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施工组织设计后附表:1.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2.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表;3.施工进度计划表;4.施工总平面图;5.临时用地表;6.项目管理机构表;7.主要人员情况表。1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本项目所用核桃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苗木来源安排及质量保障措施第二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一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秋冬季、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秋冬季、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14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临县2014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干果经济林基地项目。二、工程内容:招标文件及作业设计图中规定的内容。临县2014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干果经济林基地项目涉及木瓜坪、临泉、安家庄、雷家碛、兔坂、石白头、丛罗峪、青凉寺、刘家会、林家坪、招贤、碛口、三交13个乡镇。本项目施工共划分为十个标段,本投标文件针对第十标段进行投标。项目所在地为临县三交镇史家洼村。整地采取穴状整地,按“品”字型排列,生土作埂熟土回填,规格0.8×0.8×0.8m。行间要设置1米宽的保护带。根据晋林通字[2000]第47号文件、苗木按照GB-6000标准划分标准,核桃苗木采用嫁接苗,苗木等级必须达到二级以上苗木,根系发达,地径1厘米以上,苗高40厘米以上,矮胖健壮,品种以中林、辽核为主,同时搭配授粉树种。栽植1442.9亩共40401株。每亩设计栽植密度28株/亩。株行距4*6米。林木郁闭前实行林粮间作,间作品种选择低杆不影响林木光照、有固氮能力的豆类和薯类。要留出1米的保护带,保护带内15要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等管理,但不允许种植作物。栽后不允拖拉机、“气死牛”耕地。栽后三年内要做好幼林抚育管理,设置专门林木管护人员,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管护工作。对未成活的成活率在41-85%的要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总结经验,不惜代价,采取严厉措施进行补植补造,力争做到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三、质量标准:1)符合国家、山西省及本招标文件所列山西省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作业设计书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四、工期:造林计划工期30日历天,自2015年11月8日开工至12月7日;养护期24个月。五、现场条件:项目区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土壤主要为褐土性土,成土母质为黄土,土层较厚在60cm以上;部分地段土石类型,土层在30cm以上。表层有机质含量1-3%,PH6.8-7.3。16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气候型。年均气温9.5℃,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0℃,无霜期160天左右,平均日照2808小时,平均降水460mm,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相对湿度54-61%。主要植被有刺槐、漳河柳等;灌草主要有丁香、山桃、黄刺梅、荆条、柠条、虎榛子、沙棘、白羊草、铁杆蒿等;经济树有核桃、杏、桃、枣等。区域内主要是宜林地和灌木盖度在0.3的灌木林地,有林地面积少,宜林地面积大,土地资源比较充足。工程区所处乡镇经济发达,宜林荒山较多,绿化意识浓厚,作业交通便利。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临县发展和改革局《临发改审字【2015】30号》文件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三、《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GB/6000-85);四、《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五、2015年吕梁地区常用苗木价格指导,省内同类建设工程材料的市场售价及人工费技术经济指标。六、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七、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17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二是确保工期目标。二、达到“三高”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高效率建设本工程;高水平建设本工程。三、坚持“四先”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配置来满足设计文件、满足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本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认识,不凭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把创优目标全面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四、狠抓重点、难点工程施工中始终把重点、难点工程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研究策划,优化选用,发挥我单位的综合优势,创一流水平。五、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反馈施工全过程和各类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18第二节、施工要点一、本工程以山地造林为主,工程施工必须参照山地造林工程的有关做法,以及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并应符合有关相应规定。二、在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时应首先对该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经认真分析其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研究其解决方案,总结施工利弊因素,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三、为达到均衡,形成流水作业,减少作业期工种搭接的窝工现象,缩短结构施工周期的目的,配足各工种人数和各种材料设备,加快各区域分项工程的进度。四、本工程应抓紧整地、基坑开挖工程施工进度,重点是保证苗木进场后第一时间能进行栽植。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做好假植工作。施工时应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切实加强各项准备及施工技术措施。第三节、施工准备一、人员及物资设备准备1、施工队伍进场本工程的施工队伍将安排陆续进场,进场后由项目经理部统一安排,进行施工任务交底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使各队伍尽快投入施工。严格按照现场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的施工进度表进行19各工种人员的搭配,做到既能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又不浪费人力资源。2、施工机械准备本工程中所需投入的工程物资和施工设备,应根据工作需要按计划陆续进场。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见附表一。施工机械选用:充足、精良的施工机具、设备及周围材料对单位工作能优质、如期交付使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满足施工需要,所需大、中型机械设备均由公司统一调度配备,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实际进度,提前落实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并在机械设备进场前后做好维修、保养和校验工作。3、质检仪器准备为确保工程质量,准备好必要的试验器具,并派有专人保管,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见附表一。4、苗木准备公司近年来为了施工进度及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与种类繁多、质量优良的苗木供应商签订了长期的供苗合同,确保在施工及养护期间苗木的及时供应。5、施工现场准备除按照施工安排组织机械设备器材,工程物资进场外,现场20重点抓好供电、供水设备、场地平整,施工通道工作及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的建设等工作。6、临时设施1)施工用水、电施工单位进场后立即和相关部门协商,尽快解决施工用水、电问题。2)临时用房和材料堆场各生产用房和材料堆场根据施工需要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就近与村委联系租赁民房和征用苗木假植用地。除保证整洁、便于施工外,还需注意防火、防噪。3)施工道路、围护作为施工单位,我们不会擅自在施工场地以外的路面上堆放土方或停放施工机械,中断交通,并能够处理协调好各种关系。在施工场地外围设置临时围护,根据施工需要开设道口,旁放置宣传标语和警示语。二、施工技术准备l、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特殊规程,现场环境,做好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交底,指定专人做好土壤、建材检测、复试工作,由专人做好各工种的21原始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留好书面数据、符合最佳标准。2、会审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详细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图纸节点和尺寸,然后由项目部组织会审,分析汇总施工图中的技术难点,确保施工操作时精雕细刻。3、交底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按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的要求,项目部认真研究深入细化施工图或有关图纸,与建设方和设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集中技术力量进行图纸施工翻样,设立各技术工种岗位责任制。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本工程是山地造林工程,主要是经济林核桃的种植和养护方案。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是保证该工程能够如期保质保量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我们确立以下方案。一、施工工序划分:核桃栽植的施工工序:清理场地一定点放线一整地挖穴一施基肥--选树种一运苗一种植苗木一踩实一覆土、覆塑料薄膜一围堰--养护管理。22二、主要施工方法l、定点放线1)放线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1)只绳放线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2)标杆放线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应用该方法。(3)尺徒手定点放线:适用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4)网放线法:适用于具有规则的植物构图要求的设计。先在图纸上以一定比例画出方格网,把方格网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现场(多用经纬仪),再在每一个方格内按照图纸伤的相应位置进行尺绳法定点。(5)在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重新放23线标定。2)复查标定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各相邻栽植点误差,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2、整地挖穴1)根据造林地条件,主要围绕保土蓄水、加厚土层的目标,采取工裎措施。我们主要采取穴状整地,按“品”字型排列,生土作埂熟土回填,规格0.8×0.8×0.8m。行间要设置1米宽的保护带。整地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现有灌、草植被,防止造成造林过程中的水土流失。(1)鱼鳞坑整地鱼鳞坑为半圆形坑穴,外高内低。鱼鳞坑规格,按短径和深坑,规格为80cm*80cm*80cm。不论何种规格,其堰顶宽(C)均≥30cm,用碎石和粘土砌筑牢固,不得用碎石摆垒。整地时鱼鳞坑要沿山坡等高线成行,坑与坑排列成三角形。(见图1)图l鱼鳞坑结构图(2)块状整地24植树穴规格,按穴口直径和穴深,按①80cm、h80cm规格,植树穴底径0.8①,不准挖成圆锥或锅底形。2)整地深度:整地的深度主要按移栽苗木的规格、栽植方法、栽植地段土壤条件等确定。(1)栽植苗木,树穴或砌筑鱼鳞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40~50cm,树穴或砌筑鱼鳞坑的深度为穴坑直径的3/4。图1(2)土壤粘重板结地段,树穴或砌筑鱼鳞坑尺寸按规定再增加20%。(3)土壤疏松地段,树穴或砌筑鱼鳞坑尺寸按规定的规格缩小10%。3、土壤改良1)土质调查检验根据对造林地荒山的调查,土壤主要为褐土性土,成土母质为黄土,土层较厚在60cm以上;部分地段土石类型,土层在30cm以上。表层有机质含量1-3%,PH6.8-7.3,区域山高坡陡,水土25流失严重,海拨高度1080-1650m。对不符合植物种植要求的土壤,制定土壤改良方案。(1)土壤改良的原则是:A.综合治理,培肥土壤。B.全面改善土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其生态活性。C.因地、因时、因树制宜的科学地运用具体的改良措施。(2
本文标题: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6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