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教育制度•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要有效地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就必须设立相应的教育机构,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机构整体功能的教育制度。一个国家通过建立和不断改进教育制度、调整教育结构来实现教育目的,才能使培养的人才在类型、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社会的多方面需要,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教育制度作了两种解释:一是“指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二是“指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第一种解释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管理体制与设施,几乎涵盖了全部教育,过于泛化。•第二种解释得到了较多的认同,例如,《教育大辞典》把教育制度解释成“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育制度意义重大。科学而完备的教育制度不仅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贯彻、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素质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客观性: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和发展的规律性。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规范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规范性的。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历史性: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是一种价值性的选择和体现,而它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需要,因此就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机构系统的制度,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只要是制度,在没有被废除之前,都不管个人的好恶,都要求个体无条件地去适应和遵守。但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内部的丰富多样化,特别是终身教育的确立与推行,个体的选择性也愈来愈大•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教育制度如同整个教育一样,除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整个社会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纵向学段的划分及其培养目标确定,但教育制度的性质与发展状况主要被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决定的•(一)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出了相应的客观需要。例如,在古代社会,教育制度基本上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功能规定为上层建筑服务,而不是为生产服务。学校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伦理的、宗教的内容,而不是生产知识与技能。这与统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鄙视生产劳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高,不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来传递劳动知识和技能有关。只有当社会生产的发展达到这样的地步,即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也不能依靠个人的劳动经验获得时,才会逐渐把系统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才会出现有关工业、农业、商业等专业或职业的学校。随着现代生产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也越来越长,当今,不少国家已经达到了12年,在一些发达国家普及高中已成现实,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也已经到来。当前,人类社会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出现必将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层次、科类产生深刻影响,促进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掌握着政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掌握教育权,决定着谁能享受教育,谁不能享受教育,深刻地制约着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学生享受教育的类型、程度和方式。因此,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例如,在古代社会里,由于社会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古代教育制度也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能够享受学校教育的只能是少数有特权的人,其余的人都被排斥在学校体系之外,接受一些粗浅的生活教育或劳动技能教育。在现代社会里,由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再把大部分国民排斥在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做法行不通了。但家庭的财产和文化背景对受教育权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远没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仍为政治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三)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制约•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文化特性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特性和教育的制度。例如,同为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分权制;同样是实施分权制,美国的分权制又与英国的分权制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些都与文化的不同紧密相关。在文化因素中,科学技术对教育制度的影响非常明显;人文精神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当今世界各国都趋向把受教育权视为基本人权,争取实现教育公平•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由于教育制度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教育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在原始时代,社会处于混沌的未分化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没有产生专门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制度•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从此时起也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后来还出现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而也就产生了古代教育制度。由于古代学校只培养少量的剥削统治人才,不培养广大的生产劳动者,具有脱离生产和脱离劳动人民的性质,决定了其教育内容反映科学和技术的东西很少,从而决定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简略性、非群众性和不完善性。它表现在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和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相互衔接不紧密。我国古代教育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商朝的学校不仅有古籍记载,而且有丰富的地下发掘的文物作证。《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我国古代较完备的教育制度还是形成于西周时期,我们重点介绍西周和汉代的学制。(一)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西周的学校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了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胶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庠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总的来说,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有辟雍、大池、射庐、宣庸(榭)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2.乡学乡学是地方学校,一般是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所设学校的名称也不同。《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总之,西周的“乡学”还是可信的,主要是培养奴隶主和贵族的子弟,优异者可升人国之大学。但史籍所记载的西周乡学系统如此之完备,也许是一种理想,不过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西周的学校教育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西周入学年龄因学生的身份不同而不同,这也反映了宗法等级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修业年限,文献无明确记载,据入学年龄推算,小学一般为七年,大学一般为九年。2)考查与奖惩。《礼记·学记》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3)视学制度西周的天子和诸侯每年都要视学,同时举行隆重的养老典礼,因为学校往往也是养老的地方,这样可以将“尊年敬德”和“尊教重道”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天子视学每年竟多达四次,视学当日清晨,击鼓集众,天子至,行祭奠之礼;次日行养老礼。天子、公卿、诸侯、大夫均应出席,先祭先老,然后宴请众老,各就席次,献酢致酒,作乐歌诗,舞文舞武,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这种制度后来在封建社会长期沿用。(二)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1、汉代的官学制度(1)学制系统:我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建立始于汉武帝时期,至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才制定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汉代官学分五级:在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由郡国县邑举办的称学和校,由乡和聚开办的称庠和序。2)教师与学生。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太学教授之所以通称“博士”,是取其博学多能之意。博士是秦代的官名,汉承秦制,也设置了博士官。博士的职掌除议政、制礼、藏书之外,还具有国家教授的职能,所以博士的学识不仅应熟悉经史百家,还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3)考试与视学。汉代太学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所以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西汉太学、博士试策学子,每年进行一次,称为“射策”,类似我们今天的抽签考试。这种方法始于武帝时,由主试者设问题若干,按照难易的性质分为甲乙两科,后来还有丙科。主试者把这些难题写在帛上面,密封好不让泄露,任凭被试者随意取出一种或两种解答,以他们所答试卷而评判优劣。试策合格曰“中”,分别授予不同官职。2、汉代的私学(1)汉代私学的发展:(2)著录弟子与及门弟子:汉代私学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受教两种。所谓“著录弟子”,即在名儒学者门下著其名,不必亲来受业,所以著录弟子能多至万人,这便是后世“拜门”的开始。“及门弟子”是直接从师受教的,人数多时,也常采用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3)小学阶段与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段主要是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学完这段后,可到社会上谋职,或去做小吏;如想继续深造,可入太学或在私学专攻一经和数经。(四)唐代的科举制度唐朝全面实现了以科举考试取仕制代替推荐取仕制,对后世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影响深远。1.科举考试的生源和报考办法唐朝取士主要有三条途径:由学校出身的叫“生徒”’,由州县考送的叫“乡贡”,由天子诏举的叫“制举”。实际上考生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二是社会上一般的读书人。报考办法是: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都可以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凡中央六学、二馆的“生徒”,则由国子监祭酒挑选,凡地方郡县学的“生徒”,则由长吏挑选。“乡贡”则由各人自己怀牒向州县报考,试毕,长吏以乡饮酒礼饯行送至尚书省。2.考试的科目和方法唐朝科举设科繁多,常设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另外还有非常设的科目,如三礼、三传、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科等。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记忆,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既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3.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2)选官有统一的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于思想的统一;(3)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晋升的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这就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
本文标题:第四章 教育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6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