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二轮复习--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纲点击]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代希腊罗马:西方文明的源头【特征分析】政治上: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成为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文化上: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BC8C城邦兴起BC594BC506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BC443BC429智者学派(BC5C中叶)苏格拉底(BC469-BC399)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BC8C中叶BC509BC449BC27罗马城罗马共和国BC3C中叶罗马帝国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十二铜表法考纲核心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课本内容】必修1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必修3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1)课程标准: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课程标准: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考纲:雅典民主政治(3)课程标准: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考纲:罗马法(4)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考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标与考纲】第四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精神的起源知识网络构建古希腊文明发展概况黑暗时代繁荣:城邦兴起起源:爱琴文明政体法律古希腊文明典型代表:雅典意义:集思广益,为后世积累经验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确立: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智者学派、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局限:部分人的民主古希腊古罗马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共和制君主制帝制《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开端罗马法的总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重点知识重建(必修一第二单元)1.历史条件2.发展历程(1)地理环境: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城邦政治的权利。(3)经济基础: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推动。(4)外来影响:古希腊靠近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的成就中汲取丰富的营养。(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前6世纪初)①内容:按财产的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设立公民大会作为最高的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②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基本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前6世纪末)①内容: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等。②作用: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利空前扩大,确立起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3)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前5世纪)①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进一步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使之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扩大十个将军委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发放“观剧津贴”。(3)“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①内容所有成年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为担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②意义: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4)评价①意义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雅典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②缺陷只是“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的产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日渐衰微。精神文化成年男性小国寡民3.主要特点:公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②作用: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黄金时代”)。4.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奴隶主贵族维护其统治地位和利益的工具。5.评价【重点突破】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山岭沟壑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冬季多雨夏季干热耕地缺乏土地贫瘠农耕经济不发达地中海式气候三洲要冲从事海外贸易、殖民活动盛产葡萄酒、橄榄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基本历史条件)1.条件城邦——是孕育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公民——是希腊民主的核心力量公民的含义: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是社会的主体阶层,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的权利:参加公共活动、参与行政与司法事务。公民的基本素质: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0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提示】条件:(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多山。使希腊出现了许多“城邦”,其特征是小国寡民,这一特征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公民——是希腊民主的核心力量.(2)经济条件:雅典奴隶制工商业发达。(3)阶级条件: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出现。(4)杰出人物的主观努力:梭伦(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最终确立);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成熟)。11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提示】表现形式:(1)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2)五百人议事会。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3)陪审法庭。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4)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比较古希腊近代西方阶级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实现方式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民主形式直接民主代议制的间接民主民主范围局限于城邦公民在资产阶级范围内不断扩大参政方式抽签、轮流坐庄、民主选举选举和议会立法考点综合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抽签选举是近代选举制的起源人民主权是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是比例代表制的开端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是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主权在民、法律至上、权力制约、陪审制度、选举制度、任期制度等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难点突破雅典民主制的历程、实质及对近现代民主的影响(2)实质:在雅典民主制中,虽然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并且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但是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因此,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的一种民主,对奴隶实行专政的一种形式。(3)对近现代民主的影响: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些原则和形式为近代民主借鉴和吸收,其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1)历程:①奠基:梭伦改革(前6世纪初)——②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前6世纪末)——③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前5世纪)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含义: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利益,强调个人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2.条件(1)经济基础: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为哲学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2)政治条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社会环境比较宽松。(3)社会需求:公民阶层队伍壮大,地位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公民要想在政治社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演说能力,因此,人们需要学习。智者就是适应社会需要而出现的专职教师。(4)个人因素:古希腊先哲们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传承与发展。代表主要观点主张影响智者学派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代表: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提倡发现自我,认识人自己;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智德合一;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提出理念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把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3.主要代表难点突破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和中国“诸子百家”的异同(1)相同点:都开始将“人及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主题。(2)不同点①内容方面,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总之,提倡人文思想。中国既有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有法家的君主专制。②关注问题的角度,前者关注人的发展、作用和价值,具有哲理性;后者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综合点二: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请回答:(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2)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地方”表现在哪里,简要分析原因。相通的地方:都注重人的作用。原因:经济发展使人的作用突显出来。政治: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是小国寡民,中国是诸侯并立;异——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中国农业发达,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新思想的出现及成为主流需要具备哪些要素?社会转型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倡导统治者扶持适应时代潮流主流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文明类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物质文明经济特征经济思想精神文明思想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大河农业文明海洋商业文明君主专制公民集体民主制商鞅变法等梭伦改革等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工商业经济重农抑商重视商业发展儒家思想演变人文精神的起源辉煌的古代科学逐渐产生近代科学1、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2、某种思想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自身的变化3、对于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应该批判地继承,剥离糟粕,取其合理内核。认识二:三、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发展历程(1)形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①原因:贵族垄断立法权,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②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③特点: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④评价:A.意义: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B.局限性: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①公民法: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3)完善——《民法大全》的颁布:公元6世纪中期,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制定、颁布,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形成。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从3世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2.基本内容①广义:罗马法指公元前6
本文标题:-二轮复习--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精神的起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5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