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是人们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是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准确的统计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数据作为基本的、重要的、权威的信息已愈来愈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也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从目前的现状看,统计数据质量还不尽人意,统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统计工作的重要问题,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必将影响国民经济核算的准确性,对经济工作决策性产生误导。一、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①虚报、瞒报;②错报、漏报;③伪造、篡改。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现实的复杂性问题,又有统计工作自身适应性不强的问题。从客观上讲,统计总体指标规模扩大,构成复杂,采集数据难度增大,加之统计对象受利益驱使而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主要表现在:迎合领导意图,报迎合数,为了完成责任制规定目标,报目标数;为了逃避税收,报避税数;统计人员无可奈何,报糊涂数等。尤其是在考核指标、敏感指标上虚报、瞒报较为突出。从主观上讲,尽管近几年来统计部门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做了许多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然难以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具体地说:①修订后的《统计法》公布后,配套的法规措施不完整,操作性较差,执法难度仍然很大。②统计部门的任务与力量的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基层部门更为突出,难以组织有效的审核、检查。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原因1、利益驱动有些经济主体为了骗取经济利益在统计数据上大做虚假文章,“以权扰数,以数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而少报利润和销售收入,而某些亏损企业为了骗取银行贷款而少报亏损,等等。虽然《统计法》的相关条文对此加以约束,但这类现象远未得到根治。2、统计执法不严依据我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对造假者没收因造假而获得的全部利益,同时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等惩罚。但统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我国《统计法》的惩治力度太小、太轻,形式单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也非常严重。由于种种原因,使统计法规在执行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无形之中给虚报、瞒报、错报、漏报、伪造、篡改的企业和个人以可乘之机,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甚至存在着“权大于法”的现象,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敢于以身试法、玩忽职守,因此,应对违法者加大打击力度,避免统计数据人为失真。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统计人员素质难以提高专业统计人才严重缺乏,统计数据的使用价值在基层单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由于长期以来统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统计部门真的是“清水衙门”,造成了不少企业基层的统计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干劲不足,学习气氛不浓,对待统计报表也是应付差事,高文化的统计人员素质下降。从统计业务来看,企业统计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工作,统计功能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文化素质,企业统计人员中能完整地理解现行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多,能利用统计资料进行深层次加工与分析,以及利用现代技术在企业中的灵活应用的更是凤毛麟角。可见,统计队伍中高文化素质的统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就我们单位来言,统计人员共计102人,按实际考查人员还需增加20人,有职称的一半人员是工程技术职称,由于单位领导对统计业务不重视,人员少,业务繁忙,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每年有近十分之一的工程技术职称人员跳槽,在此岗位的人员工作也不安心,工作态度不积极,使统计队伍本来就溥弱的势态更为加剧。长此以往,统计基础工作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统计人员缺乏责任感,法制观念淡薄,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统计队伍人员结构情况表指标合计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无职称人数(人)1024164834比重(%)1003.915.747.133.3三、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随着统计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有统计存在,就有数据质量的存在。我们应正视和客观分析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找到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当前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数据质量问题。数据质量监控要有相对性、重点性、针对性和短线反馈,要有全程性和全域性监控的方法。所谓全程监控就是统计数据质量监控要贯穿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全域性监控就是统计数据质量监控要贯彻于统计活动的各个领域。只要加大统计工作的科技含量,有效的实施全程性和全域性监控,解决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指日可待。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及对策1、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大部分统计数据质量是比较可靠的,其统计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均有比较完备的法律规范保障,而目前运用《统计法》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手段,几经曲折,反反复复,问题仍然很多,虚假数据、失真数据难以根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执法的软弱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加大执法力度。首先,加大惩治力度,把情节严重的虚假行为定为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次,统计部门还应利用各种渠道和各种方法,积极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知法、懂法才能自觉守法、执法,通过扎扎实实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制观念。2、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加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查找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端正党风、政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的能力素质,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留有余地,稳妥可靠。只要坚持实事求的原则,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就为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本前提与可靠保证。3、加强领导,建立统计人员培训体系。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领导是关键。各部门领导对统计工作应高度重视,要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并予以指导。统计数据的质量与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相关,一个人靠一次充电,一辈子放电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因此,统计机构应组建统计培训中心,以保证统计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根据统计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和需要,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多层次、多形式培训,使统计人员“素质提升”使人才资源保值增值,促进知识常新,成果常有。4、注重企业人才培养,搭建留住人才“大平台”。近几年我国加大了投资力度,对我们建筑市场冲击很大,由于高速铁路项目增多,国家对工程的质量、技术、检查、验收程序要求的标准非常严格,我们单位明显感到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特别是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缺乏严重。针对我们企业现状,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孵化机”体系,即选拔一批优秀统计人才结成帮带对子,“名师带教”,根据个人特点,逐一制订培养计划,明确培养方向,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庙小供不了高僧,水浅养不了蛟龙,要搭建留住人才的“大平台”,本着你有多大能力,我搭多大平台的思想,要敢于放手、放权、大胆压担子,让他们在重大任务中挑大梁、站前台、唱主角,充分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企业中发挥人才潜能的最大效应。总之,统计数据质量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关系到我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关健是领导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只有统计队伍稳定,人员素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会有所保证。
本文标题:浅谈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