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红罗非鱼养殖技术(也适用于养殖黑色罗非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罗非鱼适应能力强,产量高,适合池塘主养、混养、网箱和流水池高密度养殖。1、养殖条件红罗非鱼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不论新、旧、深、浅的池塘均可养殖,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可在盐度0-30‰的水域中生活,耐低氧,适温范围15℃-32℃。高产池塘要求水源好,pH7.0-8.5,盐度0-30‰,排灌方便,面积4-10亩,水深2.0-3.0米,并配备1-2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2、苗种放养对于淤泥较深的池塘,每年清理一次,淤泥厚度应在15cm以下。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kg生石灰,约过5-7天后开始回水,每亩施已发酵腐熟的畜禽粪肥(基肥)150-250kg,施肥7天后放养红罗非鱼鱼种。由于红罗非鱼苗种起捕运输易受刺伤,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进行浸种处理7-15分钟。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红罗非鱼种2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流水养殖可亩放5000-7000尾;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50-500尾;网箱养殖一般放养75-100尾/平方米。3、投饲管理红罗非鱼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饵料,主养应投喂罗非鱼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一32%较合适;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2.5%-5%计算,每日分2-3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4、水质管理高密度养鱼过程中鱼类粪便和剩料易导致水质变坏,因此,要对鱼池采取适当的换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进行调节,使水质保持淡褐色或黄绿色,在高温季节每月应追施磷酸一铵肥1-2次,每次每亩1-1.5kg,透明度20-25cm。每亩每米水深用10-15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次调节池水pH至微碱性。5、鱼病防治红罗非鱼抗病力强,正常养殖管理情况下很少得病,但在养殖条件不好时也会发病死亡,影响成活率。冬春季节受冻伤或运输、拉捕受伤容易引发水霉病,应尽可能避免。高温季节主要病为嗜水性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该病主要是养殖水质变坏、低氧、饲喂不善等应激因素导致致病菌的感染引起,该病可以用三黄粉、免疫多糖、维生素E、维生素C、肌醇、盐酸土霉素、磺胺类、氧氟沙星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在高温季节宜少用或不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剂,调节水质应以有益微生物制剂为主,如光合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每月2-3次,总之防治鱼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做好日常管理是防病的关键。草鱼养殖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鱼适合池塘主养、混养、网箱和流水池养殖,弱点是抗病力差,病害较多。1、养殖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好,pH7.5-8.5,盐度0-20‰,排灌方便,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适温范围15℃-32℃,面积4-10亩,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并配备1台2.2kw的叶轮式增氧机。2、苗种放养对于淤泥较深的池塘,每年清理一次,淤泥厚度应控制在15cm以下。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kg生石灰,约过5-7天后开始回水,,并施已发酵腐熟的畜禽粪肥(基肥),每亩100-150kg,约过7天后即可放养草鱼苗种。鱼种规格整齐,在100克/尾左右,体质健壮,其他搭配品种规格特别是鲤鱼种规格应不大于草鱼。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或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种处理10-15分钟,使伤口愈合。主养草鱼的池塘,每亩可放草鱼500~550尾,搭配鲢鳙鱼80-100尾,鲤鱼20-50尾(或鲫鱼100~200尾),还可适当搭配一些罗非鱼。3、投饲管理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6%-28%较合适,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2-3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也可以适当投喂人工种植的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优质高产青草。4、水质管理主养草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厘米,在高温季节每月应追施磷酸一铵肥1-2次,每亩每次1-1.5kg,透明度25~30厘米,以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率,满足鲢鱼、鳙鱼对饵料的需要,也能促进草鱼的生长。每亩每米用7.5kg-15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2次以澄清水质。5、预防鱼病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主要病害。近几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病毒性出血病,在实际生产中,这几种病都是并发性疾病,因此在预防上要相应的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①彻底清塘,最好用生石灰干撒清塘,每亩用量100kg。②鱼种放养前必须消毒,可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种10—15分钟,也可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等其他消毒方法。③青饲料最好用3~5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后再投喂。④食场消毒,6~9月份,每半个月对食场进行1次消毒,方法是在鱼吃食离开后用250克漂白粉溶水后泼洒在食场周围,也可采用挂袋的方法消毒。⑤限制食欲,草鱼贪吃,在高温季节特别要限制草鱼的摄食量,一般喂到七成饱即可,更不能让草鱼吃夜草,每天坚持将剩余的残留青饲料捞出。⑥在高温季节宜少用或不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剂,应以有益微生物制剂为主,如光合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每月2-3次,同时可以选用三黄粉、免疫多糖、维生素E、维生素C、土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做成药饵,酌情投喂。网箱养鱼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江河、湖泊、水库水域及常年流水的渠道内设置纤维或金属网片组成的箱体进行投饵或不投饵养鱼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网箱多设置在有一定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的湖泊、河流、水库等水域中,可实行高密度精养,主要养殖草鱼、罗非鱼、倒刺鲃、虹鳟等,还可以养鲢、鳙、团头鲂。一、鱼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备足鱼种一是自己培育,二是向外购买。如养殖规模较大,最好采用自己配套苗种池或网箱培育的苗种。如向外购买应把好质量关,选择优良鱼种放养。预先作好成批定购工作,不宜临时收集零星鱼种入箱。如果鱼种来源分散,不但鱼种规格不整齐,操作、运输较困难,而且往往使鱼种损伤大,入箱后易患病死亡。2.安装好网箱在鱼种入箱前4~5天将网箱安装好,并全面检查一次,四周是否拴牢,网衣有无破损。4~5天后网衣附着生了一些藻类可减少鱼种游动时被网壁擦伤。3.鱼种消毒鱼种入箱前在捕捞、筛选、运输、计数等操作环节应作到轻、快、稳,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降低鱼病感染机会,这是预防鱼病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还要作到病、伤、残的鱼种不入箱。鱼种人箱前可用3-5%的食盐水等药物浸洗鱼种。4.进箱时间夏花鱼种进箱时,一般是在水温较高的季节,因此,鱼种捕捞、运输、进箱时间最好在早、晚进行。二、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需要每天或经常进行的工作,在网箱养鱼中常因一时的疏忽而导致养殖失败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不可掉以轻心。1.检查网箱检查网箱应有两人以上操作,轻轻将网箱一边网衣拉出水面,从上到下仔细检查,注意尽量不惊扰鱼群。2.清除堵塞网目的污物网箱入水一段时间后由于有机物等附着而造成网目的堵塞,影响水体交换,不利于箱内粪便、残饵的排放和天然饵料、溶氧的补给。清除污物目前采用办法有:(1)人工清洗用手将网衣提起,摆动网衣抖落污物,或用竹竿、树枝条等拍打网衣。(2)机械清洗用高压水枪或潜水泵等冲洗,可以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3)生物清污法利用某些鱼类刮食附生藻类和附着有机物的习性,在网箱中适当混养一些杂食鱼类,如鲤、鲫、鲮、罗非鱼等,能起到清污作用。3.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检查大风大浪、暴雨、台风等的袭击及洪水的冲击等,都会给网箱带来灾害。所以在灾害天气预报后,应对网箱进行检查,固定式网箱,检查各部位的牢固程度并加固。若是浮动式网箱,除了加固各部位外,还有必要躲避大风大浪,可把网箱移动到湾、叉或其他安全区域。水位变动剧烈时,要随时调整网箱抛锚绳索,以免发生意外。当灾害性天气过后,也要仔细检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鱼病的预防鱼病预防工作与其他形式养鱼相同,但网箱养成鱼鱼病预防也有其特点,网箱是设置在大水体中且鱼群密度很高,因此预防不能照搬池塘养鱼的方法,如不宜使用全箱泼洒等方法。首先,应选用优质配合饲料,劣质饲料容易造成鱼的营养缺乏症,从而使鱼体消瘦,发生鱼病。其次,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要深埋不能乱丢,防止传播病菌或败坏水质。药物预防可采用以下方法:(1)用漂白粉或硫酸铜挂袋,每只网箱用2~4只漂白粉袋,每袋装漂白粉100~150克,连续2-3天。硫酸铜挂袋,每只袋装100克硫酸铜,由于硫酸铜是重金属盐,遇水易分解,一般在上午使用,下午水温高不宜使用。挂袋后瞬间单位面积内药物浓度升高,网箱密度大,要注意观察鱼的情况。(2)药浴用药液浸洗鱼体,先将网衣连鱼群一起密集到网箱一边,再用白布作成的大袋从网箱底穿过,将鱼和网衣带水装入袋内,注意不要过分密集,再计算水的体积,根据鱼病症状使用药液浸洗。(3)投喂药饵这是网箱养殖最有效预防鱼病的方法,可以在鱼病发生前,制成药饵预防鱼病。(4)注射和口服免疫疫苗是预防鱼病有效的途径,目前普遍使用的注射疫苗有草鱼出血病免疫苗和鲤鱼几种常见病(烂鳃病、穿孔病、烂尾病)的口服免疫苗。鱼虾混养技术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鱼虾混养,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鱼虾混养的优势由于鱼类的活动增强了水质活力,改变了藻群的组成,改善了水环境条件;鱼对病虾有攻击力,减少了病原体的快速繁殖和传播,控制了病原体数量的增加,因此可以减少虾病暴发的几率。鱼虾混养还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不需单独投放南美白对虾饲料,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二、饲养管理1、养殖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好,pH7.0-8.5,盐度10-30‰,排灌方便,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适温范围20℃-32℃,水深在1.5米以上,并配备增氧机。2、苗种放养对于淤泥较深的池塘,每年清理一次,淤泥厚度应控制在15cm以下。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消毒,每亩可用75-100kg生石灰,约过5-7天后开始回水,每亩施已发酵腐熟的畜禽粪肥(基肥)150-200kg,约过7天后即可放养草鱼苗种,若水色变清时,还应追施硅藻肥或氨基酸肥。鱼种规格整齐,以50-100克/尾为佳,体质健壮,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或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种处理10-15分钟,放养鱼种后约过15-20天开始投放虾苗。混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鱼为主,一种是以虾为主。(1)南美白对虾与草鱼混养。一般每亩放养南美白对虾苗5万尾~8万尾,投放草鱼种100尾~150尾,投放白鲢鱼种100尾。(2)南美白对虾与草鱼混养。一般每亩投放南美白对虾苗2万尾~3万尾,投放草鱼种250尾~350尾,投放白鲢鱼种100尾。3、投饲管理要求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25%-30%,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鱼虾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2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4、水质管理鱼虾混养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厘米,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以增加水体活力,在高温季节每月每亩可以用1-1.5kg磷酸一铵肥兑水全池泼洒,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率,为鱼虾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水温20℃以上时,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控制池塘有害物质,改善水质。5、虾病预防尽量少用或不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氧化剂类消毒剂,宜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菌、EM菌、芽孢杆菌等,每月2-3次。在虾病流行季节,可以选用三黄粉、免疫多糖、维生素E、维生素C、恩诺沙星等药物做成药饵,酌情投喂。三、注意事项1、在以虾为主的池塘,不能套养乌鳢、鲤鱼、鳊鱼、鲶鱼等攻击性强的鱼类,以免出现鱼把虾全部吃光的现象。2、在以养鱼为主的池
本文标题:鱼的养殖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2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