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人教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六单元26、皇帝的新装作家作品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仍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关于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词语积累☆正音辩形炫.(xuàn)耀称.(chèn)职妥.(tuǒ)当呈.(chéng)报滑稽.(jī)陛.(bì)下精致.(zhì)头衔.(xián)爵.(jué)士骇(hài人)听闻随声附和(hè)赏赐.(cì)御聘.(pìn)勋.(xūn)章chēng称呼hé和谐gēng更衣quān圆圈称和更圈chèn称心hè唱和gèng更好juàn猪圈☆词语释义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当、适合。炫耀:夸耀。精致:精巧细致。呈报:报告(上级)不可救药:病重到无药可救。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二个。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思路结构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写作分析(1)全文以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按时间顺序,围绕新装的奇怪特性安排材料,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故事简单浅显,情节却波澜起伏,富有喜剧色彩。(2)运用想象的手法表现中心意思。想象就是在已知的事实或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创造出新的形象。(3)夸张方法的运用,对于童话写作有突出的作用。(4)善于运用儿童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精读品析☆妙句涵咏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评点]文章一开头就用夸张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嗜新衣成癖的皇帝,他为穿新衣而恣意挥霍,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穿衣上而不顾国事。一开始就让读者对这个不称职的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为下文骗子成功行骗作好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2、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评点]这句话是借助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完成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皇帝、大臣们、老百姓等无一不说假话都是因为受骗子的这句“钳口术”的约束,可见骗子骗术之高明,对虚伪的人们的心理琢磨之透彻。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评点]只有未涉人世、纯洁天真的儿童,才能无忌地直言事实,说出真相。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觉、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恢谐的故事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信心,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无私无畏。4、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评点]皇帝内心已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摆出“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内心的恐慌,这正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虚伪的本质。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佳段欣赏“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评点]在《皇帝的新装》的结尾,在喧闹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孩子的形象,作者让他在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喊出了“天真的声音”,增强了神奇的童话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顿使故事情节颇具匠心。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这是因为孩子怎样想就怎样说,无所顾忌,直言不讳,而且,“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非常符合孩子的身份,要是没有这“天真的声音”,必将减弱童话的艺术魅力,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觉不真实,其实,这“天真的声音”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至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连皇帝了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是真的,因此“有点发抖”。“天真的声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具有千钧之力。让孩子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心写童话的具体表现,他不是用成人的观点去观摹儿童的心理,把生硬的教诲刻上童话的印记,而传输给幼小的读者,他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恢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童话家。问题探究1、皇帝想去看新衣服织的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时,心理矛盾斗争激烈。这说明了什么?[解答]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写得非常精彩。“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是第一次转折,他担心自己也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或者愚蠢的皇帝。接着是第二次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做镇静。虽然如此,但还是害怕自己看不到那块布,所以“仍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是第三次转折。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2、这场骗局最后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解答]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喊出了真相:“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真又肯定的话,符合孩子的身份。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孩子无所顾忌无所畏惧,才敢说真话,相形之下,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之所以都说假话,都无不出自于自私自利之心。习题指津一、[思维展示]此题意在培养学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语句和概括内容要点,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能力,第1小题可先勾画出在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新装”面前皇帝、大臣以及老百姓的语言和表现,然后再概括。第2小题意在让学生在第1小题基础上作进一步思考、概括。[参考答案]1、童话一开头就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皇上在更衣室里”等无不说明皇帝嗜新衣成癖。正是这样,两个骗子才能抓住皇帝的致命弱点、毫无顾忌、大胆行骗。此外还赋予新装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不但迎合皇帝的虚荣,而且可用以检验臣民,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皇帝更具吸引力,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在骗局中揭露皇帝和大臣们道貌岸然、自欺欺人的丑行。2、“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二、[思维展示]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有关皇帝的语句中,行动。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皇帝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1、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2、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对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3、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的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三、[思维展示]此题意在让学生将所学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第1题第一问重点说说自己选择做法的制约因素。第二问,可让大家先列举现实生活中明知是假,偏要说真的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第2题可提示学生从骗子的动机和客观效果上分析认识。[参考答案]略(言之成理即可。)体验对话[例1]课文有很多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请举例谈谈。[思维展示]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是童话故事的创作手法,夸张和想象在课文中比比皆是。甲、乙、丙三位学生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27、郭沫若诗两首甲生:皇上“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说:“皇上在更衣室里。”所有这些都是夸张。乙生:皇上裸体游行那才是大胆的夸张呢!丙生:“骗子假装忙着织衣服,皇上裸体在镜子前扭来扭去那才叫人倾倒啊。这也是夸张和想象。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作家作品郭沫若(1892~1978),诗人、学者。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留学,先学医,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并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皖南事变前后,写了《屈原》《棠棣之花》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革命人民的斗志。1944年,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当时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1949年后担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等,散文《我的幼年》《创造十年》《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背景材料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曾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皂”的黑暗现实,他对“五四”后祖国新面貌的美丽憧憬,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以达到社会进取的愿望陡然归于破灭,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集《星空》表达了这一思想感情。如《黄海中的哀歌》写道:“浪又浊,漩又深,味又咸,臭又腥,险恶的风浪,没有一刻的宁静,滔滔的浊浪,早已染透了我的深心。我要几时候,才能恢复好我的清明哟!”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他在《星空》集的《献诗》中写道:“啊,闪烁不定的星辰啊!你们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在你们那可怜的幽光之中,含蕴了多少深沉的苦闷!”就在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词语积累☆正音辨形缥.(piāo)缈.(miǎo)定然珍奇闲.(xián)游笼.(lǒng)罩.疏.(shū)星kōng天空qí奇妙kān看守
本文标题: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4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