴趣再让他们学习就轻松多了。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当下课堂教学中提得最多的口号。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
本文标题:初中生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4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