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五篇 人口练习质量评估
第五篇人口练习质量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09•江苏地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甲、图乙回答1、2题。1.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2.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解析】1选B,2选D。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题,图甲反映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不断减少,可能是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结果。所带来的可能影响是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提高,老龄人口比例提升,人口出现老龄化。第2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出生率逐步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逐步下降,故顺序为①③②④。新华网2009年8月13日电美国人口资料局11日发表报告说,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由目前的67亿上升到70亿。结合下图分析回答3、4题。3.全球人口在未来2年间增加了3亿人,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半球各国B.西半球各国C.欠发达地区D.发达地区4.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A.中国、日本B.科威特、德国C.尼日利亚、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亚【解析】3选C,4选B。第3题,从统计图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特别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第4题,科威特是石油输出国,输入劳务工人多;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故政府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吸引高素质人才移民德国。(2010•南京模拟)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据图回答5、6题。5.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A.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解析】5选A,6选C。第5题,图示显示1964~2000年,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而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减少;当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于等于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图中显示我国达到此比例的年份为2000年。第6题,进入2000年后,我国面临着人口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人口总数多,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在经济尚欠发达的情况下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但我国总人口多,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大,尚不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状况。(2010•禺山模拟)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7、8题。7.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8.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C.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D.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解析】7选D,8选C。本题组考查学生人口迁移知识和读图析图能力。图中纵坐标表示迁入淄博市的各省人数,可看出,东北三省迁入淄博市的人口数居前三位。横坐标表示各省迁出人口总量,可看出,四川省人口迁出最多。受经济因素影响,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迁入经济发达地区。图5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10.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解析】9选D,10选A。第9题,图中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段,这部分人口属于劳动力人口,人口迁移最可能受经济因素影响。第10题,图中甲为0~4岁的儿童,儿童的迁移主要与父母的迁移有关,图中乙为25~29岁的成年人口,与甲的关联性最强;丙、丁均为老年人口,其迁移主要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与儿童和成年人口的迁移关系不太密切。11.下列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的是()①航班增加、电话费降低、高速公路发达②迁入异地区,造成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学不便③迁移者受教育年限长,对环境适应性强④迁出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环境质量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选项②、④均不利于人口迁移。结合下图,回答12~15题。12.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环境污染B.水土流失C.荒漠化D.土壤盐碱化13.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A.环境承载力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地球环境容量14.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15.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A.日本B.加拿大C.德国D.科威特【解析】12选C,13选C,14选D,15选D。第12题,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非洲最显著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第13、14题,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叫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受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制约,具有不确定性。第15题,科威特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国土面积狭小,科技水平较低,国内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自然条件恶劣,故环境人口容量较小。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10•北京模拟)分析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如果计划生育措施实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亿以内。[来源:学ks5ks5u材料二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见图7)材料三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7国(见图8)(1)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如何?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12分)(2)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该国应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2分)(3)从材料三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6分)【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等知识。第(1)题,由材料二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会带来粮食安全、环境污染、教育等问题。解决的措施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第(2)题,读材料三图可得出答案。第(3)题,由材料三所列国家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答案:(1)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这种变化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来说,要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印度。计划生育。(3)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发展教育,实行改革开放等。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4分)(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8分)(3)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解析】第(1)题,由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及图中所列省区比重即可得出答案。这些省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且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第(2)题,从统计图可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且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不断加剧,这主要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第(3)题,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政策分析。第(4)题,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通过人口迁移和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答案:(1)沪、苏、津、粤。①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3)①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③户籍制度的改革(4)变小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本文标题:第五篇 人口练习质量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