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必修三2.1-2.2荒漠化与湿地资源的治理、开发与保护[1]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西北部。2.西北地处我国的内陆区,距海十分遥远,因此受海洋的影响极小,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月牙泉全球荒漠化面积36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之和,占陆地总面积24%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28%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任务任重道远!•一、荒漠化的含义•二、荒漠化的成因•三、荒漠化的危害•四、荒漠化的治理沙漠化——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可分为沙质荒漠化(即沙漠化)、次生盐碱化及石质荒漠化等。一、荒漠化的含义思考:“沙漠化”的含义等同于“荒漠化”吗?荒漠化类型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水汽难以深入,温带大陆性气候(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3)多大风植被稀疏,地表裸露,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以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为主二.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1、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探究1(P37)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自然因素:(1)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2)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流水冲蚀严重。(3)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对地面保护性差。(4)位于地形过渡带,坡度较大。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因为人类破坏了植被(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探究2(P38)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请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它的成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30N相同点:滥伐植被,过度开垦不同点:红色荒漠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除垦荒外,还有滥牧,使地表破坏,导致风力侵蚀加重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分布地区,由于雨水冲刷和流水冲蚀作用,使裸露的红壤丘陵地区的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地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植物,称红色荒漠。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分布比较普遍。1.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基础设施。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三、荒漠化的危害生物措施:建设人工草场,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补种固沙植被工程措施:沙障固沙管理措施: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用水(喷灌、滴灌)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西气东输)全面推广和实施保护性耕作方式控制人口增长,减低对土地的压力四.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国务院于1978年批准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横跨西北、华北、东北西部13个省(区、市)主要生态脆弱区,全长7000多公里。工程规划至2050年结束,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三北防护林极大地改善三北地区尤其是重点治理区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据统计,三北工程营造的防风固沙林净增治沙面积400万公顷,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营造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81万公顷,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营造的农田防护林,使2130万公顷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营造牧场防护林,保护、恢复草场3003万公顷。三北地区直接受益人口达到2亿多人。三北防护林草方格沙障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另一方面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生态移民保护性耕作时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实施该耕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保护性耕作的方式主要有免耕、休耕、轮作。保护性耕作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怪柳狼尾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地球之肾”二、湿地资源问题三、保护湿地一、“地球之肾”1.湿地的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一、湿地含义及分布是不是湿地只分布在降水丰沛的地区,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分布?知识点导航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宁静的洞庭湖中,倾听最美妙的水声,做一回真实的渔人。湿地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见过吗?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2.湿地的分类: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等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我国的湿地分布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二、“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天然水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地球之肾”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1.湿地的作用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参考答案: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因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航运和旅游观光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参考答案: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地球之肾”(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附近地区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并减小气温日较差,所以说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二、湿地资源问题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资源问题三、湿地资源问题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阅读“萎缩的洞庭湖”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鱼米之乡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资源问题洞庭湖为什么萎缩了?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资源问题思考: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分布等方面分析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2)地势低平的沉积平原,土壤肥沃。3)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资源问题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有什么影响?思考: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三、保护湿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护湿地四、保护湿地保护湿地是不是就是保护湿地面积不减小?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湿地,严禁开发湿地,你赞同这句话吗?怎样进行湿地的保护?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护湿地下图是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间可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又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洞庭湖水产养殖场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知识点导航景区放养了3万只鸭子,供游客捕捉和捡鸭蛋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护湿地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哪一种湿地开发模式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护湿地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护湿地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他们爬冰卧雪,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批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谱写出了“北大荒”开发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但由于过量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目录面板开关“地球之肾”湿地资源问题保护湿地自主测试知识点导航四、自主测试
本文标题:必修三2.1-2.2荒漠化与湿地资源的治理、开发与保护[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8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