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初一期中考试 地理 复习要点
1初一地理期中考试复习1.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球体。2.证据:①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②地球卫星照片(确证)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4.经线(经度)和纬线(纬度)比较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定义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的半圆形状圆圈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即经线圈)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2.度数越大,纬线越短;3.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经线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横向)南北方向(纵向)0°线0°纬线:赤道0°经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0°纬线:又叫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也是最长的纬线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0°经线和180°经线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20°W和160°E划分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西半球:160°E—180°—20°W东半球:20°W—0°—160°E(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6.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1)0°15°15°30°30°90°60°ABCA(_0°,_60°W)B(30°S,75°W)C(_30°S_,_0°)2(2)(3)甲:50°N、20°E,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S、170°W,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7.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周期:一天(或24小时)。地理现象: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8.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地理现象:四季变化,产生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9.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2)①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②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③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月份半球3、4、5月6、7、8月9、10、11月12、1、2月北半球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南半球秋季冬季春季夏季例子:北半球冬季为科学家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此时是南极的夏季,气温较高)ABC0°30°60°A(_0°,_30°W)B(_30°N_,_60°E)C(_30°S_,_60°E)310.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北温带和南温带: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北寒带和南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终年寒冷。11.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2、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例:在1:200000的地图上,表示图上距离为1cm代表实际距离是2千米●换算时注意单位统一;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表示方式:1.数字式2.线段式3.文字式。●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13.方向:①一般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例:左图中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左图中A点在B点的_西南_方向C点在A点的_东南_方向C点在A点的_东北方向_B点在C点的_西北_方向B点在C点的_正西_方向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例:左图中A点在B点的_西北_方向左图中甲点在乙点的正西方向,C点在A点的_东南_方向乙点在丙点的正北方向,B点在C点的_西南_方向丙点在甲点的东南方向。14.图例:熟悉常用图例。P181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右图:A是_相对高度_B是_海拔_②把陆地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等高距)相等。③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ABC0°30°20°40°ABCABC海平面甲乙AB4高线稀疏。④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山峰)(山谷)(图中虚线)(山脊)(图中虚线)(盆地)图中A(鞍部)例1:读左图回答:(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①山峰②鞍部③陡崖④山脊(2)甲、乙、丙、丁最合适修建坝址的是丙解释:修水坝,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3)绘小河,判断小河流向。例2:读右图回答:(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②;(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并绘出河流流向;(3)C和D的相对高度是200米。16.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冰川。五种地形类型的判读P27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高原:海拔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500米以下,地面起伏较大;盆地:周围高,中间低。17.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伟大的祖国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贸易)辽阔的疆域:4、中国的领土范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附近);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E);5最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众多的邻国: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约73°E)5、面积: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千米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6、海洋与岛屿:中国从北向南临海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中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面积较大岛7、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隔海相望。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概况: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图上记住位置.2、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海南省琼海口天津市津天津安徽省皖合肥上海市沪或申上海江西省赣南昌重庆市渝重庆青海省青西宁河北省冀石家庄贵州省贵或黔贵阳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河南省豫郑州甘肃省甘或陇兰州山西省晋太原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山东省鲁济南四川省川或蜀成都湖北省鄂武汉云南省云或滇昆明湖南省湘长沙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广东省粤广州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台湾省台台北辽宁省辽沈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吉林省吉长春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江苏省苏南京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浙江省浙杭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福建省闽福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3、我国邻国最多和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或滇)6
本文标题:初一期中考试 地理 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4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