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探索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探索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教研师训中心杨彬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力图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内容、评价的构建机制。作者组织调查研究,开展各类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举行专题研讨活动,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县级现代远程教育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确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内容、评价的一套运行方式,培养了一批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研究的骨干教师,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关键词: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信息素养对于绝大多数处于21世纪的人来说,对“信息”这个名词是比较熟悉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信息。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要赢得未来,必须先赢得信息。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获取、判断、运用纷繁复杂信息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而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多媒体信息,它们都不能自动转化为优良的教学效果,都不能缺少教师的桥梁与催化作用。如果各门学科的教师不能在各个不同的年级水平上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功地结合到教学中去,将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至无法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显然,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必然,信息素养亦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我县2005年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已达442万元,硬件、软件的配备已经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但投资效益并不明显,其瓶颈就在于教师培训的滞后,尤其是学科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滞后。我们一直讲信息化过程中软硬件投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实际上最大的软肋在教师培训,这比硬件投入更直接,教师专业准备不足,势必造成投资效益的低下。因此,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迫切。作者通过近四年的研究、实践,从开展教师以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出发,多方法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理论探讨和实践模式研究,将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结合,探索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所支撑的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新模式,研究教育的信息化带动和促进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并在研究行动中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之成为21世纪合格的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一、探索符合我县特点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培训模式(一)任务驱动,学用结合的培训模式(适合多学科教师的集中培训)对教师培训也讲究“任务驱动”。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员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强调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员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来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具体的做法是:(1)划分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为了培养学员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根据学员已有的技术水平与各人的特长将分成组,并在开班典礼上宣布:如果小组中任何一位学员无法通过最终考核,则该小组的所有组员均不能通过考核。对各组任命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的生活、卫生、考勤等问题进行统筹与分工,由班长对此统一进行登记,记入考核成绩。(2)明确任务,激发学习动机学员们初进实验室时,放在他们面前的是“裸机”以及相关课件制作软件、操作系统。培训结束后,每组完成一个教学设计和课件,并借班上一节课,课后指导教师与其它组进行评价,提出改进见意。(3)开设课程,学员自愿参加按教学计划开足课程,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如果自己认为能通过最终考核还可以申请免修。(4)团结协作,以交流促提高听完一门课程后,各小组可以一起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组内、组与组之间都允许进行充分的交流,授课的教师也一起参与讨论,以及时解决学员的问题,直到每位学员完成任务为止。通过这种交流与碰撞,学员迅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同时,他们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三个人一起学比一个人学要快;三个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比一个人做要方便。(5)逐一严格考核,巩固学习成果修完一门课程后,就对全体学员进行逐一考核,如小组内一人考核不过关,该小组则全体不及格,需重新学习。(二)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行动研究培训模式(适合单学科教师集中培训)将信息技术的培训与教学思想以及学科知识的培训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把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和革新教师的教学思想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独提高信息技术。就可开始一边学习信息技术,一边应用信息技术(即“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再不断发现不足,逐渐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课题组要根据受训教师对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的当前需求与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些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的教学任务或学科主题,实现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实际问题+自主探索+专家引导=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行动研究。具体的做法是:(1)按学科特点,讲授相关软件语文: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汉字转拼音、学科符号王英语: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数学: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几何画板、学科符号王物理: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化学: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生物:声音编辑软件、影视编辑软件、学科符号王(2)培训者设计一些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的教学任务或学科主题培训者要深入了解受训者的教学问题与需求,这是设计合适任务的前提与关键,针对性不强的任务设计不能引起受训教师的兴趣,也无法提高受训者的实际能力,更不能解决受训者的实际问题,所以,培训者与受训教师的协作与交流是必要的。具体任务的设计可以借鉴Intel公司正在推广的“Intel未来教育”培训时的任务设计方法:“Intel未来教育”培训时不寻求给受训教师很多时间的计算机技能训练,而是强调一种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的方法,并在具体任务中来消化这种方法,从培训一开始就要求受训教师以本学科内容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并解决一个自身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在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时,要根据培训内容的层次性和培训对象的复杂性,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参训对象学习的兴趣,增强信息技术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3)受训教师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互相交流完成教学设计接受任务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授课的教师也一起参与讨论,以及时解决学员的问题,直到每位学员完成任务为止。通过这种交流与碰撞,学员迅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4)逐一考核,巩固学习成果所有课程修完以后,对全体学员进行逐一考核。考核方法可多种,如写一份教学设计、完成一件课的课件、上一节信息技术的示范课、对培训的反思等。(三)研修一体化的渐进式网络教学模式(适合能上互联网的学校,学员带着任务巩固和发展学习的成果)教师每2周集中培训1天,时间为10周108学时,培训形式包括讲授、自学与讨论、做中学活动。在两次集中培训之间布置辐射和课堂实践的后续活动,通过网络为后续活动提供在线课程和课程资源来支持学员的学习。应用网络作为交互工具,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的全部活动在网上发布,并开辟专题论坛。培训还强调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课件是最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把教师培训、教师研究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三者结合,形成基于网络的新型专业发展模式。培训大致通过以下步骤来展开:1.确定培训主题我们基本上每月安排一个培训主题,并在学科网站的论坛上进行公布,一个月的培训活动就围绕该主题展开。2.组织理论学习为每一个专题收集相应的理论资料,通过E-mail分发给每一位参训教师,要求他们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资料进行全面的预学。3.设计教学片段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要求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结合所学理论对指定的教学内容设计两个以上的教学片段,发布到网站的“网上教研”论坛中。教师们可以在论坛中对各种教学片段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网上交流氛围。4.组织教学实践在前面的基础上推选出两位教师,选择同样的教学内容,结合研究专题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所有的教师集中观摩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并用摄像机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5.开展交互式评课交互式评课由教研员主持,两名执教者担任嘉宾,采用谈话的形式。先组织所有教师围坐在一起再次观看教学录像,并就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协作以及两位执教者对专题内容的理解、把握和体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交流。交互式评课注重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对话氛围,以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过程为“靶子”,紧紧围绕研究主题,以引导教师积极地进行思想碰撞、深刻反思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不以形成某种定论为最终目标。6.网上交流由于交互式评课的时间非常有限,交流不一定能深入,发言的面也不一定广泛,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网上教研”论坛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每次进行交互式评课后发起有关专题研究的讨论,组织学科教师在论坛里进行充分深入的交流。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网上教研,既加深了对各个专题的认识,又慢慢养成了勤于思考、敢于辩论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每位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四)以课研究驱动学习的自主探究模式要求教师花大量时间去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参加报告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带着“任务”去驱动“学习”,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多媒体教学的各种方法。实行“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最好办法。大致通过以下步骤来展开:1.课题组确定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方面的课题,纳入县级课题规划。2.课题立项后,有的放矢地对立项课题的研究者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法的专题培训.3.个别辅导或在论坛、网站上答疑,解决、指导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4.在课题结题时,评出“精品课题”和“示范课题”,这样力图“以点带面”,以对立项课题的培训和支持带动全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的发展。二、培训方式策略──四要+四宜在相当一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工作中,培训方式本身与现代教育技术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例如,主讲者在讲台上大谈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以及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而他的满堂灌、“人灌”加“机灌”的讲课方式却不知不觉地暴露出来,而全然不顾听讲人的状态,更没有任何互动的措施。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身教重于言教。如何在培训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使教师从培训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是值得每一位主讲者深思的。此外,我们还要根据参加培训教师的年龄、性别、学科等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进行培训。我们总结出培训班的“四要四宜”:一要控制讲课节奏,宜慢不宜快;二要照顾到面,宜浅不宜深;三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宜少讲多练;四要主讲与助教相结合,宜多配辅导老师。从培训后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我们的讲课和辅导是完全认可的,以后培训班还需增加实践时间和更多的操作指导。三、培训时间策略──短期+论坛考虑到教师平时又要上课,还要搞科研等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讲课时间,同期开设几个培训班是十分必要的,让教师有选择的余地,保证教师尽可能不缺课。另外,每期培训的时间宜短不宜长,这样既便于教师安排,又可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在时间上,平时以2~3个半天(一般
本文标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99 .html