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引领国家前进的灵魂。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作为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肩负起这一重任呢?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当代大学生又该如何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呢?以下为我对这方面问题看法: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如何肩负历史使命的:那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再看看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战略性意义。在前人的经验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之下,我对这方面的问题归结如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作为时代潮流的推动者,未来发展中国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从身边做起,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义不容辞。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相对落后,并且和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相匹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新强调也是再次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积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到新的高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全新概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期、稳定、蓬勃的发展,需要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为动力。当代大学生应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个人价值取向,认清自己所肩负的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二、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应在学习及生活中以身作则树立楷模,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带动良好风气的形成及发展。作为时代的先锋,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起到领军带头作用,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我修养,积极服务社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反对歪风邪气,积极影响他人,向大众传递正面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当代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在网络上积极营造正面、健康的精神、文化氛围,抵制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挥自身在网络上的优势,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为网络带来健康的新鲜活力。另外当代大学生也应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及志愿工作,利用自己所学所长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大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及道德修养,丰富大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生活。三、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应该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为建设文化强国添砖加瓦。“国以才兴,业以才旺”。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储备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大学生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我们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文化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本文标题: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8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