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05 魏 晋 南 北 朝夏、商、西周 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及造园艺术郭麗二零一零年十月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一.总论二.魏晋南北朝皇家、私家及寺观园林三.魏晋南北朝园林特点四.魏晋南北朝园林案例及分析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一.总论一、总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长期分裂战乱,灾难深重。生死无常、悲观失望,崇尚虚无、逃避现实的老庄学说备受欢迎。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逐渐散于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所以说,这个时期乃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期。该时期人们思想信仰上获得自由,人的个性得到突出发展。好谈玄务,不理世事成为风尚,即所谓“清谈之风”;追求返朴归真,把自然视为至善至美,寄情山水,以“高雅”、“超脱”、“飘逸”为尚。自然美的发掘与追求,推动以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发展。该时期始有皇家园林、文士园林之分。山水诗大量涌现于文坛;独立的山水画开始出现—自然美—山水园。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玄言诗导出了山水诗。中国园林的风格是在六朝时期确定的。隐士标榜、追求的所谓田园生活:1、歌颂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鄙视追名逐利。2、歌颂简朴素约的读书生活,鄙视锦衣玉食。3、歌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鄙视随人俯仰。士往往既是地主又是官僚。士这个阶层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又有一种社会功能:他们是社会道德理想的体现者。因此,士必须标榜精神的自由和独立。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两千年来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摹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士主要是通过追求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会心的。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造园艺术,也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人们的理想和他们的情感与憧憬。魏晋风流士大夫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名士”。号称“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是名士的代表人物。名士们以纵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其行动则表现为饮酒、服食、狂狷、崇尚隐逸和寄情山水,也就是所谓的“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遁世而沉醉于自然之中,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淡隐逸的生活。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修禊——曲水流觞《世说新语》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诞生活和风气。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代仿作很多。书中存在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有不少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的记述。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世说新语》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爱竹,就是临时寓居都要种竹数丛,人问何故,指竹曰:“不可一日无此君”。割席绝交——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阮公(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589)二.魏晋南北朝皇家、私家及寺观园林1.邺城三国时代曹魏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建铜雀园,内筑三台: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台上起楼,有阁道相通,风阙上装饰铜雀可转动。园内凿渠取水,穿池筑山,以山水为宫苑的骨。此外邺城西“元武苑”、城北“芳林苑”均为曹魏所筑。晋室南渡后北方十六国割据期间。后赵石虎筑华林苑,苑周围数十里,引璋河水入园汇为大池,池内筑五岛象征“五岳”,四个水域象征“四海”,通行舟船水程长达25里,池中岛上建楼架廊,环池沿岸有殿堂、楼台亭榭不计其数。北朝后燕慕容熙在邺城筑龙腾苑。“广十余里,役使两万人,起景方山于苑内,基广五十步,高十七丈,又建逍遥宫、甘露殿,连房数百,观阁相交。凿天河渠引水入宫;凿曲光海,注清凉池。”2.洛阳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朝历代的首都。东汉末,洛阳有皇家园林十余座之多,魏晋时期大都在原址上加以改建或扩充。如芳林苑。后改名为“华林苑”。3.建康南朝宫苑建造更是兴盛,也逐渐朝着山水为主题发展。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今南京)。“钟山龙蟠,石城虎踞;负山带江,九曲清溪。”“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皇家园林30余处,东晋有北湖(今玄武湖)、华林苑(今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一带),宋有乐游苑、青林苑;齐有博望苑、灵邱苑、芳东苑、元圃等;梁有兰亭苑、江潭苑、建兴苑、延春苑等。环布于今日玄武湖北、东、南三面。皇家园林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相继建立的大小政权都在各自的首都进行宫苑的建置,其中建都比较集中的城市有关皇家园林的文献记载也比较多。北方为邺城、洛阳,南方为建康。邺城皇家园林(1)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旧都。御苑铜雀园,园内除宫殿建筑外,在靠西城墙处筑高台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分别储存冰、盐、粮食。另有鱼池养鱼,武库贮藏军械。是一座兼有军事坞堡性质的皇家园林。《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邺城皇家园林(2)邺城皇家园林的繁荣局面始于十六国的后赵。后赵石虎(公元335——349)在位于曹魏旧城之南另筑新城,并在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情况向役使劳动人民修建御苑,其中最著名的是华林园。北齐高纬于武平四年(573年)扩建华林,改名仙都苑,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了。洛阳皇家园林(1)洛阳是东汉旧都,原有宫苑于汉末悉遭董卓焚毁。曹魏自邺城迁都洛阳后,宫殿、园林大抵仍在东汉旧基址上加以重建、该建和扩建。芳林园就是其中之一。后因避齐王曹芳之讳改名华林园。芳林园在洛阳城内的北面,乃东汉之旧苑。魏明帝大治洛阳宫室时加以扩建,由皇帝亲自率领百官参加“劳动”,可见这是当时最重要的一所皇家园林。洛阳皇家园林(2)北魏自平成迁都洛阳之后统一了北方。北魏的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功能分区较之汉魏时期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干道—衙署—宫城—御苑自南而北,构成城市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是皇居之所在,政治活动的中心。它利用建筑群的布局和体型变化,形成一个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完整的空间序列。以此来突出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象征。大内御苑毗邻于宫城之北,既便于帝王游赏,也具有军事防卫上“退足为守”的用意。这个城市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建康皇家园林(1)为东晋和南朝历朝建都之地。东京时已开辟城北附廊近郊的天然湖泊——玄武湖作为御苑区,到南齐时形成干道—衙署—宫城—御苑的中轴线规划序列。南朝皇家园林多半集中在湖山相接的玄武湖北、东、南三面。当年玄武湖比现在要大得多,曾作为训练水军的地方,湖中布列蓬莱、方丈、瀛洲三岛,西面直接连通长江。建康的皇帝皇家园林历代均有新建,扩建和添改的,到梁武帝时臻于极盛的局面,经侯景之乱而破坏殆尽,陈代建国后才又重新加以整建。建康皇家园林(2)南方汉族政权偏安江左,皇家园林的规模都不太大,但设计规划上比较精致,内容也十分豪华,这在后来的文人笔下乃是“六朝金粉”的主要表现。隋文帝灭陈,“金陵王气黯然收”,南朝宫苑遂被彻底破坏了。建康的皇家诸园中,比较著名的是“华林园”和“乐游园”。华林园(东晋)华林园作为大内御园,位于宫城北面玄武湖的南安,包括鸡笼山的大部分,始建于三国时的东吴,历经东晋、宋、齐、梁、陈的不断经营,是南方的一座主要的、与南朝历史相始终的皇家园林。早在东吴时期,即已引玄武湖之水入园汇为大池。东晋时园林已初具规模,故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濠、濮《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后因以濠上指逍遥闲游之所,寄情玄言为濠上之风。又庄子垂钓于濮,后因以濠濮指高人闲居之所。私家园林(1)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既然成为社会的风尚,那些身居庙堂的官僚,当然也就不会满足于一时游山玩水,更何况还需要付出长途跋涉艰辛劳动。如何避免跋涉之苦,保证物质生活享受,而又能长期占有大自然山水风景?要满足这个愿望,除了在城市近郊开辟可当日往返的风景游览区之外,最理想的办法莫如营造“第二自然”——园林。于是,门阀、世族的官僚、文人纷纷造园。有权有势的庄园主也竞相效尤,私家园林便应运而兴盛起来,出现了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的情况。私家园林(2)这一时期的私家园林见于文献记载的已经很多了,其中有建在城市里的城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与庄园相结合的别墅园。由于园主人的身份、素养、趣味不同,官僚、贵戚的园林在内容和格调上与文人、名士的并不完全一样。而南方和北方的园林,也多少反映出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私家园林之城市私园北方的城市型私家园林,可举北魏首都洛阳为代表。《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河间王舍宅为寺的河间寺、大官僚张伦的宅园。南方的城市型私家园林也像北方一样,多为贵戚、官僚所经营。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享受,也为了争奇斗富,很讲究山池楼阁的华丽格调,刻意追求一种近乎绮靡的园林景观。南齐文惠太子(建康)“玄圃”;梁武帝之弟、湘东王萧绎(江陵)“湘东苑”。私家园林之郊野别墅园无论南方或北方,庄园经济都占着主导地位。门阀士族用拥有大量庄园,许多官僚、名士、文人同时也是大庄园主。因此,城市以外的别墅园一般都与庄园相邻而成为园林化的庄园或庄园别墅。少数毗邻于庄园而独立建置。他们在利用自然山水方面较之城市型私园有着更多德方便条件,园林的成景也相应地表现为与后者有所不同的某些特色。石崇的金谷园西晋大官僚石崇的金谷园是当时北方著名的庄园别墅。石崇辞官后,卜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业,即金谷园。石崇经营金谷园的目的,是为了退休之后安享山林之乐趣,兼作服食咏吟的场所。这是一座临河的、地形略有起伏的天然山水园。石崇:《归思引》、《金谷诗》唐·杜牧:《金谷怀古》《金谷怀古》唐·杜牧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
本文标题:05 魏 晋 南 北 朝夏、商、西周 园林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5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