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佤族的族称族源【族称】佤族自称为“布饶克”、“阿佤”、“佤”等。“布饶”意为山地人;“阿佤”和“佤”意为“门”、住木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佤族曾被称为“佧佤”,“佧”字含有贬低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佤族人民的意愿,决定把“佧佤族”统称为“佤族”,也可称为“阿佤族”。关于佤族先民的族称与分布:汉晋间统称中国孟高棉语族各民族为“濮”,主要分布于澜沧江及红河以西广大地区,与壮、傣等族先民交错杂处。唐、宋时期,澜沧江以西的“望蛮”、“朴子蛮”、赤口濮、“黑僰濮”都是佤崩龙语支各族的族称。元代的“薄蛮”分“生薄”(或称“野薄”)和“熟薄”。“生薄”在镇康及其以南,与佤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哈剌是明代文献上对佤族的一种称呼。钱古训《百夷传》云:“古剌,男女色甚黑,男子服饰类哈剌。”《滇略》云:“哈杜,稍类哈剌,所居山巅。”天启《滇志》亦云:“古剌,稍类哈杜,亦类哈剌,居山,言语不通。”近代佤族自称“布剌”,是明代“古剌”、“哈剌”的延续。《百夷传》说:“哈剌,男子以花布为套衣,亦有百夷装饰者。妇人类阿昌,以红藤系腰数十围。”《滇省民族图说》云:“哈剌,男女色深黑,不知盥栉,男子花布套衣,妇人红黑藤缠腰数十围。产子竹篾兜盛之,负于背。又有古剌男女色黑尤甚,种类略同。元、明两代,大量汉族居民移居滇西。与此同时,以今西双版纳和德宏为中心的傣族也日益强大起来。汉、傣以有他民族的迁徒,一方在面使佤族的居住区逐渐地集中到阿佤山区,另一方面佤族也进一步和其他民族杂居共处。明清文献中对怒江和澜沧流域的居民,有很多不同的族称,其中“嘎喇”、“古喇”、“咶喇”、“哈瓦”、“卡喇瓦”、“哈喇枉”和“卡佤”等就是对佤族的称呼,关于唐以前佤族的情况历史记载不详,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从西汉至唐初,对于滇西与佤族居住在同一地区、在语言上有着密切地关系的崩龙、布朗,经济概括于同一名称之下,被视为同一族体。【族源】关于佤族的起源,可追溯到遥远的佤族创神话“司岗”时代。对“司岗”的解释有着不同说法,西盟地区佤族认为“司岗”是石洞、“里”出来,“司岗里”意即人从石洞里出来。沧源地区认为“司岗”是葫芦;有的还认为“司岗”是竹筒等等。据说,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的布拉寨(又译作巴格岱,在缅甸境内)附近的山上,距西盟县马散寨约有25公里。至今,被视为“圣地”,每五年举行一次祭祀活动。西盟地区部分佤族中还有自称“勒佤”,意为奉神旨意守护“圣洞”之人。对葫芦生长地传说,一说在莱姆山(公明山),一说在山通地方,两处都离布拉德寨不远。缅甸、泰国的佤族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同中国佤族的“司岗里”传说一样。尽管各地佤族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把阿佤山区视为“自己的”民族先民的诞生地。“司岗里”的传说,隐涵着佤族先民远古穴居的史实。佤族是汉晋期云南濮人的后裔。佤族居住阿佤山区虽然已有久远的历史,但古代佤族先民分布的地方不限于此地。在我国云南的的保山、德宏和西双版纳,缅甸的木邦、景栋,泰国的景迈和老挝的北部地区以及我国台湾省,至今尚有一百余万佤族居住。据史料记载,佤族先民早在汉代就已生活在滇西南迄缅甸、泰国北部边境地区这一范围内。《华阳国志·南中志》有“永昌郡,……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濮……宁州之极西南也,有闽濮、鸠、僚、僄、越、裸濮、身毒之民……”的记载。魏晋时期,永昌郡的“闽濮”、“裸濮”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与外界交往联系很少。在唐代的文献中,已有有关佤族的较明确的记载。据唐樊绰《云南志》载:“望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是盛罗皮所讨定也,……南诏及诸城镇大将出兵,则望苴子为前驱。”“苴子”,是南诏时期对勇士的称呼。“望苴子”,即是从望族中挑选的勇士。“望”与“佤”的声母、韵母相同,只是有无韵尾的差别。因此,“望”是“佤”的同音异写。所以在阿佤山以北至德宏和大理西南部,古代有相当数量的佤族分布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在阿佤山以南,“这类人们……自称‘乌’或‘望’。然而,他们最多的场合使用接的‘佤’的名称。缅族称他们为‘拉佤’,暹罗称他们为‘佤’,汉人称他们为‘佧佤’。……拉佤曾是景栋区域直至景迈的土著居民”。佤族先民在周秦时期是“百濮”族群的一支。汉代文献把云南境内的礼社江、元江称为“濮水”,是因为它流经“濮人”居住的地区而得名。汉晋时期云南境内的濮人,主要分布在礼社江、元江流域及以西的澜沧江流域一带。到了唐人,澜沧江以西的濮人中分化出了称为“望”的一支和称为“扑子”的一支。称为“望”的一支,指的是现今佤族的先民。
本文标题:佤族的族称族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8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