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知识目标:掌握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的成立;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印度、非洲和古巴独立等基本史实。认识目标:认识到二战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采取了冷战政策;二战后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成为最发达的国家。欧洲国家通过走向联合,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日本在二战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和以史鉴今的能力。【课堂目标】•第10课“冷战”和“热战”•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第13课挑战两极•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0课“冷战”和“热战”一、“冷战”1、定义:2、序幕:铁幕演说3、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4、表现: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建立二、两极格局的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三、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2、经济“巨无霸”的特征:B、跨国公司发展——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C、科技的进步B、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A、战时的资本积累美国1、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资本输出扩大A、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2、探索:赫鲁晓夫的改革(小修小补)一、苏联的改革二、东欧改革匈牙利:东欧消费者的天堂(卡达尔)突破口—农业当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又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第13课挑战两极一、欧洲的联合1、欧洲共同体(欧共体)(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2、欧洲联盟(欧盟)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政治一体化:统一护照(1993)维护安全(欧元)盟旗和盟国3、作用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地位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扶持;美国对外战争的刺激A、引进世界先进技术B、国家干预经济,制定规划C、“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1、原因:外因:——走向经济大国内因:D、实行“贸易立国”战略2、发展:政治上: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3、启示:A、引进技术B、国家干预经济D、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C、重视教育、人才培养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1、印度的独立时间:1947年首任总理:尼赫鲁独立方式:印巴分治2、非洲独立运动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的独立3、拉美斗争1960年1990年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争取运河主权的斗争1999年(社会主义国家1959)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势推行“冷战”,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采用政治手段B.采用经济手C.采用军事援助D.采用战争手段2、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是事件是()A.美国侵略朝鲜B.美国侵略越南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约组织的成立3、二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B.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两极格局1、美国获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是在()A.南北战争前B.19世纪90年代C.“一战”后D.“二战”后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动经济发展最有力的因素是A.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B.加强经济的宏观管理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3、以下哪项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①兴办公共工程②跨国公司飞速发展③资本输出增加④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新科技产业急速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是()A.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B.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D.稳定苏联.东欧政局动荡的需要2、战后经济持续发展,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是()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3、西欧、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A.两极格局发生动摇B.苏联地位动摇C.美国霸主地位动摇D.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课后作业:1、完成《指南》检测题2、复习下一单元的内容
本文标题:九下第三单元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9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